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簡介
澂江縣城在歷史上曾經是澄江府城,已有400多年歷史。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知府徐可久從舊城遷府治於鳳麓並在此建城。
澄江以前的府城在金蓮山,即舊城。鑒於舊城常遭水患,澄江知府徐可久申奏朝廷請求遷城。明隆慶五年(1571年),得到朝廷批准,把府城從金蓮山遷到舞鳳山麓。
舊城位於現今澂江縣城的東南,是一個很熱鬧的村落。從考古發現來看,舊城在
古滇國時期就是重要的聚居點,舊城村金蓮山古墓葬群出土大批文物。另外還有
李恢祠,關三小姐墓等文物。
歷史沿革
(西漢建城至明代遷址)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設俞元縣(今澄江),屬益州郡。
蜀漢建興三年(225),改益州郡為建寧郡,俞元縣屬建寧郡。
西晉武帝泰始七年(271),俞元縣沿襲舊制,仍屬建寧郡。
永嘉二年(308),改建寧郡為晉寧郡,俞元縣屬晉寧郡。
西晉末至東晉初,晉惠帝復設寧州後,郡縣制屢有分合,而俞元縣分屬不同的郡,或分立新縣,仍屬晉寧郡。
隋開皇十年(590),俞元縣隸屬於南寧州總管府管轄。
唐武德元年(618),俞元縣劃屬南寧州都督府。
天寶末年(756),改俞元縣為羅伽甸(今澄江,羅伽一名始此)。
上元元年(760),改羅伽甸為河陽郡(今澄江,河陽一名始此)。
宋乾德三年(965),趙匡胤以大渡河為界,蒙氏在滇東設37部,其中3部:即強宗部(今澂江縣陽宗鎮)、休制部(今玉溪)、步雄部(今江川),後又將這3部合併為羅伽部(今澄江)。
蒙古憲宗四年(1254),忽必烈統一雲南,改羅伽部為羅伽萬戶府。
憲宗六年(1256),境內設常平倉、義倉。
至元三年(1266),改羅伽萬戶府為中路,領河陽縣、江川縣、雙龍縣、畔龍縣、休納縣。元至元十六年(1279),將羅伽中路升為澄江路(澄江一名始此)。
大德四年(1300),知府嚴斌主修陽宗城。
大德十一年(1307),路總管魁納建立澄江路學。
明洪武十五年(1382)三月,改澄江路為澄江。知府王硯設西關(上關、中關、下關)。始建府治於繡球山。
洪武十九年(1386)九月,沐英奏請屯田,以左、前、廣、後4衛分屯河陽縣。
洪武二十七年(1394),沐春社派兵1.5萬人,命王硯開挖陽宗湯池大溝,引陽宗海(明湖)水流出。
景泰元年(1450)秋,淫雨連綿,莊稼遭害,斗米價值銀四兩。
景泰七年(1456),連綿陰雨,莊稼無收,百姓用野菜充飢。
天順四年(1460),在海口河南岸修建石壩,北岸修建梅子箐石壩。
弘治十二年(1499)二月四日,地震,民房傾倒,人畜多壓死,禾稼遭害,月余才止。
弘治十七年(1504),知府溫廉遷府治於金蓮山。
正德十三年(1518),遷府治於陽浦山麓。建黌學於繡球山。
正德年間(1506~1521),知府李珩重修陽宗城。
嘉靖八年(1529)八月十四日夜,大雨傾盆,山崩,西浦溪水湧入西街子,傾城、壞屋、損害莊稼。
嘉靖十年(1531)夏,山多虎,天大旱,米價騰貴。
嘉靖十八年(1539),遷府治於金蓮山。
嘉靖二十七年(1548)四月二十六日,地震。
隆慶元年(1567),在城南筑魯溪營堰塘,周圍1里,深七尺,引西龍潭水注入。
隆慶四年(1570)知府徐可久遷府治於舞鳳山麓(今鳳麓鎮)。
歷史名人
舊城位於現今澂江縣城的東南,是一個很熱鬧的村落,窄窄的公路上來往的車輛川流於縣城和舊城之間。在村後,便是著名的金蓮山,山上有一墓穴,名為“關三小姐墓”。墓碑上赫然刻著:“漢忠臣興亭侯子李公諱蔚、壽亭侯女關氏三姐之墓”。墓聯為:“墓近聖人宮,父女相睽只數武;神遊荊襄界,魂魄長恨於千秋。”墓前立有“玉溪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
據當地人說:“諸葛亮領兵南征時,起用了一個當地人共同平南。”相傳,諸葛亮還親自做媒,把關羽之女關銀屏許配給他的兒子李蔚為妻,關三小姐過世後被安葬於金蓮山。後來,人們還在該墓的對面建了廟宇來供奉關羽。人們相信,這樣他們父女二人便能相互守望。
據記者了解,在距離該墓不遠就有一個叫做“鳳凰台”的地方。當地人說,這是關三小姐邊梳洗晨妝,邊遙思故里的地方。且不論當地關於關三小姐的種種傳說是否屬實,就單從李蔚與關銀屏的婚姻來看,這可不是一對普通男女青年的結合。根據當時的時局,他們的婚姻應是蜀漢與滇國政治結盟的策略和結果。
據相關文獻記載,公元219年,荊州失守,關羽被害,關銀屏抱著為父報仇、為國雪恨的心情逃到成都,住在劉備身邊。此後,諸葛亮做媒,把關銀屏許配給李蔚為妻。公元225年,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首領發動叛亂,諸葛亮領兵征討南中,並起用了俞元人李蔚之父共同平南。自此,關銀屏跟隨公公、夫君和哥哥關索一路征戰,立下戰功。平南後,她便留在了李蔚老家俞元(澄江)。
由此可見,聯姻是中國古代王朝建立政治聯盟的一種手段,也是治國安邦的一大外交措施。李蔚與關銀屏的婚姻關係使得蜀國的達官貴族與滇國大姓家族結成親戚關係,蜀滇的聯繫也更加緊密,關係愈發友好,合作更為有力,為諸葛亮平定南中奠定了基礎。
那么,李蔚的父親是誰?他又有怎樣的故事被後人所傳誦呢?
記者翻閱相關的文獻記載,都稱李蔚的父親為李恢,也就是“關三小姐”的公公。關於他,文獻中這樣記載到:“李恢,字德昂,三國蜀漢益州郡俞元縣人(即今澂江縣)系南中滇國大姓子弟。”
據了解,“南中”是漢晉時期對四川南部、貴州西部和雲南的稱呼。除李恢的家族外,當時南中這樣的家族主要有雍、孟、毛、董等。他們的祖先從內地遷來,經長期的發展,變成了擁有大量財富,擁有家族軍隊,控制地方政治的霸權家族。李恢在優越的環境中成長,受過最好的教育,年輕時即出任益州郡督郵的職務,代表太守督察各縣政治司法治安等事務。
那時,他的姑父爨習是建寧縣的縣令。爨習犯法,李恢受到牽連,按理應當免去職務,但太守董和卻因為他們都是本郡根深葉茂的大姓而不予追究。很快,董和按照漢代的察舉制度,將李恢作為人才推薦到益州牧劉璋那裡。此時,劉璋、劉備正在大戰。
然而,李恢並未投靠劉璋,而是徑直來到綿竹,投到了劉備帳下。史書說,李恢“知璋之必敗,先主必成”,故而選擇了劉備。李恢的此舉,澂江縣文聯的阮學才這樣評價:“李恢是一個政治人物,他憑藉著對政治的敏感度選擇了投靠劉備,也體現了他傑出的政治洞察力。”
當劉備占領雒城後,便開始部署對成都發動全面進攻。為確保成功,他派李恢到漢中遊說馬超歸順劉備,為蜀漢立下大功。擊敗劉璋後,李恢先後被劉備任命為功曹、書佐、主簿等職務。但好景不長,他被誣陷謀反。劉備查明原委後,不但為他清白,還給予重用,隨即調他為“別駕從事”。
據記載,公元221年,庲降都督鄧方逝世,劉備遂任命他為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至此,李恢成為了蜀漢的重要人物。公元223年劉備去世,蜀越嶲夷王高定、益州郡大姓雍闓等、牂牁太守朱褒叛亂。隨後,公元225年
諸葛亮南征開始。
此時的李恢率中路軍直指南中的心臟益州郡;諸葛亮率主力直指西昌方向;東路由馬忠指揮。李恢率領的中路軍出發後,在今滇東北一帶陷入敵軍包圍,後用妙計大破敵軍。
南中戰爭結束後,李恢被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但蜀軍前腳才走,後腳戰事又起,李恢再次率軍平叛,並駐守南中。公元229年(建興七年),孫權稱帝,建立吳國。蜀漢朝廷派出使者與孫吳歃血為盟,達成二分天下的盟議。因當時交州歸屬孫吳,蜀漢朝廷因此解除了李恢交州刺史的職務,調任建寧太守,後遷到漢中居住,並於公元231年逝世於成都。
李恢的業績十分突出,在《三國志》、《辭海》、《滇志》和《澄江府志》等史料中都有記載。關於他,當地人總能從歷史中演變出很多傳說故事,而在它們背後,是否還能尋找到那種延續且真切的體會呢?
時值,當我們再次踏足這片土地時,除了耳熟能詳的故事外,當地人會說:“我們這裡有關索嶺、關索廟、關索戲、諸葛營(俗稱老營廟)、三河灣、跨馬村……這些都與李恢,與三國有關。”
關索是關羽的兒子,為平定南中血染疆場,立下了戰功。據文獻記載,在雲、貴、川三省民間早有信仰崇拜關索的傳統,多處山峰曾取名關索嶺,其上建有關索廟。明清史料中有很多關索橋、關索村等與關索遺蹟有關的記載。過去,玉溪、江川都有關索嶺,因關索在此駐軍而得名。其中,關索的傳說以澄江最為豐富。
被稱為儺戲活化石的關索戲傳唱的李恢故事,在陽宗壩子裡一直唱。而關索戲正是一種托戲言志、以人寫戲、以戲傳史、以史傳情的戲曲,在時光的變遷中它已經成為澄江獨有的歷史文化現象,具有久遠而深厚的歷史淵源。而關索戲之所以在澄江得以留存傳承,或許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當地人對關索的崇拜。如今,每年人們都按期演出關索戲。
據當地老輩人說,近代第一輛開進縣城北門的汽車就是從李恢、李球(胞侄)伯侄的忠孝石坊前駛過。在舊城村村外,曾立有一塊歷經風雨滄桑的砂石古碑,上刻“漢興亭侯李恢故里”,村里也曾有一道忠孝石坊,也是為李恢伯侄而立……
在澄江舊城,李恢和多位三國人物的故事,在時代的更迭中,早已融入當地民眾的生活當中,並在傳說和戲曲中繼續傳承和演繹著1700多年前這塊土地與“三國”的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