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無聊世界》是文刀何廣所作的新倫理學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自由的無聊世界
- 作者:文刀何廣
- 作品出處:文刀何廣文集,艾伯特的思想之旅
- 文學體裁:哲學
作者簡介,自由的無聊世界,善,可自由,惡,受限,人道自由,利益衝突,名詞解釋,
作者簡介
自由的無聊世界
利己心下引發需求,需求產生欲望,欲望分為“靈”方向 和“肉”方向,而這些欲望引發要行為的觀念。要行為分為:目的善和目的惡。
目的善引發的行為是善可自由,是惡根據情況受限。總體上導致社會大發展 個人創造性潛能的實現,最大幸福意義。
目的惡引發的行為,受限,避免最大的惡,使人與人之間相互的損害降到最低。自由是實現每個人創造性潛能也是社會繁榮興旺的根本必要條件。
善
何為善?善即道德,惡即缺德。
人的行為原動力是利己,故行為有利己害他之分,即有善惡之分。人自出生便是社會動物,一切活動離不開社會,因此這裡主要討論社會中的善惡。
道德的終極標準善:無害一人地增加社會的價值總量。
利己原動力下的善,即使有德:仁愛之德、無害人之德。
仁愛之德分為:報恩心、同情心、愛人之心、自我完善品德之心。這種品德是無私利人,導致的結果為“可自由”。
無害人之德分為:貴生之德、自愛之德、公平之德、正義和用正義之德、自尊之德。貴生之德和自愛之德導致不害己,公平之德、正義和用正義之德、自尊之德導致德是不害他人。
無害人之德所引發的行為,是純粹利己,為己利他。最後都是可自由。無害人之德:動機善加結果善。動機善,結果惡,是為己害他。
由於人的行為原動力利己心可以推出,在社會中為己利他是恆久的善,單純利己很難存在於社會中,無私利人只能是偶爾的情況。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會為美德而求美德,即自我完善品德之心求美德,但符合人們道德即“天爵安宅”的心裡需要,原動力仍然是利己。人類活動只能偶爾無私奉獻,恆久為己利他。
可自由
善的行為導致“可自由”,可自由又分為:追求自由和淡漠自由。追求自由就要承擔自由帶來的責任,願意承擔責任,自己要自我管理。最大限度的使用自由,即按自己意志行動、欲望和理智相調和,使自己處於最佳狀態。最終自我實現。同時,社會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個人創造性潛能的發揮,是最大幸福意義。
如果淡漠自由、或不願承擔責任就會異化,不能成為可能成為最有價值的人
社會應對自我實現這種行為進行表彰,給於榮譽。大力提倡。
惡
何為惡?與道德終極標準相違背的就是惡。
惡的結果害人且減少社會價值總量,因此惡要受限,要受到規範與懲罰。要減少惡行,首先要分析惡行動因。
惡是利己心下缺德造成的
缺公平之德,導致損人利己,結果受限。
缺自愛之德,會產生自恨心,導致純粹害己行為,結果受限。
缺貴生之德,導致自卑心,出現純粹害己行為,結果受限。
缺自尊之德,導致嫉妒心,出現純粹害他行為,結果受限。
缺正義和用正義之德,導致復仇心,出現純粹害他行為,結果受限。
受限:依法的對受限者的行為進行限制,做到等害交換。
惡的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受到損害,要公正的規法和懲罰就需要用到公平公正原則。
受限
公平公正原則包括公正的獎懲、公正的分配。
公正的獎懲:公平的做到對善的行為獎勵,惡的行為懲罰。
公正貢獻的分配原則:社會分配給一個人的權利應該與他的義務相等,而與他的的貢獻成正比。
公正的分配是基本權利平等,非基本權利按貢獻分配,保證人們在經濟、政治、機會,三方面平等。保障可自由,引導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公正的獎懲:有獎和懲兩方面。獎包括物質獎勵、名譽獎勵滿足人向善之心,讓人們產生善行,保障可自由,引導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懲包括:等害交換、法的懲處、良心譴責。這些懲罰教導人們向善,產生善行。保障可自由,引導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道德的遵守引導人們做善事便獲得“可自由”的權利,而公平公正原則規範惡行保障“可自由”的實施。因此人道自由是社會治理的最高原則。
人道自由
人道自由就是把人當人看和使人成為人。
把人當人看,人就是最高的價值,人是目的國,社會為人服務,社會中,對人最有用的就是人。因此要愛人,善待人。那么就會出現善,(行為善和目的善),結果是可自由。
使人成為人,每個人都有創造性潛能,不斷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長處。(發現你自己)、在發現中不斷的認識自己的潛能,進行深入了解。(認識你自己)、實現自己的創造性潛能,成為可能成為的最有價值的人(實現你自己)。自我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實現的前提是自由。需要可自由。把人當人看,使人成為人,都關乎可自由。
“可自由”總體上導致社會健康穩定快速發展,個人創造性潛能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以上是個人他人集體利益相一致情況下的善惡,為了更有條理,當利益不一致時將單獨列出:
利益衝突
善即有大體之德
個人利益小於他人利益的衝突時,無私利他
個人利益大於他人利益的衝突時,損人利己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無私利他
以上這些行為都可導致可自由
惡即無大體之德
個人利益大於他人利益的衝突時,無私利他
個人利益小於他人利益的衝突時,損人利己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損人利己
以上行為結果導致受限(道德譴責和制度懲罰)
大體之德: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或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選擇利益的最大化、惡的最小化的行為的認識。
德治法治是社會治理的兩大法則。法制用公平公正原則,德治提倡人們要有:仁愛之德、無害他人之德、大體之德。細分有公平之德、正義和用正義之德、自尊之德、貴生之德、自愛之德等。關於人的品性,應提倡知恩、愛人、誠實、貴生、自尊、謙虛、智慧、勇敢、中庸、專業等。
名詞解釋
無聊:人們在不知道該如何行為的情況下,獨自一人尋找生存意義的狀態。
可自由:人們對自由的選擇問題,有追求自由和淡漠自由之分。
要行為:根據自己的欲望而打算做出行為的心理動機。
受限:為了避免最大的惡,並且使人和人之間的相互損害降到最低的一套規範制度。
為己利他:在尋求自己的利益同時使別人得到受益的行為。
愛有差等:利己心導致的,愛自己必多於愛他人,愛親人必多於愛鄉人以此類推有等級的愛的行動心理。
道德終極標準善:無害一人的增進社會社會價值總量的動機和行為。
法:社會制定和認可的,對於人們應該且必須如何的權力管理。
道德:社會制定和認可的,關於人們應該如何而非必須如何的非權力管理。
惡:減少每個人和社會利益總量的動機和行為。
利己心:一切行為原動力——需要和欲望是間接終極源動力和直接源動力,欲望和需要都是利己心導致。
同情心:與別人發生同樣情感的心理反應,是愛的一種表現和實現。
報恩心:對於有意給與自己快樂和利益的人,也同樣給與他以快樂和利益的心理反映。
愛人之心:有同情心和報恩心產生。
完善自我品德之心:被人所固有的那種做一個好人的需要和欲望驅使而產生的無私利人的行為心理。
自恨心:因自己對自己造成的痛苦和傷害而產生的對自己痛恨的心理活動,產生原因是缺愛己之德。
自卑心:因自己不能或永遠無法改變自己的失敗狀態而導致的失敗和痛苦的心理反應自卑心會導致人輕生,當個體面對客觀存在無能為力時,應該訴求於宗教。
復仇心:對有意傷害自己的人所產生的有意給他人以傷害的心理反映。復仇心因缺“正義和用正義之德”而造成的不等害交換行為要受限,因此應學會用正義之德,即用法之德。
嫉妒心:因他人居於優勢而使自己居於劣勢,或因他人劣勢地位的改變而使自己的優勢地位喪失的心理反映。產生原因缺“自尊之德”。
公平之德:每個人同等的享有基本權利,而不因個人行使權利使他人權利受到損害的行為道德。
自愛之德:自己關心自己、在乎自己的感受而不做傷害自己之事的行為道德。
貴生之德:活著是最大的快樂,珍惜愛護自己生命的行為道德。
自尊之德:因成就或自我實現而產生的不嫉妒他人,自己尊重自己的行為道德。
正義和用正義之德:正義,同等利害的相交換。用正義之德即用正當的方法來維護自己正當權益的行為道德,也叫用法之德。
無害人之德:動機善加結果善。動機善,結果惡,是為己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