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年輕加爾文主義者的信:改革宗思想之旅

致年輕加爾文主義者的信:改革宗思想之旅

《致年輕加爾文主義者的信:改革宗思想之旅》是2014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圖書,作者是詹姆士·史密斯 (James K.A.Smith)。

基本介紹

  • 書名:致年輕加爾文主義者的信:改革宗思想之旅
  • 作者:詹姆士 史密斯
  • 譯者:李晉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1日
  • 頁數:161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42644817
  • 外文名:Lettery to a Young Calvinist an Invitation to the Reformed Tradition
  • 類型:文學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專業推薦,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提起加爾文主義,許多人馬上想到的是預定論或加爾文主義的“五要點”(TULIP)。作者指出,其實改革宗傳統比這種單純救恩論的理解要寬廣和深刻得多。《致年輕加爾文主義者的信:改革宗思想之旅》是一位資深加爾文主義者寫給剛踏上改革宗思想之旅的年輕後進的牧函。作者以親切的書信體,解答了一位年輕加爾文主義者思想和生命中可能遇見的各種問題和困惑,並帶領他進入到更加豐富的改革宗傳統,使他可以從這口深井中汲取生命之泉。
《致年輕加爾文主義者的信:改革宗思想之旅》中穿插一些幾百年前的明信片複印件,並列入《致年輕加爾文主義者的信:改革宗思想之旅》目錄,以及手寫簽名,更讓讀者感到很親切。

圖書目錄

序言
第1封信 歡迎加入大家庭
第2封信 論人的宗教驕傲
第3封信 為成為加爾文主義者而驕傲?
第4封信 一路追溯下去
第5封信 上帝什麼都不欠我們的
第6封信 上帝甚至不欠我們一個答案
第7封信 不斷歸正來自日內瓦的明信片
來自日內瓦的明信片
第8封信 改革宗神學的歷史之旅
第9封信 奧古斯丁:改教家的守護聖徒來自普林斯頓的明信片
來自普林斯頓的明信片
第10封信 成為改革宗信徒,就是成為一名大公信徒
第11封信 論“信條”
第12封信 超越威斯敏斯特
第13封信 上帝的“社會”福音
第14封信 我們守約的上帝來自阿姆斯特丹的明信片
第15封信 蒙揀選,為去愛
第16封信 教會很重要
第17封信 太改革宗了,以至於不適合教會?來自首爾的明信片
第18封信 對批評論調的思考
第19封信 廣角的加爾文主義
第20封信 凡咒詛所及之地
第21封信 我們得救是為了什麼?
第22封信 上帝預備的書目
第23封信 借著享受被造物,來享受上帝
致謝

專業推薦

我希望自己還是一位年輕加爾文主義者的時候,有史密斯這樣的老師給我寫類似的信函。本書刻畫了21世紀所需要的一種強健有力的加爾文主義,書中充滿智慧,讀來樂趣融融。——穆爾,富勒神學院院長
讀這些信,多數時候我十分認同;即便在我不認同的地方,我還是非常欣賞史密斯的風格,他信念堅定,但又不乏憐憫和謙卑。在“新加爾文主義”運動蓬勃發展的今天,有必要指出,改革宗不只是“五要點”。這些信函頗富創意,所有人讀了都會受益匪淺。——霍頓,加州威斯敏斯特神學院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詹姆士·史密斯 (James K. A. Smith) 譯者:李晉 馬麗
詹姆士·史密斯(James K. A. Smith),美國哲學家和神學家,現任加爾文大學哲學教授。出身於神召會背景,後轉向加爾文主義。著作包含學術性很強的《激進正統神學導論》、《話語與神學》等,也包括《帶著後現代上教會》及本書這樣的大眾讀物;其所著《渴望國度》和《想像國度 》被《今日基督教》雜誌評為年度最佳圖書。

序言

誰能料想,在我們這樣一個後現代文化中,像加爾文主義這樣一種嚴肅思潮,會成為時尚且受人追捧。這並非只是因為2009年是加爾文誕辰500周年,而是在過往多年以前,一種被稱為“新加爾文主義”的思潮促使人們萌發興趣,熱衷者也在不斷增加。科林·漢森在他的一本書中將這一潮流的逐年發展以新聞敘述方式記錄下來,書名是《那些年輕、躁動、歸正的人:一位記者眼中的新加爾文主義者》。與新加爾文主義思潮有關的人,包括一些著名牧師,如約翰·派博(John Piper)和馬克·德里斯科爾(Mark Driscoll),也包括像莫勒(Al Mohler)和卡森(D.A.carson)這樣的學者。《時代》雜誌將這一潮流列入“十個改變現今世界的觀念”(2009年3月12日),因著這一報導,人們對新加爾文主義的關注日益上升。
我自己也親身經歷了人們對加爾文主義重新萌發的興趣,但我的轉變卻是發生在一個本來不太可能的地方:一間位於洛杉磯內城的神召會。’當時我和我太太正在加利福尼亞州的霍桑市(需要指出的是,那裡距離貝萊爾富人社區相當遠),擔任那裡的DelAire神召會大學和職業事工指導。在那期間,我觀察到,在我們小組一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當中(很多都是拉丁裔),有一股越來越濃厚的對嚴密神學思考的渴求。這些年輕人嚮往有神學深度的基督教思想,也在四處尋求一種知性傳統,但這些在五旬節派傳統中是無法找到的,所以他們毫無疑問都被改革宗信仰傳統所吸引。據說,這種現象在福音派群體中很常見。
的確,這也是我自己的經歷。我是在福音派傳統中歸信基督的,那個環境具有一種奇怪的特點——奉行聖經主義,但卻反對神學,從中產生出一種比較普遍的反智傾向。但是,當我進入聖經學院開始學習時,我發現了老普林斯頓的改革宗傳統,這是19世紀普林斯頓神學院豐厚的神學傳承。馬克·諾爾(Mark Noll)在他的文集《普林斯頓神學》中為此提供了有益的概括。我至今依舊清晰記得,有一次自己通宵沉浸在查爾斯·賀智(Charles Hodge)、沃菲爾德(B.B.Warfield)和謝德(W.G.T.Shedd)等改革宗神學家的著作中。我陶醉於他們的智慧和博學,並且產生一種令人激動、讓人煥然一新的興奮感,我還不斷地對自己說:“之前這么多年我都乾什麼去了啊!”那一晚的經歷,就好像讓我終於發現自己為什麼長了一個腦袋一樣。
於是我投入到這條神學反思的深河,此後不久,我就開始貪婪地閱讀薛華(Francis Schaeffer)、巴刻(J.I.Packer)和派博等一些當代作家的著作,他們把我帶向更為久遠的幾位巨人,如奧古斯丁(Augustine)、加爾文(John CalVin)、歐文(John Owen)和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在改革宗傳統中,我找到了一個我永遠不會再離開的家,甚至直到今天,雖然我可能長時間地逗留在這座“加爾文主義大廈”的其他房間裡,但我從未真正離開過這個居所。
不過,當我回看當年那位年輕的、初顯加爾文主義熱忱的自己時,我也看到自己正伏在屬靈驕傲的峭壁邊,那是一種特別醜陋的惡。但在當時的我看來,一些主內弟兄姊妹的單純熱心,成了我嘲笑他們的理由,而且我用了過多時間去指出他們那錯誤的(阿明尼烏式的)信仰方式。當一個人發現了恩典的教義,卻又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傲慢、狂妄、顯然缺乏憐憫的人,這是多么奇怪的事啊!那時的我變成了耶穌比喻中那個不肯饒恕別人的惡僕(太18:23—35)。我曾在洛杉磯和一些年輕人相處,從他們身上有時也會看到那種同樣的傲慢,那是一種我雖然理解但也憎惡的傲慢。而在一個具體的處境中,他們那種加爾文主義好像有一種泛泛而論的男子氣概,它無法反映出福音的恩典和憐憫。加爾文主義成了用來為父權式的態度和實踐正名的一種複雜的神學。他們找到的這種加爾文主義,總體上呈現出一種不夠美好的樣貌,也自然無法很好地見證將來的上帝的國度。偶爾,我在遇到的一些新加爾文主義者身上也會看到類似的樣式。
回想我自己成為一名加爾文主義者時的熱情,我能看到另外一個不盡人意的地方(那也是新加爾文主義經常表現出的特徵):我對改革宗傳統的痴迷,很大程度上縮減、集中在揀選和預定等主題上。有人用首字母縮略詞TuLIp(鬱金香)來代表這些難懂的教義,並宣稱這個詞總結出了所謂的“加爾文主義的五要點”:全然敗壞(total depravity),無條件的揀選(unconditional election),有限的救贖(1imitedatonement),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able grace),以及聖徒永蒙保守(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儘管這種集中表述看上去趾高氣揚、自信滿滿,但它卻很快會將其他基督教傳統視為無存,它也不能幫助我們進深到改革宗傳統自身真正的深邃之處。如果我們將改革宗傳統想像為一座宏偉磅礴的大廈,那么這五要點就如同一扇加爾文主義大門,帶我們進入一間華麗的大廳,並讓我們如此著迷於這個大廳,以至於從沒能進到其他房間觀賞。這就仿若當你花時間徜徉於比爾摩莊園的奇妙景觀時,單單大廳中那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就把你完全吸引住,而無暇顧及其他了。[達尼亞爾·明努迪恩(Daniyal Mueenuddin)為他的短篇小說集所起的書名似乎就在暗示這一點:《另外的房間,另外的奇觀》。]直到後來,當我被邀請(其實是被推進去的!)到其他房間觀賞時,在那裡,我才開始欣賞到了改革宗傳統(不僅僅是加爾文主義)的博大精深。
我在這裡寫的信函正是想發出這樣一份邀請。這些信都是寫給一位名叫“耶西”的年輕人,他其實是一群來自洛杉磯的年輕弟兄姊妹的代稱,正是他們重新激發了我對加爾文主義的興趣,並且開始去欣賞加爾文、愛德華茲和凱波爾(Abraham Kuyper)。同時,“耶西”也代表了年輕時的我,就此而言,這些信也是寫給我自己的(這一點很重要)。信中所寫的不僅是我希望當時自己能知道的一些東西,也是希望當時有人能給予我的一些良言勸告。我希望這些提醒首先和首要的在於其牧養性——至少這是信函的初衷,即一位亦師亦友的長者對一位開始涉入這條深河的年輕人的關切和建議。我的這些信函並非要假裝囊括全部改革宗傳統,而是希望用它們來提供類似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在《美育書簡》一書所說的某種“教育”:那是一個邀請和引導某個人進入一項傳統的過程,是要親臨受教育者所處的情境,然後陪伴他們一路同行。如果要繼續用我們的大廈作比喻,我希望這些書信來自一位充滿熱情的嚮導(或者來自一位居住在這座加爾文主義大廈中的居民),他渴望為每一位新來的參觀者展示這座大廈的豐富,因為若無人引導,恐怕參觀者們將無法欣賞到那些隱藏的奇觀。
然而,這些信函的興趣和關注也不僅僅是傳遞神學信息,靈命塑造也是它的目的。我希望這些信函能夠反映出一種教學式的成長過程,慢慢地將讀者從一個房間帶到另一個房間,而不是走馬觀花。所以,讀者應該按順序來閱讀這些信函,這很重要。因為每一封信都假定了一些前提和知識背景,進而才有可能繼續深入對話。我會構想讀者正處於某個階段、某個起點。因此,這些信函不是為加爾文主義提供護教性的辯護,反駁來自各方的反對觀點。恰恰相反,我預想收信入是對改革宗傳統開始產生興趣的人,而且他也正在尋找對這個尚未熟悉領域的指導。事實上,我將收信人想像為可能是一位新加入加爾文主義的熱情洋溢的歸信者。因此,這些信函在很大程度上假設收信人存有這樣一種興趣(儘管我希望對處於其他不同境遇中的讀者也能有所幫助)。然而更重要的是,我構想這些通信是往來於異地的兩位朋友之間。這種友誼基礎是至關重要的,也是這些信件往來的背景,因此,信函中寫信人有一種牧者的關切,有時需要表達出某種嚴厲的愛和真誠的批評,有時則是勸誡之詞和警告之語。但是,我希望讀者記住,在所有這些時刻,我都構想自己是在給一個朋友寫信。事實也是如此,因為這些信也是寫給我自己的。在這些方面,我所表達的是對於年輕時候的自己(甚至是成長後的自己)的批評。
最後,雖然這些書信是作為向人介紹改革宗信仰傳統的邀請,然而這一邀請也只是一種工具性的,好似旅程中一個小站。改革宗傳統的源泉和目的,都是上帝自身在耶穌基督里向我們啟示的,也是在聖靈位格中向我們彰顯的。換句話說,這些信函僅僅是改革宗傳統的一個邀請,因為改革宗傳統本身就是邀請人進入上帝的生命。奧古斯丁在公元5世紀寫給傳道人的手冊《論基督教教義》中寫道,如果一位旅行者要去一座遠方的城市,途中卻開始迷戀他的交通工具而根本不想下船,而這艘船本來的任務是要將他運送到彼岸,這是多么奇怪的一件事啊!同樣,改革宗傳統是一種方法,而不是目的。它是一條路,引向那條唯一的道路,就是通向耶穌、與耶穌同行的道路。它是一艘船,將我們運送到上帝國度的海岸,並且激勵我們去面對道成肉身的那一位。這些書信只是這一旅程中傳播這訊息的小冊子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