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街鎮

興街鎮

興街鎮位於雲南省文山西疇縣西南部,鎮黨委、政府所在地坐落在疇陽河畔,距縣城29公里、距麻栗坡縣城27公里、距馬關縣城51公里、距州府文山51公里,是西疇、麻栗坡、馬關、文山四縣交匯點,是蒙船公路沿線的交通重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興街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州西疇縣
  • 電話區號:0876
  • 郵政區碼:663501
  • 地理位置:雲南省文山州西疇縣西南部
  • 面積:261.9平方公里
  • 人口:47325人
  • 車牌代碼:雲H
鄉鎮概況,自然資源,社會事業,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特色產業,農家樂,刺繡,八角,桔子,

鄉鎮概況

村貌村貌
興街鎮位於雲南省文山州西疇縣西南部,鎮黨委、政府所在地坐落在疇陽河畔,距縣城29公里、距麻栗坡縣城27公里、距馬關縣城51公里、距州府文山51公里,是西疇、麻栗坡、馬關、文山四縣交匯點,是蒙船公路沿線的交通重鎮之一。全鎮東接坪寨鄉柏林鄉,南鄰麻栗坡縣,西與新馬街鄉蓮花塘毗鄰,是文山州“四個小城鎮”建設的重點之一,是西疇縣對外開放的“視窗”,是縣的綜合經濟貿易發展區。全鎮鏡內東西長18公里,南北寬23公里,具有“三個三分之一”之稱,三分之一是土山區,三分之一是石山區,三分之一是壩區。疇陽河一帶屬壩區,是全縣稻穀主要生產基地,也是縣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之一;東部為土山區,西部為喀斯特地型區。全鎮總面積261.9平方公里,共轄13個村委會247個村小組,有耕地31917畝(其中田15385畝、地16532畝),荒坡、林地等327318畝,森林覆蓋率達50%左右,有河流3條(段)50餘公里,疇陽河流經龍坪、清河、戈木、興街、老街、安樂等村委會,氣候溫暖濕潤,最高海拔1530米,最低海拔1140米,年平均氣溫18℃,年無霜期320天。

自然資源

興街鎮山川秀美、風景迷人,自古以來重商、經商意識較濃,文化底蘊、歷史悠久、資源豐富。鎮區周圍山巒環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招商引資政策優惠,適宜中小型企業投資建廠。境內盛產桔子、黃果、板栗、核桃、八角等經濟林果,有豐富的金、鐵、錳、鋅等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

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興街鎮依託區位、資源、人文優勢,突出重點,紮實工作,成為西疇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視窗”,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按照“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招商、以商帶農”的思路進行建設,已建成30米大街2條、16米街3條、12米街3條、8米街3條、6米街1條。2006年,全鎮共種植烤菸6127.8畝,實現民眾收入672.16萬元,實現煙稅147.2724萬元。實現生豬存欄37802頭、出欄49729頭,實現肉類總產量5051噸,畜牧業總產值5140萬元。有組織輸出務工人員327人,帶動自發外出務工3550人,實現勞務收入2500餘萬元。鄉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138家,從業人員3210人,實現利潤總額1248萬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315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5654萬元,工業產值7496萬元;完成財稅收入549.19萬元;固定資產完成4150萬元;企業產值31010萬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019萬元、貸款餘額4588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產糧366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293元。截止目前,全鎮已建成的小康村、溫飽村和新農村村寨17個,正在建設的村寨20個。全鎮呈現出黨建發展、經濟繁榮、科教進步、社會和諧、生活殷實的良好局面。
興街鎮興街鎮
興街鎮依託區位、資源、人文優勢,突出重點,截止2009年,總計12條,總長4570.2米。共引進156戶185人外地居民到興街鎮經商辦企業,帶動365戶農戶遷到興街鎮從事經營。小城鎮相關設施配套,水、電、路、通信、電視五通,市容整潔,綠化美化,較好地發揮了小城鎮的載體功能。主要支柱產業有烤菸、畜牧業、林業和勞務經濟,特色產業主要有以生態清水魚養殖為主的“農家樂”、民族手工刺繡、八角和桔子。

農村經濟

2008年,全鎮共種植烤菸6127.8畝,實現民眾收入672.16萬元,截止2009年,全鎮已建成的小康村、溫飽村和新農村村寨17個。
興街鎮蘭花種植興街鎮蘭花種植

人口衛生

2006年末,全鎮總戶數達11342戶,人口47325人,其中農業人口43248人,占總人口的91.25%,少數民族人口10796人,占總人口的22.89%。
興街地貌4興街地貌4
興街地貌3興街地貌3
興街地貌2興街地貌2
興街地貌興街地貌
農村民眾就醫條件進一步改善,鎮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得到加強,農村初級衛生保健深入開展,衛生防疫知識逐步普及,初級醫療覆蓋率大大提高。鎮中心衛生院在龍坪、興隆、老街、安樂4個村委會下派醫生長期住紮為民眾看病,並在全鎮範圍內實行免費接送孕產婦的惠民政策,大大改善和減輕了民眾的就醫條件及醫療負擔,有效地推動了全鎮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四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順利開展。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惠及廣大農民民眾的一件大好事,鎮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動員組織鎮、村兩級幹部職工進村入戶開展“新農合”的參合籌資工作,全鎮2008年參合率為86.03%,共有39294人次獲得醫療補償115.53萬元,有效緩解了農村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收取2008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366760元,參合率達88.07%。

文化教育

一是科技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大。鎮政府堅持農業基礎地位,走依靠科技促農增收的路子,繼續加大對農民的科學技術培訓力度,通過舉辦農村新型實用技術培訓班,引導廣大農民依靠科技致富。年內共舉辦農函大培訓6期,培訓農民300人(次),有100人獲得“綠色證書”。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2期,培訓農民6250人(次),極大地提高了勞動者素質,增強了農民的科技致富本領。在江龍與炭西建成了“五個一”試點科技村,帶動了克廣、新房子、上南丘等村寨掀起了生態養豬和種植生態蔬菜的熱潮。
二是教育環境進一步好轉。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深化,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最佳化。完成了西二中新校址的土地徵用前期工作,建成興街中心校實驗樓、改造多依坪、陽維龍、興隆等國小危房3550平方米,擴建596平方米,1500名中小學生享受到了“三免”教育,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中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5%。“普九”成果得到鞏固。

特色產業

農家樂

興街鎮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家樂”的發展規模逐年擴大,特別是在經濟發展較快的沿河一帶,以魚館為主的“農家樂”飯莊異軍突起,發展趨勢從公路一帶逐步向農村蔓延。
興街鎮烤菸種植興街鎮烤菸種植
現全鎮大大小小的“農家樂”飯莊分布於5個村委會,經營戶共有24家,其中魚館有16家、從事狗肉、雞肉、鴨肉、牛肉及炒菜等經營的有8家。累計每年民眾收入74萬元,創稅8.7萬元,同時解決了39人的就業問題。
“農家樂”項目的發展,為興街鎮開拓出了一條農業結構調整的新路子。同時,滿足了富裕起來的廣大民眾的精神、文化、娛樂需求;拓寬了廣大工薪階層雙休日的活動範圍;有利於“兩個文明”建設,使廣大農戶加深對真正意義的農業認識,對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都具有很大促進作用。

刺繡

刺繡是興街的一種民間傳統工藝,距今有一百多年歷史,繡品工藝獨特,圖案多姿,倍受人們喜愛。
繡品主要有手工刺繡和板繡兩類,手工刺繡以空心針,“拋刀”、剪刀和竹繃子為工具,以色彩斑斕,質地優良的布料和絲線為原料。經過繪、刺、拋、剪幾個特定工藝程式製作而成。板繡以經過改裝的縫衣機為主要工具和質地優良布料,色彩繽紛的絲線為原料,經繪、繡兩個特定程式製作而成。興街繡品歷史上以民眾喜愛的背帶為主,隨著人們審美觀的變化,刺繡這一獨特的傳統工藝又廣泛運用於開發適用於家庭、賓館酒店為裝飾品,其產品遠銷兩廣、貴州、四川和新加坡、美國等地區和國家。從業刺繡加工的人數已發展到3000餘戶10000餘人,2005年實現刺繡產品總產值3200萬元。

八角

興街鎮緊緊圍繞“生態基本平衡”目標,按照在“草山區發展八角”的思路,大力鼓勵和支持發展八角種植。到2005年底,全鎮共種植八角14495畝,主要分布在興隆、江六、牛塘子、安樂、龍坪5個村委會。個體老闆已建有八角臨時性苗圃50畝,可出圃八角苗木150萬株。現進入掛果期的八角面積有2400畝,年可產鮮八角72萬斤。

桔子

興街鎮的桔子種植主要集中分布在戈木村委會的三道橋、殺雞場、岔路口、新房子、石碓窩、江龍、龍榜、達嘎8個村小組。其中達嘎村小組有一個桔子園,現由西疇縣畜牧局承包,總面積約10畝,種植的品種有金甜桔、蜜桔、柏桔3種,每年可實現收入4萬餘元。具有興街特色的桔子是柏桔(小桔子),它具有顏色鮮艷、味道鮮美的特點,主要銷往文山、麻栗坡、馬關等地,市場供不應求。到目前為止,全鎮常年種植柏桔(小桔子)面積共有440畝,年生產桔子132噸,為民眾創收21.5萬元。品種由過去單一的常規種植品種(柏桔),到品種多樣性,並發展了金甜桔、蜜桔種植205畝,年生產桔子82噸,為民眾創收24.6萬元。現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興街鎮在水土條件較適宜的江龍村小組,發展種植優質蜜桔,現已建成優質蜜桔種植基地江龍30畝,預計年可生產桔子10.5噸,為民眾創收3.2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