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福庵感舊圖

興福庵感舊圖

《興福庵感舊圖》是清代吳歷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福庵感舊圖
  • 創作年代:清代
  • 畫作內容:設色畫
  • 現收藏地:故宮博物院
  • 材質:絹本
  • 作者:吳歷
  • 規格:縱36.3cm,橫85cm
畫作內容,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興福庵感舊圖
.本幅自題:“吾友筆墨中,惟默公交最深。予常作客,不為話別,恐傷折柳。庚戌清和,游於燕薊,往往南傳方外書信,意甚殷殷。辛亥秋冬,將欲賦歸,意謂同此歲寒冰雪,而未及渡淮,聞默公已掛履峰頭,痛可言哉。自慚浪跡,有負同心,招魂作誄,未足抒寫生平,形於絹素,訾筆隕涕而已。卻到曇摩地,淚盈難解空。雪庭松影在,草詔墨痕融。幾樹春殘碧,一燈門掩紅。平生詩畫癖,多被誤吟風。魚雁幾曾隔,賦歸遲悔深。自憐南北客,未盡死生心。痴蝶還疑夢,飢鳥獨守林。雲看無限意,何事即浮沉。甲寅年登高前二日雨霽並書。桃溪居士吳子歷。”鈐“吳歷”印一方。卷尾有許之漸、紀萌、張景蔚三家題記。甲寅為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歷時年43歲。
此圖是作者為懷念故友默容而作,一段長題簡述了二人的交往,情深意切。畫中描繪興福庵的景物,寺外雜樹叢竹,牆內孤松白鶴,本是一處清幽之所,然人去室空,滿目淒清,透露出作者以筆墨寄託哀思的心境。樹木勾點結合,層次分明,穿插自然,蜿蜒曲折的圍牆加強了畫面的縱深感,山石有皴有染,大面積的青綠敷色表現了真實自然的景致,是畫家兼取宋、元畫法而別具一格的代表作。

作者簡介

吳歷(1632—1718年),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等,江蘇常熟(今屬江蘇省)人。少年時遭遇明亡,信奉佛教,後轉為信奉基督教。曾赴澳門,並受洗禮,教名西滿·沙勿略(Simon ·Xareris),並學習西文。原計畫去歐洲,因故未果,後回內地,在上海、嘉定、蘇州一帶傳教,卒後葬於上海南門外耶穌會墓地。早年學畫於王鑑、王時敏,後接觸西方文化,這對其山水畫風的形成有潛在影響。喜用乾筆焦墨,筆墨細膩,注重畫面的縱深感,並略微注意到透視法的運用。吳歷以其獨到的藝術風貌與“四王”、惲壽平並稱“清初六大家”。據《竹人續錄》等史料載,吳氏兼擅刻竹,風格縝密,深受嘉定派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