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灸法

是將艾絨先捏成大小不等的圓錐體放在穴位上,然後點燃施灸;這種捏成圓錐體的艾絨,古代稱謂艾炷,故稱艾炷灸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炷灸法
  • 古稱:艾炷
  • 原料:艾絨
  • 捏成:圓錐體
灸法簡介,灸法分類,

灸法簡介

艾炷灸法,是將艾絨先捏成大小不等的圓錐體放在穴位上,然後點燃施灸;這種捏成圓錐體的艾絨,古代稱謂艾炷,故稱艾炷灸法。艾炷的具體作法,是將預先備好的艾絨用拇食二指搓成紡錘狀,再以拇食中三指捏緊置於平板上輕輕按壓即成,小如粟粒,大似甜棗。每一個艾炷用於灸法,稱為“一壯”。施灸時所用艾炷之大小和壯數之多少,當依病人年齡、病情、選穴和具體灸法等靈活掌握。《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就曾經明確地指出過:“凡灸諸病,火必足氣到,始能求愈。然頭與四肢皮肉淺薄,若並灸之,恐肌骨氣血難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炷宜小,壯數宜少。有病必當灸巨闕、鳩尾者,必不可過三壯,壯炷如小麥,恐火氣傷心也。背腰以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壯數宜多,使火氣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一般來說,著膚灸用麥粒大或玉米粒大的艾炷,隔日或隔二、三日灸1次,每次灸3~5穴,每次灸3~7壯。隔物灸則用玉米粒大或蓮子大艾炷,每日或隔日灸一次,每穴灸5~7壯,或可灸數十壯不等。皮肉豐厚處,新病陰寒,陽虛畏冷者,宜大炷多灸。年老體弱,孺婦小兒,素體陰虛,證屬實熱者,宜小炷少灸。急證,每日灸1~3次;久病,隔3~5日灸1次。

灸法分類

著膚灸 著膚灸也稱著肉灸、直接灸、明灸,是古代最通行的灸法,即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的皮膚表麵點火燃燒。其溫度可達70℃以上。為防止艾炷傾倒,可事先在皮膚上塗一點蒜汁、粥湯、清水或酒精等。艾炷灸又包括瘢痕灸、無瘢痕灸、騎竹馬灸、三角灸。又根據施灸程度和灸後局部留否瘢痕而分瘢痕灸和無瘢痕灸。瘢痕灸,又稱燒灼灸法。
隔物灸 隔物灸又稱間接灸,即在艾炷與皮膚之間隔墊上某種藥物或它物,然後點燃艾炷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熱時,則換炷再灸,直至皮膚呈現紅潤為度。 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等多種隔物灸,要根據病情選擇施用。
常用的隔物灸法有如下幾種:
隔姜灸 將生薑切成約1分厚的薄片,用針在薑片中間穿孔數個,然後將薑片置於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基於姜的性味特點,本法多用於治療風寒咳嗽、虛寒腹痛、嘔吐、泄瀉、疝氣、遺精、風寒濕痹等。
隔蒜灸 選用較大的蒜瓣或獨頭紫皮大蒜切成約1分厚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成數孔,然後將蒜片置於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也可以不用蒜片,而是將大蒜搗成泥糊狀均勻地鋪在穴位上,再把艾炷置於蒜泥上點燃施灸。一般每穴可灸5~7壯,隔2~3日1次。基於大蒜性味上的特點,本法常用於治療癰疽瘡瘍、蛇蟲咬傷等。
隔鹽灸 將乾燥食鹽塊研為細末或直接使用精鹽粉撒滿臍窩,然後在鹽上面置放艾炷點燃施灸。這是根據神闕穴局部特點而設計的一種經驗灸法,在民間廣為流傳,臨床使用價值頗高,常用於治療陰寒腹痛、泄瀉、小便不通、四肢厥逆等證。
此外,古代尚有隔蔥、隔薤、隔蟾蜍、隔川椒、隔皂角、隔附子、隔豆豉、隔甘遂和隔巴豆等多種隔物灸法,現代已較少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