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州飛機場舊址

舊州飛機場舊址

黃平舊州飛機場位於貴州省黃平縣舊州鎮王坡寨,距舊州古鎮l公里,飛機場占地2平方公里。舊州飛機場舊址原有正跑道長1900米,副跑道長1700米,駐軍營房5幢(1500平方米),停機坪1500平方米,油彈庫3個,飛機場彈藥庫(位於東坡飛雲崖)12間,機場人力夯壓大石碾8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舊州飛機場舊址
  • 占地:2平方公里
  • 正跑道長:1900米
  • 副跑道長:1700米
機場歷史,機場現狀,

機場歷史

1938年10月,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政府為建立西南大後方的防務體系,決定在黃平興建野戰機場。1939年秋,舊州機場開始勘測,1941年動工興建。1943年,黃平舊州飛機場完成第一期工程並開始啟用;1944年,美軍提供戰略物資和技術人員,中國投入十多個縣十餘萬勞動力,擴建為甲級航空站機場。1945年3月完工。機場在抗戰時期為中美空軍重要軍事基地,常駐著名的美國“飛虎隊”(美國第十四航空隊)800餘人,日起降飛機100餘架次,曾發展為西南地區的中心機場。“飛虎隊”戰機在舊州機場頻頻起降,先後參加了湘西會戰、衡陽保衛戰等著名戰役
陳納德將軍到舊州機場視察陳納德將軍到舊州機場視察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軍以及在東線反法西斯的盟軍,為加強東南亞地區的抗日戰爭,美國和國民黨政府簽訂了擴建舊州飛機場的協定,將舊州機場擴建為甲級航空站機場。機場建有飛機堡、飛機庫數十座,加上停機坪,可停放重型轟炸機70餘架,殲擊戰鬥機100餘架,僚機70餘架,大型運輸機60餘架。當時機場地勤人員有美軍700餘人,中國技術人員1000餘人,美軍飛行人員800多人,中國飛行員300多人,還有一個步兵師、一個高炮團和工兵團等共8000多人。
1949年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派人接管舊州飛機場。此後,飛機場仍然發揮其有效功能,主要承擔黔、桂、湘邊界的森林飛播及各類殺蟲、滅害任務。上世紀6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決定,除保留正副跑道外,部分墾為農場。
2015年8月20日,台灣原住民議事聯盟主席根志優先生向黃平縣捐贈了36張舊州抗戰機場老圖片,彌補了黃平縣革命歷史陳列館舊州機場史料的缺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

機場現狀

正跑道基本完好,副跑道大部分、停機坪、飛機圈、滑行道及指揮台等設施已被開墾為農田菜地,王家坪至龍頭溝2公里原“美國街”處尚存一座保存較為完好的油彈庫,現僅存部分駐軍營房和飛雲崖舊州飛機場彈藥庫12間,人力夯壓大石碾4個。飛機場周邊環境正在不斷地改變。
黃平舊州飛機場在抗戰時期發揮了重要的戰略攻防作用,對保證駝峰航線的順利暢通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中美聯盟反抗法西斯光輝歷史的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