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興濟減河,民間俗稱。娘娘河確實是弘治年間開挖的,不過它的挖掘並不是為了販運私鹽,而是和弘治二年的一場大水有關。據《明史》卷二十八《五行志一》記載:“弘治二年五月,河決開封黃沙岡抵紅船灣,凡六處,入沁河。所經州縣多災,省城尤甚。七月,順、永、河、保四府州縣大水。八月,盧溝河堤壞。”其中的順、永、河、保四府指的是順天府、永平府、河間府、保定府,興濟縣當時隸屬於河間府。當年九月,弘治皇帝委任南京兵部左侍郎白昂為戶部左侍郎,修治河道。弘治三年,白昂和助手調集上萬役夫,上築長堤,下修減水閘。南自東平北至興濟,開鑿了十二道小河,興濟減河就是這十二道之一。當時它從興濟東北流經北蔡家莊,進入滄州東北境地。又經乾符城南,轉向東北流經桃園,又東折南轉二十里,流入小西河,與南減河匯合,流向大海。這裡的南減河是指滄州南面的捷地減河。當年的十二條小河,在滄州境內的只有捷地、興濟這兩條,所以興濟減河又叫北減河。
據光緒《重修天津府志》記載,“興濟減河俗名北減河,在縣南興濟鎮北三里大掃灣東岸,東北流至歧口,會捷地減河入海。長九十六里,其在蔡家莊以西者屬青縣,蔡家莊以東者屬滄州。”而在嘉靖《興濟縣誌》的記載里,它又叫減水閘河,是因為河上有一座石閘,用來分流防淤,預防運河的壅塞泛濫。可是時間一久,減河堤岸經常崩塌,河水溢出灌到農田裡,當地的百姓乾脆將它填上了。
嘉靖十四年,南運河再次決口,當時任右副都御史的劉天和奉命總管河事,他命河間府知府楊旦、興濟知縣王朝相督工,重修興濟減河閘壩,並且疏鑿河道,直至興濟縣東北四十里的豐臺堡以東入海,歷時一年大功告成。如果說運河給興濟帶來了交通的便利和經濟上的繁榮,減河則對興濟的農業發展起到了非常深遠的作用。
後來,清朝幾位皇帝都對減河進行修治,並疏浚了下游海口。到了嘉慶年間,興濟減河自興濟流經西馬官屯,往東流至上下五旗新莊(即今天的上伍村、下伍村)、周龍莊、打虎莊、大杜家莊、豐臺堡等多個村莊後進入滄州境,東匯合南減河,流入海河入海。據記載,當時河面寬九丈,底寬五丈,深六尺至八尺不等。
而到了鹹豐元年,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太平軍占據南京、揚州,切斷了大運河的航運,黃河在河南蘭考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由山東利津入渤海,並在東平縣腰斬會通河,堤毀壩崩。由於黃河改道,河運廢弛,漕糧改為海運,大運河逐漸全線斷航,作為運河支流的興濟減河也失去了它的作用,年深日久,淤積屯沒。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娘娘河和張娘娘確實沒有直接的聯繫,只是百姓們津津樂道於趣味性故事而將二者聯繫在一起而已。
時至今日,徜徉於青縣金牛鎮豐臺堡村南,還能看到三米來高、一二百米長的一段娘娘河的殘堤,只不過,堤壩上已經種上了莊稼。歲月流逝,滄海桑田,流水的氣息越來越遠,留給我們的,除瞭望不到盡頭的土地和街頭巷尾傳誦的歷史故事,便是無盡的想像和回憶了。
相關傳說
民間傳說,張娘娘明代成化三年出生在現在的滄縣興濟鎮。她生下來就長了一腦袋禿瘡,家裡人都嫌她髒。誰知成化年間,憲宗要為兒子選妃,欽天監夜觀天象後稟報皇上:“太子妃當出在京城以南,車上樹,牛上房,騎龍抱鳳是娘娘。”皇上聞報,隨即派人沿京杭大運河乘船南下,選召娘娘。選妃的欽差到達興濟境內,來看熱鬧的百姓們水泄不通。張娘娘怎么也擠不近前,懷裡抱著雞,又捨不得撒把,於是就爬到牆頭上,伸著脖子往下瞧。選妃的官員看到如此的景象聯想到欽天監所言的徵兆對上了碴兒,說:“娘娘在這裡!”於是大家統統跪下,把張娘娘接上了轎。但一看這丫頭,又禿又髒,有失體統,於是幾個年老的太監領著禿丫頭到河邊去洗臉。這一下可了不得,待到禿丫頭來到河邊,捧水這么一洗,禿瘡疙巴全掉了下來,露出了滿頭的烏髮、嬌艷的容顏。隨後船隊出發駛向北京,張娘娘就這樣踏入了宮門。
成化二十三年憲宗皇帝駕崩,朱祐樘即位稱孝宗,封張娘娘為皇后,又封她父親張巒為昌國公,封她的大哥張鶴齡為壽寧侯,二哥張延齡為建昌伯。到了弘治十八年,孝宗皇帝晏駕,太子朱厚照即位,張娘娘便已是慈壽皇太后。倚仗張娘娘的名頭,她的兩位哥哥橫行霸道,私挖河流運輸海鹽來牟取暴利。久而久之,人們便稱這條河為“娘娘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