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河南衛視創新節目中心副主任馮錚坦言,河南衛視專注於文化節目是偶然也是必然,也是一種孤獨而無奈的選擇。一方面固然因為河南有很好的文化積澱和文化資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窮”,沒有那么多錢邀請明星來做主流娛樂綜藝。2021年河南春晚《
唐宮夜宴》火了之後,他看到了一條更新更時尚的、更受年輕世代歡迎的傳統文化表達方式。舞蹈本身是很美的,能夠通過新的表現手法給傳統文化找到更好的載體的話,那就是雙贏。
B站跟河南衛視處在不同賽道,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相同的志趣,而且B站的用戶以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為主,這恰好是客群偏中老年化的電視台所欠缺的。文化是需要年輕人去傳播的。節目想要擁抱年輕人,就要去了解年輕人是什麼樣的,他們喜歡什麼。所以河南衛視選擇跟B站合作《舞千年》。
2021年3月,河南衛視和幻維數碼帶著方案找到B站,想一起合作一檔叫“上潮了小主”的節目。經過半年多的反覆打磨和推翻,直到2021年9月,《舞千年》才終於確定雛形。
節目製作
製作《舞千年》就像“烹小鮮”:由B站定製選單,側重劇本創作和演藝統籌;河南衛視採集上等食材,邀約優秀院團舞者;聯合製作團隊幻維數碼如同掌勺廚師,側重影視導演和項目執行,與原作品的編導共同組成“名廚團隊”,跨時空聯席“烹飪”出了一桌文化佳肴。
節目組剛開始的構想是想要一個“神仙打架”的效果。就是讓每支舞蹈都上台來參加比賽,以比賽的形式呈現。拿著完整的策劃案,節目組信心滿滿地去北京舞蹈學院取經,不料卻被“當頭棒喝”——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許銳認為,每個舞蹈里都有自己特定的歷史背景的含義,如果讓所有的舞蹈都上台表演參加“PK”,那么節目只能是一個“減分”的結果。節目組只能再次開始探索如何在節目中體現舞蹈的歷史背景,並採取“強輸出”的辦法在一個月內不斷推出新方案。直到節目組看到廣西共青團聯合國風樂團打造的民樂版《國際歌》,節目組的創意才被激發出來。把故事融入舞蹈,這一次,大家確定了方向。一檔節目一定要有貫穿始終的一條“線”,為了尋找這條“線”,節目組想出了《十二風舞志》這本“無字天書”。有了“神書”,自然就有了“探索人”和“傳承人”,節目從傳承人穿越時空開始,又從歷史的盡頭結束,整個節目也有了故事感和使命感。
該節目引入影視表現手法出於兩方面的考量。第一是為了求新。《舞千年》籌備之初,節目組就決定了這檔節目不能像以往已有的任何一檔節目。如果採用已有的綜藝模式,節目起步已經比別人晚了,還沒有太多的錢,很難給觀眾留下深刻的記憶點;第二則是考慮到大眾對舞蹈存在認知偏差。很多觀眾認為舞蹈是陪襯的藝術,比如在演唱者背後伴舞,充當移動背景板和氛圍組。導演組做過調研,發現普通觀眾不僅對舞蹈有認知偏差,很多時候也並不明白舞蹈在表達什麼。舞蹈長於抒情但弱於敘事。很少有人看到某個場景就哭的,因為情緒醞釀需要過程。影視手法就是給了觀眾這樣一個心理建設的過程,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舞者的表達,體會到舞蹈的感染力。
導演組選擇薦舞官的標準只有一條,希望所有的薦舞官都是專業舞者,或者曾經是專業舞者,作為真正懂得舞蹈的人,他們能把好的舞蹈推薦給觀眾。此外,導演組也希望通過五位薦舞官的搭配體現“傳承”的概念。於是他們邀請了喬振宇、張曉龍、胡陽、華宵一、徐明浩作為節目裡的五位薦舞官,分別在不同的朝代扮演不同角色,來推薦他們認為足以入選《十二風舞志》的舞蹈。
節目模式
經過8個多月的籌劃、拍攝和打磨,《舞千年》延續“中國節日”系列的“綜藝+劇集”氣質,構建了跨越時空的故事背景:相傳神書《十二風舞志》記載了歷史長河中最優美的舞蹈,5名“薦舞官”則穿越古今,為這部典籍找尋並錄入最美中國舞蹈。在此背景下,諸多國家級、省級知名舞團接連登場獻舞,串起了節目的主線劇情。為了確保藝術導賞、史料解讀的準確性,節目組請來北京舞蹈學院、上海博物館等專業機構的專家把關,來呈現了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文化藝術、服飾禮儀等“硬核”知識。
創作團隊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期節目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節目列表
主題 | 篇名 | 舞蹈劇目 | 薦舞官舞台 | 首播時間 |
---|
| | 北京舞蹈學院《相和歌》 中國歌劇舞劇院《孔子》 楊麗萍北京現代舞團《火》 | | |
| 北京舞蹈學院《踏歌》 北京舞蹈學院《俠骨傘影》 中國歌劇舞劇院《昭君出塞》 | | |
| | 甘肅省歌舞劇院《絲路花雨》 北京舞蹈學院《越女凌風》 北京舞蹈學院《逍遙》 | | |
| 洛陽歌舞劇院《關公》 中國歌劇舞劇院《趙氏孤兒》 北京舞蹈學院《幻世金剛》 | | |
| | 北京舞蹈學院《秦王點兵》 北京舞蹈學院青年團《點絳唇》 中國歌劇舞劇院《酒仙》 | | |
| 北京歌劇舞劇院《遠古的呼喚》 洛陽歌舞劇院《大河三彩》 中央芭蕾舞團《敦煌飛天》 | | |
| | 揚州市歌舞劇院《背影》 北京閒舞人工作室《冰嘻》 柳州市藝術劇院《魚戲》 | | |
| 廣州歌舞劇院《醒獅》 無錫市歌舞劇院(江蘇民族舞劇院)《歌唱祖國》 | |
參演嘉賓
薦舞官
參演舞團
播出信息
節目宣傳
2021年6月17日,河南衛視官宣與bilibili合作推出《上下舞千年》;11月1日,更名後的《舞千年》官宣參與表演的13家舞團名單;11月4日,節目官宣定檔,並官宣五位薦舞官陣容;12月24日,由中國舞蹈家協會與B站聯合發起的“傳統文化如何借舞蹈‘破圈’?《舞千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播出平台
幕後花絮
為何節目以《十二風舞志》這個“無字天書”引題,姜小巍表示,這些傳統文化如果得不到傳承的話,那就相當於一本“無字天書”,可能會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2021年8月,節目組準備拍攝第一期的舞蹈《孔子》時,趕上了河南強降雨,原定的取景地道路塌方,根本進不去。無奈之下,節目組只能在棚里綠幕前拍攝,用後期特效製作出背景。但網友對特效並不認可,吐槽說《孔子》的特效反而給舞蹈減分了。導演組也無奈的表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在籌備之初,節目組以為要找到優秀的傳統舞蹈很難,甚至擔心這檔節目是不是做個兩三期就得結束了。等真正到各舞團進行調研過後,才發現這樣的舞蹈挺多的,只不過普通老百姓很少有機會看到。
作為《
甄嬛傳》《
如懿傳》等古裝劇的禮儀指導,薦舞官張曉龍在《舞千年》里也身兼兩職,他還給節目裡的演員們提供禮儀指導。
第五期《秦王點兵》的小劇場中,“兵馬俑”活了,他們說著不同地區的方言討論著家鄉和母親,這一故事的靈感來自於中國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家書實物“黑夫家信”。
節目評價
《舞千年》摒棄了競技PK,沒有晉級,沒有淘汰,也未邀請流量藝人,而是突破了長期的“競技+晉級”的模式,創造性地打造文化劇情舞蹈綜藝,讓歷史“古韻”、當代“古風”與Z世代“無縫”連線,讓當代觀眾在現代科技平台上相遇最美的中國舞蹈。《舞千年》順應“新國潮”趨勢的“古風”舞蹈,量身定製的影視劇場,“融梗”不失風趣的薦舞評台,貼心又巧妙的字幕科普,不僅精準契合導演團隊“擁抱年輕人”的觀眾定位,且以“由破到融”的新型舞蹈網綜形式,舞出“國潮古風”舞蹈的多元文化。從“破圈”到“融圈”,《舞千年》的全新升級,是中國國內舞蹈綜藝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舞千年》不僅融合實景與現代科技,讓觀眾沉浸式觀賞頂級舞者的專業呈現,還以影視劇的形式輔助敘事,嵌入傳統文化元素,用舞蹈講述動人的中國故事。(《文匯報》評)
《舞千年》沒有採取傳統的舞蹈PK競技,而是將傳統舞蹈與劇情綜藝深度結合,穿越中國歷史上四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世,找尋古今最美樂舞,用故事加24支舞蹈,開創了一種新型的文化劇情舞蹈綜藝模式。節目也選擇用不同導演多元化的創作手法對抗審美疲勞,甚至借鑑了王家衛電影、老版《西遊記》乃至科幻等不同影視風格。(《新京報》評)
獲獎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