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茶高級職業中學,位於安徽省舒城縣,屬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舒城縣職業教育中心,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中職分會理事單位,由於學校特色明顯,社會效益顯著,舒城縣政府已將學校定位為縣職教中心及重點建設的職業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舒茶高級職業中學
- 創辦時間:1969年
- 類別:公立中學
- 主要獎項: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 面積:1000畝
學校簡介,學校設備設施,師資力量,學校發展簡史,歷任校長,辦學理念,
學校簡介
舒茶高級職業中學1969年建校,1984年改制為職業高中,現屬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全國計算機套用技術證書考試(NIT)培訓基地,省級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舒城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坐落在毛主席和溫總理視察過的舒城縣舒茶鎮(206國道旁),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位置優越,交通便捷。
學校設備設施
校園占地總面積1000畝,教學區165畝,實習基地835畝。教學區建築面積46317平方米,學校教學及生活設施齊全,教學大樓、實訓大樓、綜合樓、師生公寓樓、師生餐廳、浴室等一應俱全。實驗實訓場所完備,現有實訓車間1幢,實訓車間建有各類實訓室10個;多媒體教室2個,占地240畝的農學實習基地1個,其中水產養殖基地30畝,園林苗圃40畝。校辦“九一六”茶場為舒城縣最大的有機茶廠。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108人,專任教師92人,在籍學生2000餘人 。學校開設數控技術、機電技術套用、計算機技術套用、電子技術套用、電器維修、現代農業、藝體等多個專業。其中機電技術套用、電子技術套用和數控技術三個專業系安徽省重點建設示範專業,茶業專業實訓基地系安徽省首批重點示範性實習實訓基地。
學校發展簡史
1969年,在舒茶公社溝二口大隊鬼打窪一片林竹蕭蕭的荒山崗上,丁壽琦校長帶領人員建起了三排平房,舒茶中學誕生了。
1976年,學校增設了高中部。
1984年,學校改辦職業高中。
1995年,學校爭創市級示範職業高中。
1996年,學校被確立為“六安地區市級重點職高”。
1997年,“九·一六”茶園無償劃撥給我校。
1999年,學校爭創省級重點職業高中。
2000年6月,我校通過初評,被安徽省教育廳認定為省級重點職業高中。
2001年7月,校長黃書榮上任,新一屆領導班子遠見卓識,真抓實幹,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受到各界一致好評。
2003年12月,學校被六安市教育局、六安市教育工會授予“工會先進集體”稱號。
2004年3月,被六安市教育局授予“素質教育基地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2004年3月,被六安市教育局授予“學校後勤服務社會化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04年3月,獲舒城縣職業高中綜合評估“成績顯著”獎。
2004年8月,獲舒城縣“先進家長學校”稱號。
2005年4月20日,被六安市創建文明行業活動指導委員會授予“六安市第二屆文明視窗”榮譽稱號。
2005年4月,舒城縣政府第八次常務會議決定,柏林職高併入我校。
2005年7月5日,我校通過複評,被安徽省教育廳認定為省首批示範中等職業學校。
2006年3月,我校成為美國唐仲英基金會“薪火”計畫第四個實施點。
2007年4月,被確立為舒城縣職業教育中心
2008年11月,我校通過安徽省教育廳省示範中等職業學校複評,並被列入2009年爭創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名單。
2009年10月,我校順利通過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省級評估驗收。
2011年11月,我校榮獲舒城縣第十一屆文明單位。
2011年11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我校“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優秀示範點”稱號。
2012年4月,我校成為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中職分會理事單位。
歷任校長
學校名稱 | 職務 | 姓 名 | 學歷 | 任職時間 |
舒茶初級中學 | 革委主任 | 丁壽琪 | 國中 | 1969-1972 |
舒茶初級中學 | 教革組長 | 蔣運芳 | 大專 | 1972-1973 |
舒茶初級中學 | 革委主任 | 解啟發 | 國中 | 1973-1975 |
舒茶中學 | 副校長 | 曾家英 | 大專 | 1975-1979 |
舒茶中學 | 校長 | 陳士俊 | 高中 | 1979-1984 |
舒茶茶葉技術學校 | 校長 | 朱道發 | 大專 | 1984-1986 |
舒茶茶葉技術學校 | 副校長 | 陳道發 | 大專 | 1986-1987 |
舒茶職中 | 校長 | 周振祥 | 大專 | 1987-1989 |
舒茶職中 | 校長 | 馬家貴 | 大專 | 1989-1994 |
舒茶職高 | 校長 | 耿傳清 | 大專 | 1994-2001 |
舒茶職高 | 校長 | 黃書榮 | 研究生 | 2001-2011.8 |
舒茶職高 | 校長 | 吳興松 | 研究生 | 2011.8- |
辦學理念
學校樹立科學的職教發展觀,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實施素質教育,注重技能培養;創新辦學模式,開發校本教材;拓寬就業渠道,實行工學交替,與50餘家企業合作,切實解決學生就業問題;服務地方經濟,積極參與扶貧培訓,開展農技培訓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