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芍藥葉霉病的致病菌為牡丹枝孢(學名:
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erini),屬於
半知菌亞門、
絲孢綱、
叢梗孢目、暗色菌科真菌。菌絲內生或表面生,子實體葉兩面生,分生孢子梗多數單生,少量2-6根簇生,直立或彎曲,少數上部有分枝,一般褐色,平滑或略有曲折,孢梗基部膨大,一般可接近孢梗寬的一倍。
孢子梗有隔膜1-7個,具有1個隔的大小:(41.21-69.76)微米×(2.48-4.45)微米(平均53.90微米×3.59微米);2個隔的(38.80-71.90)微米×(2.98-6.99)微米(平均為56.65微米×4.86微米);3個隔的(22.60-106.45)微米×(2.23-5.60)微米(平均為57.91微米×3.87微米);4個隔的(39.34-103.57)微米×(4.67-6.47)微米(平均為77.10微米×4.88微米);5個隔的(70.76-83.25)微米×(4.81-4.95)微米(平均為77.01微米×4.88微米);6個隔的(99.42-108.01)微米×(4.19-5.11)微米(平均為103微米×4.65微米);7個隔膜的只見到1個,大小79.33微米×5.72微米。在梗上生枝孢及分生孢子。枝孢一般褐色,有0-3個隔膜,0個隔膜的(7.13-16.63)微米×(4.77-6.34)微米(平均為11.17微米×6.30微米),1個隔膜的(11.55-32.26)微米×(4.11-5.91)微米(平均為14.62微米×5.42微米),2個隔的大小(8.08-33.28)微米×(3.88-6.21)微米(平均為16.80微米×5.04微米),3個隔的(13.88-31.44)微米×(3.92-6.30)微米(平均為21.72微米×5.34微米),4個隔的僅見到1個,為32.13微米×4.44微米。
分生孢子多為圓形、橢圓形或倒雨滴形。淡褐色,單生或串生,0-1個隔膜,0個膜的孢子大小(3.62-10.38)微米×(2.86-6.13)微米(平均6.38微米×4.52微米);1個隔的(9.86-20.63)微米×(3.92-5.36)微米(平均13.56微米×5.12微米)。
為害症狀
芍藥葉霉病主要為害芍藥的葉片,也為害芍藥的葉柄、莖、萼片及果實。植株下部葉片首先發生針尖大略突起的褪綠斑,擴大後半圓形、近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5-24毫米大,紫褐色或黃褐色,具有淺褐色的同心輪紋,邊緣暗紫色。葉背病斑黃褐色或淡褐色。濕度大時葉片正反面都生墨綠色絨狀霉層,但以葉背為多。葉緣生病斑可使葉片扭曲。後期葉片病斑連成片時,葉片皺縮,變褐焦枯,脆而易碎。病重時夏末植株中下部葉片即焦枯似火燒。葉炳、幼莖病斑初為暗綠色小斑,擴大後長條形,紅褐色或紫褐色,略凸起,3-5毫米長,之後凹陷,中間開裂,莖葉常由此處折倒。花瓣、蓼片病斑紫紅色,嚴重時邊緣焦枯。
分布範圍
芍藥葉霉病在世界上發生較普遍(包括歐亞大陸的37國);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西南等大區也都有分布。
侵染循環
病菌在土壤病殘體、果殼、肉質根和殘莖上越冬。春季產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直接侵入葉片進行為害,但傷口有利侵入,例如葉片茸毛脫落、葉片上的泥漿乾後脫落造成的傷口都有利於病菌的侵入。
流行規律
芍藥葉霉病最適合的流行條件和溫、濕度關係密切。在中國南方常於3月開始發病,5、6月的梅雨季節流行,時間之長可達2個月之久;在中國北方地區(如在北京)多發生在7、8月高溫多雨的季節。此外,植株是否鬱閉,種植的品種是否抗病對病情的影響都較大。土壤瘠薄,保肥水力差,植株生長衰弱,清園不徹底都有利發病。植株進入化期後比較感病。
防治方法
種植抗病優質的品種:各地都會有些抗病的品種,如“杭白芍”“娃娃面”“粉珠盤”“紅雲迎日”等,可在權衡利弊的條件下選用。
合理密植:株距30厘米,行距60-100厘米。最好寬窄行交替,2-3個窄行(30厘米×60厘米),1個寬行(30厘米×100厘米)。寬行可方便施肥、打藥、除草等田間管理,小型微耕機、打草機等設備容易進出。
清除病殘:在花落後,及時剪掉生病及敗落的花朵及病葉,每年入冬後清掃田園。防治芍藥葉霉病時,可在不傷及莖基鱗芽的原則下,將地上部割去,將殘枝敗葉清理乾淨,深埋銷毀。對盆栽的芍藥還可採取換土的方法,即將表層帶有病殘的土壤挖去10厘米,換上新土。
藥劑防治:一般在防病初期摘除病葉後用藥防治,使用的藥劑種類較多,如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氟矽唑乳油10000倍液、10%
苯醚甲環唑懸浮劑1000倍液等。此外,防治芍藥葉霉病時還可在早春植株萌動前,使用3-5°的
石硫合劑噴灑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