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玉川公祠

自貢玉川公祠

自貢玉川公祠,位於四川省自貢市高新區板倉街道尖山社區4組、11組板倉壩,始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總占地面積約6383平方米。

玉川公祠整體呈四合院布局,坐東南朝西北,磚木結構,穿斗式梁架,小青瓦屋面,硬山、懸山式屋頂,四周以山牆、封火牆環繞與銜接,柱礎動物石雕、斗拱、額枋、襯枋上的木雕分布於整個建築,基本保存完好。整體建築由“玉川公祠”和“承德堂”兩座院落組成,共有房間60餘間。玉川公祠由自貢最早的四大鹽商之一王郎雲於清同治十二年修建,它見證了第一次川鹽濟楚以來,即自貢鹽業第一個發展黃金時期以來,自貢鹽業經濟的發展變化及鹽商的興衰史,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2019年10月16日,自貢玉川公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貢玉川公祠
  • 地理位置:四川省自貢市高新區板倉街
  • 占地面積:6383 m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 8-0434-3-237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始建時間: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
  • 所處時代: 清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朗雲為紀念其祖父王玉川,在板倉壩新建規模宏大的王三畏堂家族祠堂,取名為“玉川公祠”,每年在此舉辦四次王三畏堂家族祭祀活動。清光緒三年(1877年),王朗雲仿照範文正義田法,提留井田“以綿禋祀”,奏請清廷立案,刻“井田碑”立於玉川公祠,子孫永世遵守。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廢科舉,興學校,玉川公祠當年即開辦私立樹人高等學堂。1908年改為“樹人中學”兼收外姓學生。
自貢玉川公祠
民國十年(1921年),因王三畏堂沒落,樹人學堂關閉。
1951年上半年,沿灘郊區派教師曾祥君到玉川公祠開辦板倉國小。
2003年秋季開學前夕,因玉川公祠建築破損嚴重,板倉國小正式由此地遷出。

建築格局

玉川公祠整體呈四合院布局,坐東南朝西北,磚木結構,穿斗式梁架,小青瓦屋面,硬山、懸山式屋頂,四周以山牆、封火牆環繞與銜接,柱礎動物石雕、斗拱、額枋、襯枋上的木雕分布於整個建築,總占地面積約6383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整體建築由“玉川公祠”和“承德堂”兩座院落組成,共有房間60餘間。
自貢玉川公祠
玉川公祠

主要建築

玉川公祠
玉川公祠大門門楣上刻有“玉川公祠”四字,兩側門聯刻有“支系下邳於太原瓜綿瓞衍,世居江陽之自井玉潤金熙。”大門上有一對鑲金的鬥神,至今依稀可辨。二門為廳房,左右為偏房。正殿為5開間,硬山式屋頂,通高9.5米。正殿前有4根檐柱,柱礎為獅、象石雕。兩側廂房為4開間,正殿左側向後設後院。
自貢玉川公祠
玉川公祠
承德堂
承德堂緊鄰玉川公祠東側,承德堂大門兩側門聯刻有“輞水結林園,四面嵐光呈隱秀,槐堂新建樹,滿庭花萼挹清芬”。大門內向左為花廳,二門為廳房,左右為偏房,向右有偏門可通向玉川公祠左廂房,二門與正殿及左右廂房組成天井。正殿為5開間,硬山式屋頂,通高8.5米。正殿前有6根以金絲楠木做就的檐柱,柱礎為獅、蟾蜍石雕。柱礎動物石雕、斗拱、額枋、襯枋上的木雕分布於整個建築。
自貢玉川公祠
承德堂

文物價值

歷史價值
王三畏堂創造了個人“抗戰獻金”最多的全國紀錄,玉川公祠是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直接聯繫的物質遺存見證。玉川公祠作為自貢地區為數不多的鹽商生活場地及家族祠堂,是自貢井鹽經濟發展歷史不可多得的見證物,它是王三畏堂興衰過程的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玉川公祠由自貢最早的四大鹽商之一王郎雲於清同治十二年修建,它見證了第一次川鹽濟楚以來,即自貢鹽業第一個發展黃金時期以來,自貢鹽業經濟的發展變化及鹽商的興衰史,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藝術價值
玉川公祠中柱礎動物石雕、斗拱、額枋、襯枋上的木雕分布於整個建築,雕刻精美;正殿檐廊上“駝峰軒棚”造型精美,是典型的川南民居代表性建築,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玉川公祠里的鏤空雕花窗欞、撐拱垂花、飛檐翹角、獸形石墩雕刻精美、數量種類眾多,仍透露出當年此院的繁華,堪稱是自貢木雕藝術中的精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科學價值
玉川公祠受到民居建築和寺廟建築的影響,其建築採用屋頂脫離的布局方式,在吸收和提取民居和寺廟的形式和做法後,最終在建築的營建手法上形成了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技術手段,是自貢地區難得的鹽商宗祠建築實例,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16日,自貢玉川公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貢玉川公祠

旅遊信息

位置
自貢玉川公祠位於四川省自貢市高新區板倉街尖山社區4組、11組板倉壩。
玉川公祠
交通
從自貢高鐵站出發,可乘坐L113路、L114路等公車到達自貢玉川公祠,大約需要一個小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