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簡介
航空遙感是以飛機或氣球作為工作平台進行成像或掃描的一種遙感方式。其上裝有各種感測器,按技術要求,對測區進行有關地物電磁波信息的收集、處理,最後獲得各種圖像、數據,從而為生產、科研所套用。近十幾年隨著空間技術的迅速發展,雖然航天遙感具有許多優越性,但是由於航空遙感具有成像比例尺大、解析度高、幾何糾正準確等優點,故航空遙感在仍然是重要的遙感手段。航空遙感包括航空遙感平台、感測器及信息傳輸及處理等系統。
航空遙感平台不僅包括飛機、氣球,而且還包括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的遙控飛機。航空遙感所套用的運載工具,仍以飛機為主,國外有採用氣球的,但為數不多。航攝飛機應具備航速均勻,航高不變,航行平穩,耗油量少,續航時間長(不得少於5小時)等特性。
以往的
航空攝影,僅限於感光膠片記錄地物反射電磁波的能量。航空遙感,除以感光膠片作為傳統記錄外,還採用了光電轉換,進行磁帶記錄。把人們眼睛看不見的的紫外、紅外、微波信息,轉換成人眼可見的圖像和計算機使用的數位化磁帶,以及供分析研究用的曲線和數據。
航空遙感對地定位趨向於不依賴地面控制。確定影像目標的實地位置(三維坐標),解決影像目標在哪兒(where) 是攝影測量與遙感的主要任務之一。在已成功用於生產的全自動化GPS 空中三角測量的基礎上,利用DGPS 和INS慣性導航系統的組合,可形成航空/航天影像感測器的位置與姿態的自動測量和穩定裝置( POS) ,從而可實現定點攝影成像和無地面控制的高精度對地直接定位。在航空攝影條件下的精度可達到dm 級,在衛星遙感的條件下,其精度可達到m級。
美國NASA 在1994 年和1997 年兩次將航天雷射測高儀(SLA) 安裝在太空梭上,企圖建立基於SLA 的全球控制點資料庫,雷射點大小為100 m,間隔為750 m,每秒10個脈衝;隨後又提出了地學雷射測高系統( GLAS) 計畫,已於2002 年12 月19 日將該衛星IICESat 發射上天。該衛星裝有雷射測距系統、GPS 接收機和恆星跟蹤姿態測定系統。GLAS 發射近紅外光(1 064 nm)和可見綠光(532 nm)的短脈衝(4 ns)。雷射脈衝頻率為40次/s,雷射點大小實地為70 m,間隔為170 m,其高程精度要明顯高於SRTM,可望達到米級。
建設目標
希望用四年的時間,建立一套由多種高性能遙感設備綜合集成的先進航空遙感系統,使其成為開展我國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有效技術手段,成為提高和發展我國遙感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實驗平台,成為我國信息化建設和國家安全的科學數據源,促進我國遙感設備和
遙感數據的產業化。
建設內容
“航空遙感系統”由高性能航空遙感飛行平台、先進遙感信息獲取系統和地面數據綜合處理與管理系統三部分組成,建成後的航空遙感平台將具有可見光、紅外、微波波段等遙感設備同時作業能力。
中科院遙感飛機雖已運行10多年,但其綜合技術性能優勢仍在國內保持領先地位。現能夠在小型飛機上進行不同電磁波範圍(紫外、可見光、短波紅外、熱紅外、微波)的遙感儀器的飛行試驗。
遙感飛機的主要任務是充分利用遙感飛機先進的技術性能與中科院研製的機載遙感技術系統配套組合,形成機載空間遙感信息獲取技術的綜合優勢。
工程進展
2006年8月30-31日,國家發改委組織的“航空遙感系統”項目建議書評估會在
北京召開(右圖)。
2009年8月13日,
中國科學院基本建設局在北京組織召開了“航空遙感系統”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會。
2010年1月28日,航空遙感系統”開工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劉艷榮、創新能力處處長沈竹林、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主任張國成,中科院計畫財務局副局長潘鋒、基本建設局副局長邢淑英、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副局長孟丹、電子學研究所所長吳一戎、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主任郭華東等領導以及航空遙感系統建設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航空遙感系統工程經理部、航空遙感系統科學技術委員會以及航空遙感系統共建單位的代表出席了開工典禮。
2010年6月3日,航空遙感系統工程經理部于于北京召開套用研討會。共有包括國家用戶、地方用戶和科學用戶在內的36個單位90多人參加了會議。。
2010年11月12日,航空遙感系統工程經理部在中科院電子所組織召開了遙感信息獲取系統的詳細設計評審會,分別對寬譜段成像光譜儀、推帚式高光譜成像儀、大氣環境成份探測系統和高解析度面陣數字航空相機四個分系統的詳細設計報告進行了評審。航空遙感系統工程經理部成立了評審專家組,專家組的專家分別來自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對地觀測中心、長春光機所和電子所。評審組組長由系統總工程師、電子所副所長丁赤飈擔任,首席科學家、對地觀測中心主任郭華東、中科院院士、系統科技委委員王家騏等專家參加了評審會。
2010年12月8日,航空遙感系統遙感綜合樓工程在北京新技術園區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