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自貢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自貢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一般指本詞條

《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88年,是由四川省教育廳主管、四川輕化工大學主辦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期刊。

據2020年5月《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官網顯示,《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會擁有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1人,編委23人。

據2020年5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共出版文獻3081篇,總被下載502118次、總被引13073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14、(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399。據2020年5月1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載文量為28篇,被引量為22,下載量為5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外文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語種:中文
  • 類別:綜合科技A類綜合
  • 主管單位:四川省教育廳
  • 主辦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
  • 編輯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88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內刊號:51—1687/N
  • 國際刊號:2096-7543
  • 編輯部地址: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匯興路519號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
  • 現任主編:庹先國
  • 屬性:CA、JTS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辦刊成果,研究發表,收錄情況,影響因子,榮譽表彰,文化傳統,精神理念,投稿指南,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1988年,《四川輕化工學院學報》創刊,季刊。
2004年,改名為《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年,改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成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
2020年,改名為《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 刊登內容
《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刊登數學、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工程與技術科學、材料科學、冶金工程技術、環境科學技術、管理學及其它相關學科的具有創造性的理論、套用以及實驗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學科發展動態、綜述及研究簡報。
該刊刊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時代性與科學性相統一、學術性與可讀性相協調的文章,包括在專業領域研究和解決國家及地區發展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熱點問題的研究成果和對中國國內外新的學術理論、方法進行探討和爭鳴的研究成果。
  • 讀者對象
該刊以高校師生、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為讀者對象。

人員編制

據2020年5月《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官網顯示,《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會擁有編委23人。
《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會成員名單
編委會委員
蘭恆友
劉小芳
劉康
李玉龍
胡光忠
袁東
唐克倫
庹先國
彭龑
蔣維東
李再新
李建章
吳佳曄
林修洲
曾濤
熊興中
李謀成
李翔宇
蔡樂才
褚良銀
林聰
張愛林
李德源

辦刊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20年5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共出版文獻3081篇。
據2020年5月1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載文量為28篇。

收錄情況

《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美國《化學文摘(CA)》、波蘭《哥白尼索引》(IC)、《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2018)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5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總被下載502118次、總被引13073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187、(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67。
據2020年5月1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引量為22,下載量為59。

榮譽表彰

該刊曾被評為《CAJ-CD規範》優秀期刊、四川省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 主要任務
以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反映科學研究成果,促進學科發展和學術交流。
  • 辦刊原則
堅持“質量第一、嚴謹辦刊”的原則。

投稿指南

文章格式依次為:題目(一般不超過20字,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詞、字元、代號,儘量不出現化學結構式與數學式等)。作者姓名(應保證署名無爭議)、單位、郵編;200~400字左右的摘要(摘要應以報導性文摘的形式書寫,並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結論或結果等要素);3~8 個關鍵字(以上內容均須有英文譯文);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正文、作者簡介(首頁頁腳位置標註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參考文獻—所有引用文(無論直接還是間接)均需註明準確出處。

現任領導

主編、主任
庹先國
副主編
劉康、唐克倫
副主任
劉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