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莢蒾(學名:Viburnum foetidum)為五福花科、莢蒾屬的植物。分布於印度、泰國、寮國、緬甸、不丹、孟加拉國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1,200至3,100米的地區,常生於林緣灌叢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臭莢蒾
- 學名:Viburnum foetidum Wall.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茜草目 Rubiales
- 科: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 族:莢蒾族 Viburneae
- 屬:莢蒾屬 Viburnum
- 組:齒葉組 Sect. Odontotinus
- 種:臭莢蒾
-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印度,孟加拉,不丹,緬甸,泰國,寮國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變種,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4米;當年生小枝連同葉柄和花序均被簇狀短毛,二年生小枝紫褐色,無毛。葉紙質至厚紙質,卵形、橢圓形至矩圓狀菱形,長4-10厘米,頂端尖至短漸尖,基部楔形至圓形,邊緣有少數疏淺鋸齒或近全緣,上面除中脈密生短柔毛外均無毛,下面中脈及側脈被簇狀短毛,脈腋集聚簇狀毛,近基部兩側有少數暗色腺斑,側脈2-4對,弧形而達齒端,基部一對常作離基3出脈狀,連同中脈上面略凹陷,下面明顯凸起,小脈橫列,下面稍凸起;葉柄長5-10毫米;通常無托葉。
復傘形式聚傘花序生於側生小枝之頂,直徑5-8厘米,總花梗長 (0.5-) 2-5厘米,第一級輻射枝4-8條,花通常生於第二級輻射枝上;萼筒筒狀,長約1毫米,被簇狀短毛和微細腺點,萼齒卵狀三角形,極短,被簇狀短毛;花冠白色,輻狀,直徑約5毫米,散生少數短柔毛,裂片圓卵形,長約1.5毫米,超過筒,有極小腺緣毛;雄蕊與花冠等長或略超出,花葯黃白色,橢圓形,長不到1毫米;花柱高出萼齒。
果實紅色,圓形,扁,長6-8毫米;核橢圓形,扁,有2條淺背溝和3條淺腹溝。花期7月,果熟期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緣灌叢中,海拔1200~3100米。
分布範圍
產西藏南部至東南部。印度東北部、孟加拉、不丹、緬甸、泰國和寮國也有分布。
主要變種
直角莢蒾(變種)(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植株直立或攀援狀;枝披散,側生小枝甚長而呈蜿蜒狀,常與主枝呈直角或近直角開展。葉厚紙質至薄革質,卵形、菱狀卵形,橢圓形至矩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3-6 (-10) 厘米,全緣或中部以上有少數不規則淺齒,下面偶有棕色小腺點,側脈直達齒端或近緣前互相網結,基部一對較長而常作離基3出脈狀。總花梗通常極短或幾缺,很少長達2厘米;第一級輻射枝通常5條。花期5-7月,果熟期10-12月。
產陝西南部(城固)、江西、台灣、湖北西部、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東南部。生於山坡林中或灌叢中,海拔600-24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南川。
Viburnum parvilimbum Merr. 的模式標本 F. A. McClure 00616 與本變種沒有什麼兩樣,T. Dudley 在注釋標籤上予以歸併的做法是正確的。從本變種的現有地理分布資料來看,它之在粵北出現亦非意外之事。
H. Handel-Mazzetti 所發表的臭莢蒾 V. foetidum Wall. 的二個變種——var. penninervium 和 var. malachotrichum(前者葉的側脈4-6對,羽狀,邊緣具較大的牙齒狀鋸齒;後者的幼枝、葉和花序均被絨毛)實際上都同本變種有過渡而難以區分,故併入本變種內作為異名。
珍珠莢蒾(變種)(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珍珠花(植物名實圖考)
植株直立或攀援狀;枝披散,側生小枝較短。葉較密,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2-5厘米,頂端急尖或圓形,基部楔形,邊緣中部以上具少數不規則、圓或鈍的粗牙齒或缺刻,很少近全緣,下面常散生棕色腺點,脈腋集聚簇狀毛,側脈2-3對。總花梗長1-2.5 (-8) 厘米。花期4-6 (-10) 月,果熟期9-12月。
產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和雲南東北部至西部和西南部。生於山坡密林或灌叢中,海拔900-2600米。模式標本采自貴州貴陽。
種子含油約10%,供制潤滑油、油漆和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