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費縣興聖寺,位於山東省費縣縣城東北45華里方城鎮的諸滿轄區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東費縣興聖寺
- 地理位置:山東省費縣縣城東北45華里方城鎮
- 簡稱:興聖寺
- 始建時間:北齊武平三年
簡介
興聖寺碑銘
右北齊興聖寺造像碑,在縣東注滿村之金雀山。碑高工部營造尺三尺八寸,闊一尺五寸五分。上截長約一尺。額題:“興聖寺主,諸葛始興”八字,隸書。左右及額下俱題名。下截首行署“大齊武平三年歲次壬辰三月初八日”,篆書參隸意。以後碑文共十二行,行二十七字。後復二行題名,碑陰、碑側俱題名。
邑人邵奉詔釋文云:“碑作於高齊武平三年,為興修本寺而作也。”大意謂:都維那王群虎者,封邑琅玡,率邑三百四十人,造四面碑像。邑人多諸葛氏琅玡人,知其時吾里屬琅玡矣。又謂,寺濱beng河,地涌佛出具三十二像、八十種,好觀音,鹹滅法扳皈依,構此勝因,仰而祝國。其文則淮別不少,以“邢”為“型”、“俠”為“夾”、“佐”為“左”、皆假借也。乃至以“”為“率”、“”為“暾”、“釗”為“劉”、“萇”為“長”、“葙”為“廂”、“”為“獸”。失部居而乖義,類會意得之。而如以“”為“四十”、“”為“之”,猶存篆意。大抵六朝金石多雜用三體,破壞六書,歐、趙以來不甚著錄。
寺主為諸葛始興,碑主智 ,又有大齋主、大像主、左右廂主、獅子龍王主,或者發願出貲,皆得為功德稱主,而碑所大書之“王群虎”,是不以官祿為勝而寤寐福境者也。後乃列為右廂菩薩主。“都維那”自是梵語,又有“都維那行台下都將軍長史”之稱,是僧兵也。“yao峰將軍”,無此官,此直“yao”與“驍”通用假借,無可疑者。
按:此碑文總計三百一十九字,不可識者三十六字。三行第十字、十一字系“群虎”;四行有雲“致邑琅玡”。自漢高帝置琅玡郡,治東武;東漢移治東陽,皆有琅玡縣,縣近琅玡台,在今諸城境。晉琅玡郡亦治開陽,魏治即邱,俱無琅玡縣。“致邑”二字出《左傳》,此特用其語意,非直謂琅玡為邑也。義“群虎”上有“王子”二字,前兩行末有“後魏”二字,“群虎”或“後魏”臣子入齊降爵者。為琅玡之封,不可考耳。 邵釋文頗考核,然有“邑人多諸葛氏,知其時吾里屬琅玡”之語,夫屬琅玡郡固也。此處系舊華縣地,東近臨沂,自南(朝)宋廢華縣,地未審所屬。碑左側題名下有“費縣”兩大字,北齊時廢臨沂縣,可知此地已屬費也。釋文又謂“寺濱beng和“,碑第六行內有雲“前信濰水之戰,壅上流,碑或借用歟?此行末似“極”字。王子群虎與公曹口虎,史俱未載其人。
碑冊擴把持,左右題名皆稱維那,碑蔭題名俱稱邑義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