產品特點
花果山風鵝是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的傳統特色產品,其產品品質優良,口感、風味具有灌雲縣鮮明的地域特色。花果山風鵝採用沂河淌及周邊地區綠色基地的綠色鵝源,運用風鵝低鹽嫩化技術,經過63道工序精緻加工而成。其產品軟硬適中,肉質彈性好,有嚼勁。皮薄肉嫩、臘香可口,富含人體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礦物質元素等,同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易消化吸收等特點。
產地環境
位置境域
連雲港市灌雲縣介於東經119°2′50″—119°52′9″,北緯34°11′45″—34°38′50″之間,位於江蘇省東北部。東部瀕臨黃海;西部與宿遷市沭陽縣及連雲港市東海縣為鄰;南部隔新沂河與連雲港市灌南縣相鄰;北部與連雲港市海州區接壤。
地形地貌
灌雲縣地形地貌簡單,除分布有孤島狀低山殘丘及西部狹長的岡嶺外,其餘均為海陸互動沉積的濱海平原,西高東低呈微傾斜狀,地勢低洼,岡嶺地面高程5—25米,中部平原地帶為2—4米;個別低洼地區高程1.5—1.8米。山地與丘陵占總面積8%,平原占92%。
氣候特徵
灌雲縣氣候屬暖溫帶海洋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冬季受西伯利亞變性冷氣團控制,以寒冷乾燥天氣為主;夏季受海洋性季風控制,炎熱多雨,高溫期同多雨期一致,春秋兩季處於南北季風交替時期,乾、濕、冷、暖天氣多變。日照充足,無霜期較長。年均日照總時數2456.2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55%,在作物生長季內為62%,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3—15℃;雨量充沛,年降水800-900毫米。
水系水文
灌雲縣境內河流屬淮河水系的沂、沭、泗流域尾閭河道,其中新沂河為流域性排洪河道,鹽河和古泊善後河為跨市、縣河流,東門河、五圖河、五灌河、枯溝河、牛墩界圩河、車軸河、燒香河等乾河均為獨立的人海河流,稱為沂、沭諸河;叮噹河、官溝河、雲善河貫穿縣境南北。
灌雲縣適宜的地理氣候條件,豐沛的水資源,是鵝類生長繁衍的理想場所,為花果山風鵝的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歷史淵源
灌雲縣製作加工風鵝已有3000多年歷史,相傳為中華美食鼻祖——商朝宰相伊尹隱居花果山下所秘制。
2014年5月9日,為了保證“花果山風鵝”的質量和特色,推動“花果山風鵝”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灌雲縣向質檢總局提出申請,將“花果山風鵝”列入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4年11月,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受理並向社會進行公示。
2015年1月11日,由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組織,北京市標準化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藥檢所等單位7名專家組成評審專家組,對江蘇省灌雲縣申報的“花果山風鵝”地理標誌產品進行了技術審查。
生產情況
2015年,灌雲縣建設年生產加工花果山風鵝20萬隻項目,鵝肥肝及副產品15噸。
產品榮譽
花果山風鵝是全國鵝產業化第一個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中心認證的綠色品牌,被評選為首都國宴特供食品、江蘇省名牌產品,2003年世界女子沙灘排球賽專用食品,並榮獲江蘇省第九屆食品博覽會金獎。
2015年04月0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花果山風鵝”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花果山風鵝產地範圍為江蘇省灌雲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蘇牧白鵝。
二、飼養條件
1.飼養環境:產地範圍內的百里沂河淌,黑麥草地資源充裕。
2.飼養方式:生長鵝放牧運動時間≥6小時/天,以鮮黑麥草為主要飼料。
3.生長期:3至5個月。
4.出欄體重:公鵝4.0至4.60千克,母鵝3.12至3.82千克。
5.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三、加工
1.工藝流程:屠宰→煮鹵→醃製→風乾→出水→清理→滷製→瀝鹵、冷卻→修整。
2.加工要點:
(1)煮鹵:煮鹵時間1至2小時,滷水鹽度為4至6°Be,煮至滷水顏色為褐色,經冷卻後在0至10℃溫度下保存。
(2)醃製:鹵液與產品的重量比為2:1,醃製鹵液鹽度為10至12°Be,醃製時間3至4小時。
(3)風乾:溫度為14至16℃,風乾時間為2至4天,失水率為20至30%。
(4)滷製:滷水的鹽度為2至7°Be,溫度≥95℃,時間45至55分鐘。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鵝體呈醬黃色,皮薄,肉質緻密,有嚼勁,老嫩適中。
2.理化指標:單體重量1.2至1.5千克,食鹽含量2.3至2.7克/100克,脂肪含量≤18%。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花果山風鵝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蘇省灌雲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花果山風鵝的檢測機構由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