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私立培德女子初級中學

自貢私立培德女子初級中學是自貢市境內一所學校。

1907年,屬於加拿大基督教會的英美會來到自流井傳教,並在燈桿壩開設華英女初等國小一所。8年後,英美會在中塘坳(又稱中塘井,現自貢一中大操場、游泳池一帶)辦成華英女兩等國小一所,校長分別為漢正禮(女,加拿大人)。抗戰後培德女中遷回原址中塘坳繼續辦學。1952年底,培德女中由自貢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四川省自貢市第一初級中學”,次年合併入“四川省自貢市第一中學”(原自貢市立師範學校)。

1918年,英美會改稱美道會,並分別在女兩等國小內自行附設兩年制(日制)中學進修班,這就是自貢一中校史的起點。5年後,在中學進修班的基礎上,又分別獨立開辦女國中學校,即華英女子初級中學。
在英國內地會和加拿大英美會並存期間,所有的教會學校均以“華英”命名,寓意屬於英國之意。後來英美會接內地會自流井教區之後,中國教徒對“華英”這個名稱感到厭惡,加拿大人於是在1924年改“華英”為“培德”。於是,“華英”“培德”都成為教會學校的統一名稱,相當於標誌性品牌。
1926年,民國政府頒布《私立學校規章》,取締外國人直接在中國開辦中國小、幼稚園的辦學資格,於是學校歸地方政府管轄,校長由中國人擔任,在大中學校設立董事會。但外國人往往以董事身份進入學校,掌控學校管理大權。
1939年,為避免被日機轟炸,培德女中奉自貢市市政籌備處處長曹任遠簽發的指令,於5月12日開始遷移。培德女中遷到程家場外鐵匠嘴的羅氏祠堂。
抗戰後培德女中遷回原址中塘坳繼續辦學。1952年底,培德女中由自貢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四川省自貢市第一初級中學”,次年合併入“四川省自貢市第一中學”(原自貢市立師範學校
培德女中在辦學形式、教育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都突破了原有的封建傳統教育模式,傳播了近代科學和西方文化思想,客觀上促進了自貢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從1943年開始,培德女中就開設國文、英文、算術、數學、公民、歷史、地理、植物、動物、圖畫、音樂、童軍、體育、衛生等學科,後又增加物理、博物兩科。學校培養出了大批傑出人才,如中國兒童牙病學創始人王巧璋;《人民日報》社前社長、總編,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胡績偉;中共中央宣傳部前副部長曾德林;中國人民大學前副校長謝韜;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海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