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化民,字以德,號自庵,生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十二日。自幼好學,因家貧常借書抄誦。嘉慶十二年(1807年)鄉試中舉,二十二年會試大挑一等候補知縣,初署山東福山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舒化民
- 國籍:清朝
- 出生日期:1782年7月12日
- 逝世日期:1859年
- 出生地:靖安縣城中憲第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舒化民,字以德,號自庵,生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十二日。自幼好學,因家貧常借書抄誦。嘉慶十二年(1807年)鄉試中舉,二十二年會試大挑一等候補知縣,初署山東福山縣。從道光四年(1824年)起,歷任山東費縣、長清、歷城知縣,後升德州知州。道光二十二年,補授蘇州知府,道光二十五年兼任蘇松常鎮太督糧道,道光二十八年任杭嘉湖海防兵備道,道光二十九年兼任按察使,道光三十年兼任鹽運使。
人物生平
舒化民於道光六年(1826)任長清縣知縣時,洪水泛濫。他親自勘察,見巴公、月河兩處河床淤塞,於是捐廉疏浚,使之千頃安瀾,萬民樂業。又有北沙河秋季河水乾涸,白沙一片,風起沙揚,毀壞田廬。他指揮築堤,堤高過人,長達數里,從此沙害平息。為解救當地貧民春荒之苦,他在四鄉創辦義倉53所,聚米4000多石,春散秋收,視年豐欠而定息。他還捐資創立義學7處,廣招貧民子弟入學。
道光十六年(1836年),舒化民升任德州知州後,察覺當地科第中衰,即捐銀500兩,並勸官紳捐助,共集銀3000兩,存款生息,以作貧苦考生參加鄉試、會試之盤纏。如遇有訴訟,他隨到隨審,案無積牘,民無冤抑。並昭告百姓,如有胥吏在外欺凌百姓,毆打士民,藉故勒索,酗酒滋事,一經察悉,即以嚴懲。同時,他還創立養老院、育嬰堂,使老幼皆歡,民困漸蘇。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舒化民任蘇州知府時,力行善政。他整修書院,培育人才。他獲悉蘇州田賦太重,州縣濱臨太、嘉兩湖,宜栽桑養蠶,遂在各縣創設蠶桑局,勸民栽桑養蠶。數年後桑拓成陰,養蠶繅絲,農民生計漸寬。鴉片戰爭時,英軍侵犯上海,省城內外有歹徒乘機搶劫。他在白馬夾地區訪得主犯姓名,即秘密派員捉拿數名首犯歸案,並按律從嚴懲處。他還奉令修造戰船,辦廠造炮,運籌沿海沿江防務,日夜辛勞,以防外犯。舒化民治理蘇州的政績經考核為全省8府3州之冠。他離任時,宦囊空澀,兩袖清風,百姓依依不捨,州人為他建專祠,與況鐘同祀並傳。
舒化民在家丁憂時,曾主持續纂道光二十八年《靖安縣誌》。同時,他還訪問鄉族數百家貧民,知其生計維艱,遂解囊相助,還勸說豪紳捐資周濟。本縣中港南岸有良田數百畝,水利爭端屢訟不決,他為此親訪好友鄧仁圃,要鄧向族人曉以大義,終獲解決,人人稱讚。
鹹豐九年(1859年),舒化民病歿於在山東濟南知州的第三個兒子舒孔安的寓所,時年78歲,歸葬本縣石下彎公尖北麓山下,祀入名宦祠。他的著作有《左傳匯解》、《寶硯堂集》等1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