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鱷舞

舞九鱷一般指本詞條

九鱷舞主要分布於揭陽市惠來縣並流傳到周邊一帶,它的起源與唐朝韓愈任潮州刺史時,驅除惡鱷,為民興利,深受潮汕民間敬仰有密切關係。相傳清雍正年間,惠來縣城移建韓祠、韓塔於英內學宮兩側,年節拜祭韓文公時,必焚化紙錢和篾扎紙糊的“鱷魚”等冥品,有的兒童拿起未燒化的鱷魚揮舞玩耍,從而形成了“舞鱷”、“游鱷燈”等活動,後便逐漸發展成為富有特色的九鱷舞,並成為春節、元宵期間當地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鱷舞
  • 類型:舞蹈
  • 流行地區:揭陽市惠來縣
背景介紹
九鱷舞為道具舞蹈,鱷魚道具造型為鱷頭魚身龍尾,用竹篾扎制,長136厘米,蒙以絲紙或綢布,腹內置有燭火,揮舞不息,腹部還裝有長約60厘米的木柄,供舞者操縱表演。舞者則頭扎英雄巾,身穿綠色武士服,腳穿草鞋,威武齊整。
九鱷舞表演時,9名舞者各持一條鱷魚,領頭的為頭鱷,最後的為尾鱷,其餘為眾鱷,共9條鱷魚組成舞蹈隊形,並由操縱尾鱷的舞者指揮動作和隊形的變換,通過“嬉遊”、“打四角”、“對吻”、“穿花”、“四翻”、“跳徑”、“跳龍門”等多種動作和舞法,表演眾鱷嬉戲、驕恣、作惡、被驅、懺悔、從善成正果等情節,形象體現了民間勸惡從善的良好願望。
九鱷舞主要以大鼓、月鑼和蘇鑼等打擊樂器伴奏,根據不同的表演節奏有快、中、慢板。當地十分看重伴奏的烘托作用,故樂隊規模較大,有時多達近20人。
九鱷舞動作灑脫,風格剛健,色彩絢麗,場面壯觀,且具有積極的人文內涵;表演空間靈活,大至廣場、小至街頭巷尾皆可進行,有廣泛的民眾性。
近年來,由於受市場經濟發展和外來文化的衝擊,九鱷舞正面臨傳承人青黃不接,發展前景狹窄的危機,急需保護和扶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