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明月·月夜嘆國殤:明代文學故事

舊時明月·月夜嘆國殤:明代文學故事

范中華編著的《舊時明月——月夜嘆國殤(明代文學故事)》精選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精彩的故事,用優秀的文學故事浸潤青少年的心靈,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舊時明月——月夜嘆國殤(明代文學故事)》中的這些故事和其中闡釋的哲理,讓青少年的心靈受到鼓舞和升華,活得更有激情;讓青少年在面臨挑戰,遭受挫折和感到絕望時,從中汲取力量;讓青少年在惶惑、煩惱、痛苦和失落時,從中獲取慰藉;讓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與叛逆情緒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動。共賞雋永不朽的文學魅力,領略震撼靈魂的睿智哲思,讓青少年站在世界的起跑線上,輕輕鬆鬆閱讀,快快樂樂進步!

基本介紹

  • 書名:舊時明月•月夜嘆國殤:明代文學故事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235頁
  • 開本:16
  • 作者:范中華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388644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明朝建立後,中國封建社會已是夕陽黃昏。這一時期的文學發展出現了兩極分化,一向居於正統地位的詩文日益衰落,而曾被輕視排斥的通俗文學如小說、戲曲、民歌、笑話卻佳作迭出。
范中華編著的《舊時明月——月夜嘆國殤(明代文學故事)》著重介紹了明朝時期著名作家和著名文學作品的生動故事,讓讀者了解其文學成就及對後世文學創作產生的深遠影響。

圖書目錄

1.悲憤詩人張羽龍江自沉
2.江右詩宗:江西才子劉崧
3.“開國文臣之首”:帝師宋濂
4.開國元勛劉伯溫的詩與文
5.國子助教貝瓊感作《真真曲》
6.羅貫中懷志著“三國”
7.《三國》中的戰爭與謀略
8.“三國”故事中的人物“三絕”
9.人在江湖,說不盡的“水滸”
10.理性的宋江與天真的李逵
11.《剪燈夜話》:步唐代傳奇風韻
12.《翠翠傳》:亂世悲情生死恨
13.《剪燈余話》:未說完的奇事大觀
14.李昌祺賦寫長詩《至正妓人行》
15.被活埋凍死的才子解縉
16.明初倫理劇:《伍倫全備記》
17.“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
18.畫家文人沈周的神仙生活
19.放蕩傲世,才子祝允明
20.江南才子,風流唐伯虎
21.高潔淡泊的名士文徵明
22.寓言《中山狼》的啟示
23.龍泉血淚《寶劍記》
24.歸有光的家庭散文
25.吳承恩搜奇著“西遊”
26.美猴王孫悟空的原型
27.明代的文學奇人徐渭
28.《四聲猿》:猿鳴四聲斷人腸
29.思想家李贄對晚明文學的貢獻
30.《鳴鳳記》:鳳鳴朝陽譜新曲
31.中國文學史第一奇書:《金瓶梅》
32.“臨川四夢”傳天下的湯顯祖
33.沈璟筆下的戲劇故事
34.《博笑記》:笑嘲人世醜態
35.陸氏兄弟合力寫《明珠》
36.汪廷訥有感獅子吼
37.汪道昆彩筆寫綺情
38.情脈脈一曲《紅梨記》
39.熊龍峰創作的四部話本小說
40.洞房花燭著《紅拂》
41.孫鐘齡活畫社會群醜圖
42.反抗禮教:針鋒相對寫青樓
43.敘述尼庵情緣的《玉簪記》
44.《紅梅記》:情俠義鬼李慧娘
45.古代的哀情悲劇《嬌紅記》
46.馮夢龍與明代通俗文學
47.凌瀠初和他的《拍案驚奇》
48.“二拍”中的人生騙局揭秘
49.神魔鬥法:正邪共聚封神榜
50.《封神演義》中的小英雄哪吒
51.《西洋記》中的海外奇想
52.《續西遊記》別錄奇趣
53.馮夢龍新編小說敘列國
54.亂世素描《禪真逸史》
55.《斬鬼傳》:談鬼諷世話鐘馗
56.別具一格的《西湖二集》
57.摹寫現實的《樵史演義》
58.《石點頭》和《醉醒石》
59.王衡作曲一吐心中恨
60.寫情能手:劇作家吳炳
61.徐霞客:踏遍青山寫奇文
62.被皇帝憤恨的明代禁書
63.復社文人張溥的坎坷人生
64.抗清鬥士:幾社領袖陳子龍
65.袁於令以《西樓記》得名
66.《燕子箋》巧設姻緣
67.慷慨悲歌《南冠草》
68.殉國忠烈,英雄張煌言
69.名將、烈士、文人:史可法
70.明代笑話:詼諧幽默的結晶

文摘

《三國》中的戰爭與謀略
戰爭是人類歷史的奇觀,它是殘酷的,也是壯麗的,幾乎自人類歷史產生以來,人類之間的戰爭就沒有停止過。在世界各民族的歷史文獻記載和文學創作中,有關戰爭的記述與描寫也是層出不窮。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描寫戰爭最出色的當數《三國志通俗演義》。
《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戰爭描寫,繼承了從《左傳》到《史記》中的戰爭描寫傳統,並加以發揚光大,創新提高。全書寫了大小几十個戰爭場面,其中有兩軍對陣的廝殺,也有戰略戰術的運用;有以少勝多的範例,也有出奇制勝的妙計;有水戰,也有火攻。每一個戰爭場面都寫得具體而生動,形式多樣而不呆板,表現出戰爭的複雜多變。比如諸葛亮七擒孟獲,七縱七擒,每次擒拿孟獲的形式都不一樣,而他的六出祁山,也各自不同。再如用火攻的戰例,諸葛亮火燒新野用的是火攻,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火燒戰船用的是火攻,陸遜大破劉備同樣也是用的火攻,可每次戰爭的形勢不同,敵我雙方的力量不同,所用的火攻也就有所差異。諸葛亮火燒新野時,曹軍人多勢眾,劉備則兵少將寡,只得放棄新野。諸葛亮讓出新野城,故意叫曹軍占領,然後放火燒城。待曹軍逃出城到白河下游時,又讓關羽放水淹曹軍,這是水淹火攻並舉,以少勝多。周瑜火燒戰船,與此不同。當時曹操憑藉著千艘戰船排列江面,要攻東吳,諸葛亮與周瑜聯合用計,先使蔣乾中計,借曹操之手殺死曹軍中懂得水戰的將領蔡瑁、張允,然後再讓龐統到曹操那裡,去獻連環計,把曹軍戰船用鐵鏈鎖在一起,使其不便移動,最後是借東風,一把火將曹操的戰船焚燒殆盡,使曹操不戰而敗。周瑜的火燒戰船,可謂是機巧百出,費盡心思。在吳蜀彝陵之戰中,劉備一則由於為關羽報仇心切,二則不懂兵法,連營七百里依山林下寨,結果被陸遜輕易地用火攻之法,一舉火燒劉備的七百里大營,使劉備元氣大傷,慘敗氣絕白帝城。《三國志通俗演義》的這種戰爭描寫方法,可以稱為“犯中見避法”。所謂“犯”,就是指其在戰爭描寫方面不僅寫戰爭很多,而且同樣形式的戰爭也寫了不少,如同是寫水淹、寫火攻就寫了多次,這樣就會很容易造成寫法上的雷同。所謂“避”,就是說羅貫中即使寫同類的戰爭,也能靈活用筆,使其在相似之中見變化,寫出新意,避免了重複與雷同。從這方面可以看出,羅貫中是一個善於描寫戰爭的高手。
《三國志通俗演義》通過戰爭描寫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武器裝備,是人的智慧和韜略的運用。因此,在戰爭描寫中,羅貫中特別擅長於寫出戰爭中複雜的人際關係,通過戰爭描寫展示各種人不同的性格特徵。在這一方面,赤壁之戰是寫得最精彩的例子。羅貫中用整整一卷十則的巨大篇幅,著力描寫這一戰爭,寫了這場戰爭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展現了十多個人物的形象風采。將戰火與詩情相結合,使整個戰爭描寫表現得豐富多彩,跌宕生姿,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三國演義》這部不朽的長篇歷史小說,能夠和《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並稱為“四大奇書”(李漁語),不僅僅由於它記載了一段波瀾壯闊的社會歷史,描寫了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塑造了眾多鮮活人物,描繪了刀光劍影的沙場廝殺,更在於它描述了眾多智者的驚人謀略,運籌帷幄的高超本領,並教人以處世的方法。
《三國演義》中對謀略的描寫堪稱一絕,而且把套用謀略所取得的功效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劉備能以“販屨織席之輩”,占荊州,得西川,與魏、吳終成“鼎立”之勢,無疑與他的軍師,被稱為“智絕”的諸葛亮的韜略是分不開的。諸葛亮歷來被人們看做是智慧的化身。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是極為推崇的。對諸葛亮祭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識魏延反骨、智取成都、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死了以後還以木偶退敵兵,遺錦囊殺魏延等一連串的描寫,把他的聰明才智描述得痛快淋漓。他的智謀之高,少有人敵。難怪魯迅先生說:“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除了對諸葛亮進行大肆潑墨地描寫外,書中還用大量筆墨對另外兩位智者:周瑜和司馬懿的謀略作了描述。他們雖也是智慧絕倫’,可和諸葛亮比起來仍是稍遜一籌。這樣,他們就幾乎成了諸葛亮的陪襯人物。
《三國演義》除了描述智者的智斗外,還記述了不少文人謀士的策略,如王允以貂蟬為餌,巧用連環計,使董卓和呂布父子反目,從而成功地除掉董卓。楊彪使用反問計,令李催、郭汜發生內訌,等等。計謀之多,不一而足。這樣看來,《三國演義》簡直是一部“謀略大全”了。
古人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遊’。”讀《三國演義》確實能給人以啟發,啟迪,增人閱歷,長人智謀。尤其是謀略方面,用之正途,對人對己都有好處,但是,倘若用之邪途,則害人匪淺。總之,我們讀《三國演義》,常常不由自主地為其中的謀略描寫而讚嘆,不論其所寫的是陰謀還是陽謀,都是中國傳統智慧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們辨析總結。
P16-18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