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兵,我們的二十四分之一》是短視頻新聞項目。
2019年11月,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致老兵,我們的二十四分之一
- 線上播放平台:中國軍網
- 項目:短視頻新聞
- 作者:集體(倪光輝、張建波、李根、鄭琦、孫苗苗、封陽陽、李婧、朱虹、彭天洋、陳曦)
- 編輯:集體(溫紅彥、葉蓁蓁、何煒、伍正華)
- 報送單位:中國記協新媒體專委會
- 所獲榮譽:2019年11月1日,榮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采編過程,社會效果,推薦理由,初評評語,
采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說,不要讓軍人流血又流淚,要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2018年全國兩會,審議通過設立退役軍人事務部,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
針對這一新聞事件,作者團隊創新報導思路和手法,小切口敘事,聚焦新成立部門服務的對象——退役軍人,通過拍攝不同職業的退役軍人的工作狀態,使觀眾了解身邊的1/24是什麼樣的群體。退役軍人雖然離開了部隊,卻依然在為社會創造價值,仍舊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團隊希望通過該片讓尊崇軍人成為全社會風尚。
在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和國防部新聞局的支持下,團隊從不同崗位、不同身份、不同年齡段選取了從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及武警部隊退役的五名老兵,拍攝和採訪講述他們的故事。
創作過程中,攝製組被採訪對象的精神感染,發揚戰鬥精神加班加點,視頻從策劃、拍攝到製作,僅僅用了一周時間。經軍委政治工作部網路輿論局和國防部新聞局審看後,短視頻趁著新聞熱度及時推出,有效呼應了社會上對退役軍人的關注。片尾以“舞台雖不同,本色永不改”點題,喚起了更廣泛群體的共情,濃厚了全社會對軍人尊崇的氛圍。
社會效果
短視頻2018年3月29日下午首發,截至4月5日,播放量突破1億次。人民日報、國防部網站、中國軍網、央視、騰訊、今日頭條等數百個媒體平台在重要位置推薦,多家地方電視台播出。相關話題的新聞報導量達687篇,微博442條,微信文章253篇。
根據百度指數顯示,“老兵”關鍵字的搜尋量明顯上升,反映了網民較高的關注度。在當月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在回答關於退役軍人事務部相關問題時播放該短片,將輿情熱度推向高峰。網民熱議,在@人民日報、@軍報記者相關微博的網友評論中,“若有戰,必召回”“短片很感人”“舞台雖不同本色永不改”等代表性觀點較多,網友們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對老兵群體的敬意與關心。不少微信公眾號也紛紛發文。微信公眾號“軍報記者”在文章中披露了攝製組對短片中抗戰老兵陳榮超的採訪經歷,“他把犧牲奉獻作為人生信條,只因身上布滿軍人底色”。
退役軍人事務部將其作為公益宣傳片推廣,視頻榮獲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舉辦的2018年度優秀網路視聽作品“年度優秀短視頻”獎。
推薦理由
2018年全國兩會,審議通過設立退役軍人事務部。該團隊創新報導方式,聚焦退役軍人,通過拍攝不同職業的退役軍人的工作狀態,使觀眾了解身邊的1/24是什麼樣的群體。創作團隊從不同崗位、不同身份、不同年齡段選取了從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及武警部隊退役的五名老兵,講述他們的故事,濃厚了全社會尊崇軍人的氛圍。不到一周時間,全網訪問量突破1億次,榮獲2018年度優秀網路視聽作品獎。
初評評語
該作品聚焦退役軍人,通過拍攝不同職業的退役軍人的工作狀態,使觀眾了解身邊的1/24是什麼樣的群體。創作團隊從不同崗位、不同身份、不同年齡段選取了從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及武警部隊退役的五名老兵,講述他們的故事,濃厚了全社會尊崇軍人的氛圍。不到一周時間,全網訪問量突破1億次,榮獲2018年度優秀網路視聽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