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石窟寺石刻

自貢石窟寺石刻

自貢石窟寺石刻,是指分布於自貢市境內的石窟寺石刻。

包含榮縣大佛榮縣二佛寺的彌勒佛、武官大佛等摩崖造像,“還我河山”石刻,樂善坊等石碑等。

截止到2010年,自貢市現存石窟寺石刻數量達89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貢石窟寺石刻
  • 地理位置:自貢市
歷史淵源,類別劃分,地域分布,代表石刻,榮縣大佛,後龍山大佛,呂仙崖摩崖造像,社會意義,社會評價,

歷史淵源

從時間上看,修建最早的始於唐代,並且有23處之多,最晚的修建於1946年,另外宋代石刻7處,唐宋時期1處(來牟千佛崖摩崖造像),明代4處,清代43處,中華民國時期10處。
自貢市的石窟寺石刻在唐代主要以摩崖造像為主,從現存數量上看,它們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到了宋代之後,石窟寺石刻快速發展勢頭一定程度上開始放緩,明代陷入了低谷時期,到了清代又再次迎來了一個發展的高潮。總體而言,表現出了較強的時代延續性,是四川石窟寺石刻有別於全國其他省份的重要特徵之一。

類別劃分

在89處石窟寺石刻中,摩崖石刻共37處,摩崖造像34處,石碑15處,其餘3處。
近一步細分,唐代石刻造像22處,摩崖石刻1處;宋代石刻3處,摩崖造像3處,比較特別的是葛仙山摩崖造像及石刻(葛仙山石刻);明代摩崖造像2處,摩崖石刻2處,清代石刻21處,石碑15處,摩崖造像6處;中華民國時期石刻9處,曙光中學敬思碑1處。發現從摩崖造像摩崖石刻轉變的時代軌跡,早期主要以摩崖造像為主,逐步向石刻轉變,清代以後,主要以摩崖石刻為主。

地域分布

從地域分布上看,榮縣有42處,富順縣20處,大安區8處,自流井區和沿灘區各7處,貢井區5處。榮縣和富順兩縣,歷史悠久,石窟寺石刻留存較多,時代也較早。透過它們,我們能看到中原文明沿著川北逐步向川南擴展的歷史脈絡。自流井清代摩崖石刻較多,也進一步驗證了自清代開始,自流井區才開始迅速發展。

代表石刻

代表未來福祉的彌勒佛(榮縣大佛榮縣二佛等),龍洞摩崖造像、貢井千佛崖、貢井迎貓祭虎石刻等。
這些石刻作品多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題,書法精美,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榮縣大佛傳遞出來的唐代自貢宗教、科技、創新和社會生產力等內容;樂善坊出現了最早關於“自貢”的記載;富順臨江寺石刻題記記載寺廟建立、廟產等宗教歷史、地方經濟史、社會狀況等諸多史料;保障東南石刻記載了清末社會的動盪;馮玉祥所書的“還我河山”摩崖石刻記載了抗日戰爭,並由此引發的自貢人民為了抗戰作出的貢獻;迎貓祭虎石刻記載的祈禱來年豐收的農耕文明和社會風俗;趙熙石刻碑的書法藝術等莫不如此。

榮縣大佛

榮州大佛(榮縣大佛)始建於唐代,從白雀寺龍洞開始造像(今羅漢洞)。乾隆本《榮縣誌》記載:“大佛山在東城一里,唐人刻大佛,與山齊。架殿十層,高四十七丈,闊十五丈。今佛像巍然,而筵楹橫豎……”根據趙熙的詩云:“金像巍巍入太虛,元豐元佑八年成”推算,榮州大佛貼金工程是宋代元豐年至元佑年,用了八年時間才完工。
民國《榮縣誌》描述大佛的規模:“舊時寺門、抵今溪岸”,可見當時的恢宏氣勢。大佛身通高36.67米,頭長8.76 米,肩寬 12.67米,膝高12米,腳寬3.5米,是世界第一大釋迦牟尼佛(現世佛),第二大石刻大佛,僅次于樂山彌勒大佛(未來佛)。

後龍山大佛

後龍山摩崖造像位於榮縣旭陽鎮天車村19組,2012年7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後龍山西南方向崖壁上刻有一尊半身彌勒,近乎圓雕,通高6.33米,坐北朝南,頭飾螺髻,耳墜大環,身罩披肩,於胸前結法印,造形獨特,為榮縣所僅有。佛像原有廟宇,當地人稱大佛寺,後被大火焚毀。

呂仙崖摩崖造像

《四川唐宋佛道龕窟總錄·自貢卷》記載:呂仙崖摩崖石刻菩薩坐像(呂仙崖摩崖造像)與盛唐——中唐長安出土的圓雕菩薩造像特徵相似,風格屬中唐造像。

社會意義

對於探索自貢文化發展歷程和當前自貢文化、自貢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社會評價

自貢石窟寺石刻是一幅悠久的畫卷。這些石窟寺石刻寄託了古人對現實社會的反思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自貢網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