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臭蟲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罌粟目
- 科:禾本科
- 屬:毛穎草屬
- 種:臭蟲草
- 分布區域:大洋洲; 非洲熱帶; 印度;海南省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一年生。稈下部橫臥地面,節處生根,直立部分高約60厘米。葉鞘生疣基柔毛;葉舌長約1毫米,具纖毛;葉片線狀披針形,基部呈心形抱莖,長3-8厘米,寬約1厘米,無毛,邊緣及下部脈上具纖毛。總狀花序4-6枚,長10-15厘米,指狀排列,直立,較纖細,下部裸露;穗軸無毛。小穗長約3.5毫米,孿生或單生;第一穎卵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頂端漸尖,具3脈;第二穎與小穗等長,薄紙質,頂端尖,具5脈,邊緣具長約1毫米的硬纖毛;第一外稃與第二穎相似,但質地較厚且無毛;內稃小,二深裂,雄蕊3。第二外稃卵狀橢圓形,長約2.5毫米,有小疣狀突起,頂端具長2-3毫米的短芒;花葯紫色,長約1毫米。染色體2n=36(Gupta, 1963;Gould et Soderstrom, 1974)。花期9月。
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下。
分布範圍
產海南;分布於熱帶非洲,印度、緬甸、越南至大洋洲。模式標本采自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