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聞

《舟聞》是明代詩人譚友夏創作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描寫月夜泛舟,詩中把秋月之夜在輕舟上所見的明月、江色、鐘聲融為一體,構成一幅秋夜泛舟圖,寄託了閒情逸緻的情懷。全詩採用通感的手法表現出鐘聲音的飄忽,尤見構思之巧,感情含而不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舟聞》
  • 作者:譚友夏
  • 創作年代:明
  • 出處:《譚友夏合集》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舟聞
楊柳不遮明月愁,盡將江色與輕舟。
遠鐘渡水如將濕,來到耳邊天已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舟聞:舟上所聞。
2.江色:江上景色。
3.“遠鐘”句:謂岸上鐘聲隔水傳來時,如同被浪濤打濕,聽起來格外沉重徐緩。
4.“來到”句:極言鐘聲之緩慢,同時也寫出作者對季節的感受。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楊柳這擋不住懸掛在高空中明月的憂愁,江面的景色和泛舟在月光照下全部都可以看見。
岸上鐘聲隔水傳來時,如同被浪濤打濕,傳到詩人的耳中就好像是秋天要到來了。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古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和他們在人生行為選擇上的相對單和較少自由,使他們對節序的變化頗為敏感。於是秋愁題材在這個文明之邦引出無數佳作。這首《舟聞》就是其中之一,也是作者在江上乘舟遠行,聽到岸上傳來的鐘聲,觸動愁腸而寫。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楊柳不遮明月愁”,寫江上最色。江畔,楊柳依依;天空,明月徘徊。月與柳,在古代詩詞中都是象徵離情別緒的意象。宋代詞人柳永的《雨霖鈴》詞中,便用:“今番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描寫征人在途中的愁況。這句詩便是點化柳永詩句而成,但又有所創新,一個“愁”字,把明月擬人化。“楊柳不遮”又突出了愁的沉重深廣,似乎楊柳也遮不住明月的愁顏。其實,“明月愁”正是旅人之愁,旅人天涯漂蕩,見月生愁,所以黨得月也在愁。這又是一種移情的寫法。“盡將江色與輕舟”是說乘船在水上航行,極目所見,無非江景,終日與煙波為伴,甚覺枯燥乏味。這句詩透露出作者的寂寞。其中的“江色”是虛寫,但它與上句的實景相配合,構成一種水月相映、淒迷惝悅的意境,很好地烘託了主人公的愁緒。就在主人公寂寞難耐之際,忽然聽到岸上的鐘聲。這聲音對他來說,不啻空谷足音,聽起來倍感親切,然而又覺得相融那么遙遠,來得那么緩慢。“遠鐘渡水聲將濕”這一句,是運用通感,想像鐘聲也被浪濤打濕,聽起來格外沉重,格外徐緩。作者所以產生這種聯想,是因為他嫌鐘聲走得太,加之終日與水為鄰,周圍的一切都那么潮濕,所以便覺得那沉悶舒緩的鐘聲也好象濕漉漉的了。這裡流露出對水上生活的厭倦,給人一種壓抑之感。最後一句“來到耳邊天已秋”緊承上句,用誇張的手法,極言鐘聲之慢,同時,又寫出了對季節變換的感受。主人公在舟中生活多日,猶如遠離人世,忘記了季節。狂然聽到岸上的鐘聲,尋聲遠,只見天地間一派鳶颯的秋景。秋天是令人感傷的季節,在這個時候離家遠行,隨波飄蕩,就更容易觸動愁腸。柳永《雨霖鈴》詞中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這句詩,明寫鐘聲,暗寓悲愁之感,與主人公天涯飄泊的境況吻合在一起,表達了與柳詞類似的生活體驗。
這著詩短小凝鍊,深沉售永。作者選擇了最能表現離愁別緒的多重意象,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又調動起新奇的想像,運用誇張、擬人通影、移情等手法,創造了有聲有色,情景交融的意境。

名家點評

明·鐘惺《明詩歸》:“大有巧思,卻渾融不露,直逼盛唐”。

作者簡介

譚元春(1586—1637年),字友夏,號鵠灣,別號蓑翁,湖廣竟陵(湖北天門)人。屢次鄉試不中,至天啟七年(1627)始中解元,崇禎十年(1637)死於赴京會試途中。他與鐘惺同為竟陵派領袖,其詩清秀簡雋,富於靈氣,亦有失之破碎僻澀的作品。有《譚友夏合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