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農單5號

興農單5號

興農單5號,全生育期129天,比對照黔單16號長1天。株型平展,株高 288厘米,穗位高129厘米。幼苗葉鞘淺紫色、葉緣綠色。雄穗一次分枝12個,最低位側枝以上主軸長37厘米,最高位側枝以上主軸長24厘米,雄花護穎紫色,花葯紫紅色;雌穗花絲紅色。果穗筒型,穗長20.8厘米,穗行數14.6行,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紅色,百粒重38.3克。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容重780g/L,水分13.0%,粗蛋白9.30%,粗脂肪4.97%,粗澱粉73.72%,賴氨酸0.28%。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鑑定:抗小斑病、絲黑穗病和紋枯病,中抗大斑病、莖腐病和穗腐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農單5號
  • 拉丁學名:Zea mays
  • 別名:包穀、包蘆、玉茭、苞米、棒子、粟米、玉蜀黍、玉麥、蘆黍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Gramineae
  • 亞科黍亞科Panicoideae
  • :玉蜀黍屬
  • :玉米
  • 分布區域:中國黃河以北地區居多
  • 區試名稱:興試Z2123
  • 審定編號:黔審玉2015005號
品種來源,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來源

黔西南興農種業有限公司於2009年用自育自交系XZ9850作母本,自育自交系XZ50612作父本組配選育而成。

產量表現

2013年省區域試驗F組平均畝產611.1公斤,比對照增產5.02%;2014年續試平均畝產650.2公斤,比對照增產13.41%。兩年平均畝產630.7公斤,比對照增產9.17%,17個點次15增2減,增產點達88.2%。2014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7.5公斤,比對照增產8.98%,增產點達88.9%。

栽培技術要點

一般播種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春旱不嚴重地區可提早10~15天播種,採用營養袋(塊)或肥球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3500~4000株,採用等行距或寬窄行播種。播種前要犁耙好地,使土壤疏鬆、平整。施足底肥,每畝施用1500公斤農家肥和20公斤複合肥。5葉時進行第一次中耕,每畝施尿素10公斤。大喇叭口期結合中耕、培土,每畝尿素25公斤,硫酸鉀或氯化鉀5公斤進行第二次追肥。注意苗期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成熟後及時收穫,脫粒,晾乾貯藏。

適宜種植區域

貴州省的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黔南州、黔東南州、銅仁市、畢節市、黔西南州、六枝特區海拔1500米以下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