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航母發展史)

航空母艦(世界各國海軍以艦載機為主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

航母發展史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航空母艦(英文:Aircraft Carrier),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戰鬥裝備,並為其提供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水面戰鬥艦艇。簡稱“航母”,廣義上包括直升機母艦

現代航空母艦,按排水量可分為大型(6萬噸以上)、中型(3-6萬噸)和小型(3萬噸以下)航空母艦,按動力裝置可分為常規動力和核動力航空母艦,按作戰任務可分為攻擊、反潛和多用途航空母艦等。航空母艦主要用於攻擊水面艦艇和潛艇,打擊陸上目標、沿海基地和港口設施,奪取作戰海區的制空權制海權制電磁權、支援登入作戰等。航母攻擊威力大,機動性、適航性、耐波性好,防護能力強,通常與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潛艇補給艦等護航艦船組成航空母艦戰鬥群,執行作戰任務。

航空母艦艦體擁有巨大的甲板和艦島,艦島大多坐落於右舷。航空母艦一般總是一支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戰鬥群艦船,艦隊中的其它船隻提供航母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掩護和遠程打擊能力。

航空母艦已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艦船之一。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區域、在不依靠當地的機場的情況下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航空母艦已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為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

基本介紹

發展沿革,歷史背景,建造歷程,前景展望,技術特點,總體設計,艦載機庫,艦上武庫,戰機起降,航管雷達,動力系統,艦載戰機,下水進程,性能數據,各國航母,服役動態,美國,英國,蘇聯/俄羅斯,法國,中國,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深入,冶金、機械、工程、彈道學及化學的發展,為武器裝備向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條件。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大機器生產為特徵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電能和內燃機的發展及其在軍事上的廣泛套用,使武器裝備進入機械化時代。陸、海、空戰武器蓬勃發展,機械化武器開始登上戰爭舞台,海戰武器方面,由於海軍大國奉行“大艦巨炮”政策,出現了以戰列艦為主導,以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潛艇等艦艇為支撐的近代海上力量。飛機用於支援海戰,促使作為飛機海上起降平台的航空母艦誕生。
1909年7月25日,法國人布萊里奧駕機飛過了英吉利海峽。同年,法國人克雷曼·阿德第一次向世界描述了飛機與軍艦結合的構想。他在《軍事飛行》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航母的基本概念和建造航母的初步構想。但是他的構想沒有引起法國重視,而美國人和英國人卻發現了該構想的軍事價值。
1910年11月14日,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Eugene Ely)駕駛一架“寇蒂斯”雙翼機首次從前甲板鋪有25米木製跑道的“伯明罕”號巡洋艦上起飛,完成了歷史上人類第一次駕駛飛機從軍艦上起飛。
1911年1月8日,伊利又駕同一飛機在後甲板鋪有36米跑道和22根阻攔索的“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上首次降落成功。
1912年和1917年,英國的薩姆遜中尉和鄧寧中校又分別駕機從行駛的軍艦上完成了起飛和降落。美國、英國飛行員的飛行試驗,孕育了航空母艦的誕生。

建造歷程

1917年6月,英國將一艘巡洋艦改裝為世界上最早的暴怒號航空母艦,其載機20架,但是原巡洋艦中部的建築未拆除,甲板分別前後兩塊,飛機起落既不方便又很危險。
1918年,英國又將建造中的“卡吉士”號郵船改建為航空母艦,更名為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它是第一艘有直通甲板的航空母艦,飛行甲板長168米。甲板下是機庫,有多部升降機可將飛機升至甲板上,可載機20架。同年9月,該艦編入皇家海軍的作戰序列。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匆忙入役的“百眼巨人”號尚未來得及參戰,戰爭便結束了。“百眼巨人”號只能呆在皇家海軍的艦隊中。鑒於“百眼巨人”號畢竟是從客輪改造而來的,各方面性能都有極大的局限性,外界認為其還算不上一艘正規航母。
航空母艦
英國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