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蕾

《艾蕾》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短篇小說。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艾蕾
  • 作品出處:《義大利遺事》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司湯達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艾蕾》是一出催人淚下的愛情悲劇。貴族小姐艾蕾與“強盜”尤拉相愛,遭到父兄的極力反對。不幸在一次戰鬥中,她的兄弟死於尤拉刀下。傷心欲絕的父母為斬斷她與尤拉的情絲,把她送進修道院;而尤拉攻打修道院失敗,為了逃避追究,遠走他鄉,失去了聯繫。在與情人生離死別,身處惡劣環境,十分痛苦的情況下,艾蕾自甘墮落,先花費重金賄賂,當上了修道院長,後失身於道貌岸然的主教。最後,因懷孕事發,被判重刑。當她聽說尤拉率人前來解救她的訊息時,留下一封長信,自殺身亡。這篇名作通過艾蕾這個大家閨秀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的門第觀念是扼殺青年人幸福的兇手;偽善的教會,修道院是使人墮落的根源。

作者簡介

司湯達,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1783年出生於法國格勒諾布勒城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他本名叫亨利·貝爾。早年喪母。少年時在外祖父家閱讀了大量名作,1796年入中學。17歲時他投筆從戎,跟隨拿破崙南征北戰,博得拿破崙的讚賞。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他遭通緝,流亡米蘭。他從1817年開始發表作品,後用司湯達這個筆名發表作品。1821年他又被迫離開米蘭回巴黎。1829年,他發表了短篇小說《瓦尼娜·瓦尼尼》。 1828年10月,司湯達從《司法公報》和《羅馬漫步》上的兩個案件受到啟發,開始寫作《紅與黑》,於1830年完成。1832~1842年間,司湯達經濟拮据,疾病纏身,但他創作不斷,直到1842年3月23日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