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用科學為善惡做了斷

自由意志:用科學為善惡做了斷

《自由意志:用科學為善惡做了斷》是201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薩姆•哈里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由意志:用科學為善惡做了斷
  • 外文名:Free Will
  • 作者:薩姆•哈里斯 (Sam Harris)
  • 譯者:歐陽明亮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1日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頁數:168 頁
  • ISBN:9787213055409
  • 開本:16 開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名人推薦,

編輯推薦

“八大未解哲學問題”中的“我們有自由意志嗎”也許要被科學家來解開。《自由意志:用科學為善惡做了斷》是科學與人文最激情的碰撞,有關“自由意志”最精到的著作,亞馬遜暢銷圖書。
《自由意志:用科學為善惡做了斷》作者是美國著名哲學家、認知神經學博士、公共知識份子,他是向大眾敞開懷抱的科普鬥士,他是無神論的四大騎士之一,他就是打破“自由意志”泡沫的薩姆·哈里斯。絕無哲學著作的晦澀與艱辛,全書充滿機智與幽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院李淼博士精彩導讀,引發讀者無限思考。

內容簡介

幾個世紀來,科學被排斥在善惡對錯的問題之外,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這樣的終極話題長久地供奉在哲學和神學的聖壇上。認知神經科學家薩姆·哈里斯勇猛地將自己的科學之劍指向道德世界。他提出科學不但可以,而且更應當成為道德問題的準則,科學可以為人類設立新的價值觀,帶領我們走向真正幸福的生活。在《自由意志:用科學為善惡做了斷》一書中,哈里斯以睿智、妙趣橫生的方式向我們揭開了“自由意志”的秘密,心理學、物理學、哲學“自由意志”原來是場幻象,我們該不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我們不能,世界是否會變得更糟。書中不但有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博士的精彩導讀,更有作者與著名哲學家、認知科學家丹尼爾·丹尼特的激情辯論。

圖書目錄

讚譽
導讀科學能否回答哲學問題/李淼Ⅰ
前言“自由意志”不過是場甜蜜的錯覺001
01做決定的是你,還是你的大腦意志的無意識起源011
有人比你先知道你要做什麼
我們並非自身思想的主宰
02隻要木偶熱愛他的繩索,他就是自由之身被偷換的概念023
決定論VS自由論VS相容論
你能左右你的欲望嗎
你的許多器官正在為你做無意識的“決定”
03如果我的大腦是一台量子計算機因與果041
“自我生成”≠“自由意志”
04不起作用的意志力選擇、努力與意願049
謹慎思考背後是無法感知的生理活動
如果一切都已注定or袖手旁觀也是一種選擇
你的想法並非由你一手創造
05放棄“自由意志”,讓我們更“自由”不願面對的真相071
同情和寬容不是一種罪
06先給懲罰一個理由道德責任077
化解仇恨的理由
治療罪惡的藥劑
復仇的欲望是一種錯覺
07改善社會要與自然之力並肩作戰政治意義097
成功並非全是個人奮鬥的結果
結語你以為你擁有自由就擁有自由嗎103
附錄1“生”不由己107
認識自己的局限,才會更加仁慈,更加公正
附錄2自由意志與“自由意志”119
與丹尼爾·丹尼特之爭
附錄3自我的錯覺133
與哈佛大學布魯斯·胡德教授訪談錄
致謝147
注釋149
譯者後記165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薩姆·哈里斯(Sam Harris) 譯者:歐陽明亮
薩姆·哈里斯(Sam Harris),被《連線》雜誌評選為2012年影響世界的50人之一,撼動道德世界的科學勇士。美國著名哲學家、神經學家、公共知識分子以及暢銷書作家。史丹福大學哲學學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學博士。非盈利組織理智工程(Project Reason)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他的作品榮獲美國筆會非虛構文學獎,以15種不同的語言在全球出版發行,並引起《紐約時報》、《科學美國人》、《自然》、《滾石》、《新聞周刊》、《時代周刊》以及其他刊物的廣泛關注。
他還在《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波士頓環球報》、《大西洋月刊》、《新聞周刊》、《神經學年鑑》等刊物發表過多篇文章。

序言

導讀 科學能否回答道德問題
李淼/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
一、自由意志與決定論
我們的意志是自由的嗎?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和做出如何行動的決定是聽命於我們自己,還是事先被設定好的?
這是在西方宗教和哲學中存在了兩千年並被不斷爭論了兩千年的終極問題之一,到了二十世紀末,這個問題也進入了科學領域。也許,在不遠的未來,科學將對這個問題做出終極裁判。
但是眼下,不論是哲學家還是科學家以及普通人,不得不作出“主觀”的選擇,相信自由意志或認為自由意志並不存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不論你相信還是不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相信存在的人必然做出“你相信與否都與你自己無關,你不過是冥冥之中那個決定的承載者”。我這么說,自然會引起專家的反駁,因為否定自由意志存在的人的個人觀點因人而異,並不一定是所謂的決定論者。
我們下面再認真定義一下何謂意志何謂自由意志。在做出這個定義之前,有必要提一下決定論和非決定論。在物理學中,所謂決定論,是凡事都有因,在萊布尼茨的哲學中,即充足理由律。用在物理事件上,每一個物理事件都是由上一個物理事件或上一串物理事件決定的;用在判斷上,就是凡是正確的判斷都有一個充分的理由。
當然,我們知道,萊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律在微觀物理世界不成立,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事件的出現只是偶然的,只遵守量子力學的某種幾率規律。例如,此刻打在我眼睛中的一個錐狀細胞上的一個光子完全是偶然的,首先,這個光子來自某個物體的輻射,這個物體是否輻射它由幾率決定,其次,我的錐狀細胞是否記錄它也是由幾率決定。
那么,現代人為何還相信決定論?因為多數人認為,在巨觀層次上,決定論還是成立的。的確,物理學家雖然發現了一些巨觀量子現象,但肯定多數巨觀現象是決定論的。只是,物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在大腦的運作機制上發生了分歧,到現在為止,沒有人能夠肯定大腦的過程都是經典物理過程。
這樣,哲學家兼文學批評家G·史卓森將觀點(或人群)分成九類,視其在決定論和自由意志兩個問題上的立場而定:
我們看到,前四類對兩個問題的都有立場,後五類不是對決定論是否為真存疑就是對自由意志存疑,第九類最猶豫不定,對兩個問題都存疑。第一類是強決定論者,我想中國大陸的很多理工科生是強決定論者,很像本書作者哈里斯。第二類叫做自由意志主義者,或自由意志論者,我本人目前的立場就是,這些人的觀點和第一類完全相反。第三類人常常叫做相容論者,因為他們既相信決定論又相信一定程度的自由意志,這也並不奇怪,因為外部世界是決定論的,我們的決定也會受到外部世界影響,當然外部世界不是全部,我們有所謂“主觀能動性”。而史卓森本人屬於第七類,他完全排除自由意志的存在。
不相容論者的範圍比較大,覆蓋了除了3、5、8的所有各類。
二、自由意志與哲學及倫理
那么,什麼是意志?英文對應的詞是will,這個詞,中文解釋是,決定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心理狀態。我們現在談的是個人的意志,不涉及群體。Will這個詞的英文解釋是,某個故意行動的原因,這是哲學上的定義,與中文類似。在心理學中,與will相似的一個詞是volition,定義是決定做一件事的認知過程。在認知科學中,隨著我們對大腦過程認識的加深,will的定義也將會發生變化。
自由在英文是free,這裡free與隨機不同,只是沒有約束的意思。Free和will放在一起,構成自由意志,卻不是隨機決定的意思。隨機其實也是不自由的。舉例來說,在物理過程中,典型的隨機過程是布朗運動,液體中懸浮的花粉在無數看不見的分子撞擊下做無規行走,這明顯不是花粉的自由意志。其實,仔細分析,布朗運動的無規行走看上去無規,假如你知道了所有分子的行為,你還是原則上能夠解釋的。所以,隨機有時也是不自由。
自由意志,在我的理解,是大腦中自發的那一部分,但這自發的理由並不隨機,看上去有道理。比如我現在決定去讀書,如果是我的自由意志決定的,它一點兒也不違背常理,但如果我現在決定去撞牆,就有點不理性了,除非我有去撞牆的理由——例如對某事表示憤慨。
希臘哲學沒有大張旗鼓地討論自由意志,甚至沒有自由意志這個概念,但蘇格拉底的道德論已經涉及人類行為的善,以及人類對行善的支配權。到了晚期希臘哲學,斯多亞派認為人在宇宙面前沒有自由,只有服從。伊壁鳩魯派則持截然相反的看法,認為偶然性導致人的自由意志,人有選擇權。這是自由意志問題最早涉入人類如何面對自己的善惡問題。
到了基督教,自由意志問題就成了根本問題之一。從聖經看,上帝雖然創造了人,但他給予人自由,後來夏娃和亞當就是出於自由受到惡魔的引誘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彌爾頓寫的《失樂園》中詳細描寫了天使的背叛,也就是,上帝雖然全知全能,但他也賦予了天使做出自己決定的自由,這就導致了神學哲學中的魔鬼難題:既然上帝創造了魔鬼,魔鬼是惡的,為什麼上帝要創造?為什麼最後還要懲罰魔鬼?這是自由意志問題的另一個表述:如果上帝給予魔鬼和人以自由意志,為什麼不讓自由意志的使用為好目的服務?這和上帝的全能是否矛盾?
在基督教中,奧古斯丁主張人有自由意志,他認為如果將惡歸結於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則為犯罪找到開脫的藉口,他用新柏拉圖主義的理論來為基督教的教義背書,上帝是至善的,但作為上帝創造物的人類不是至善的,所以就有了惡,惡是人類自由意志的產物,懲惡揚善,就是值得弘揚的了,從而也是正義的。到了托馬斯阿奎那(13世紀),他認為自由意志是存在的。15世紀到16世紀的馬丁路德是決定論者,也就是說他不相信自由意志是存在的。這和聖經有矛盾,聖經中,上帝雖然創造了人同時全知全能,但賦予了人自由意志,所以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哈里斯在本書中列舉一些具體的例子,說明犯下至惡罪行的人在小時候可能遭遇到虐待,或者,在大腦或基因中早已種下了種子,所以我們不能將犯罪本身完全歸罪於罪犯本人。他的雄辯有一定道理,但我們不能將這些例子當作人類沒有自由意志的理由。衝動有時固然不可克制,衝動有時可能因為早就種下惡因,但不能說我們就失去了控制衝動的理由,更不能由此推論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外因導致的,甚至極端地說我們的行為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就被決定了。
三、自由意志與物理學
這就將我們引導到自由意志與物理學的關係問題。
前面已經談到,微觀物理世界中,非決定論主導。早在上世紀,海森堡通過對原子的研究告訴我們,我們無法預測電子在下一個時刻的位置,同樣,我們也無法預測任何基本粒子在下一個時刻的行為,這種不可能預測性是根本的。表面上看,這是自然界對人類非常不友好的舉動,但是,正是由於基本粒子的不可預測性,我們的世界才是穩定的,否則原子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消失。
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部分物理學家不願意放棄經典決定論,他們認為,表面上的不可預測性只說明量子論是不完備的理論。可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物理學家們通過實驗揭示,量子論是完備的,不存在遵從決定論的更加完備的理論。也就是說,在根子上,我們的世界是非決定論的。
多數認知科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並不認為大腦的認知過程涉及非決定論的量子過程,例如,神經元之間傳遞信號以及保存信號看上去是電過程。有少數神經科學家例外,他們會像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那樣相信大腦神經元運行機制在根本上利用了量子效應。彭羅斯走得最遠,他認為大腦的關鍵過程甚至與時空的量子力學有關。
我們也許不會像彭羅斯那樣走得太遠,但至少要考慮研究認知過程是否涉及量子效應,這就要求我們設計完全不同於過往的實驗,不僅僅是測量大腦的電信號。
有趣的是,20世紀八十年代,心理學家班傑明·李貝特(Benjamin Libet)做了一些認知實驗,發現人在感知決定和行動之前,已經有潛在的大腦活動,也就說,決定的作出應該沒有被直接感知。這導致心理學界對自由意志問題的討論。一方認為,未被感知的決定其實就是決定論的,不是人的自由選擇,另一方認為未被感知的大腦過程和被感知的過程不應該被劃分為完全不同的性質,未被感知的過程,例如發生在右半腦的過程,未必不是人的自由選擇。這裡,我將“人的自由選擇”定義為大腦的自主決定,這個決定不能由更早的大腦和周邊狀態推斷出來。
2006年,兩位懂得量子論的數學家, 西蒙·柯晨(Simon Kochen)和約翰·康威(John Conway),證明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定理。定理的陳述涉及到自由意志,所以這兩位數學家將這個定理稱為自由意志定理,這個定理原則上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定理。這裡,我不打算用嚴格的數學語言陳述這條定理,只稍微解釋一下定理的含義。
我們知道,人是通過實驗來了解這個世界的,即使你不是科學家,你也是通過觀察來了解世界的。我們說太陽每天都會升起,因為我們過去每天都看到太陽升起了。太陽每天升起是一個規律,在更深的層次上,這個規律是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的推論。在巨觀世界中,我們看到的都是這種決定論的規律。在微觀世界中,我們說過,我們無法預測電子在下一個時刻的行為。比如我們用螢光屏來測量電子的位置,量子力學只能告訴我們電子在螢光屏上位置的可能分布。那么,在測量那一刻,電子是否自己決定要在哪個位置出現?柯晨和康威告訴我們,如果測量電子位置這個決定是我們的自由意志決定的,那么,電子在哪個位置出現也不是電子過去的歷史甚至整個宇宙過去的歷史決定的,而是電子“隨意決定”的,電子在“做決定”之前,由於並不知道你要測量它的位置還是速度,還是別的什麼,它只能“臨時做出決定”。
自由意志定理是一個十分反直覺的定理,從根本上否定了笛卡爾的二元論。笛卡爾的二元論認為,外部世界是決定論的,而人可以自主,是非決定論的。柯晨和康威證明了,要么人和外部世界都是非決定論的,要么人和外部世界都是決定論的。這條定理當然不能證明人有自由意志。
四、無自由意志導致的悖論
如果人從一出生開始就失去了自由,完全聽從別人的指令,我們當然會認為他很可憐,簡直比奴隸還可憐。
同理,如果我們深思一下,人如果沒有自由意志,一切如同強決定論者或行為心理學派認為的那樣,只是事先被設定的,無論他犯罪或做好事,我們都覺得與他本身無關,是不是也很可憐?
本書作者哈里斯的主要觀點是,即使我們知道我們是不自由的,但我們有自由的幻覺,就將幻覺當作真自由,同時,對那些不由自主犯下罪行的人,我們要考慮到他們不由自主的處境。哈里斯的信念在邏輯上可能的。
當然,目前我還是自由意志論者,所以我不會覺得自己可憐,更不會覺得下面的一些悖論會困擾我。(但這不妨礙我認為人的行為有部分先天和環境影響的成分。)
一個最簡單的悖論是懶惰者悖論。假設小明是一個強決定論者,認為與他有關的的一切都已經決定不可更改了,他就會遇到如下的兩難處境。小明第二天要考數學了,他知道,他的考分已經是板上釘釘子不可更改了。他又覺得,如果晚上複習一下,他會考得更好,也許能及格,如果不複習,他肯定不及格。那么,他到底複習還是不複習?如果考分是事先決定了,豈不是複習不複習都一樣?但是,直覺上看,複習和不複習的結果當然會不一樣,那么,複習或不複習是不是也是事先設定好的?這是懶惰者悖論,很繞人。
一個更加繞人的悖論是紐科姆提出來的,1969年由另一個人在一篇哲學文章中分析並發表。為了幫助我們記住這個悖論,我們將它改名為兩個盒子的悖論。
假設有一個全知者,給你兩個盒子,A和B。A是透明的盒子,裡面裝有一千美元,B不透明,可能是空的,也可能裝有一百萬美元。現在,你來參加這個遊戲。遊戲要求你選擇只拿那個不透明的B盒子,或兩個盒子都拿。
全知者根據你的行動決定是否在B盒子裡放一百萬美元。如果你只拿B盒子,那么就在裡面放一百萬,如果你兩個盒子都拿,就不在B盒子裡放任何錢。
如果你是決定論者,認為全知者已經知道了,你一定拿B盒子,因為他會在裡面放一百萬。如果你兩個都拿,你只能得到A盒子裡那看得到的一千美元。
如果你是自由意志論者,你會這么推理:“全知者以為他自己知道了,如果他推測我只拿B盒子,就在裡面放了一百萬,如果他推測我兩個都拿,就不在B盒子裡放錢。反正他已經決定了,並且不能改變自己的決定,我只拿B盒子要么什麼也沒有要么是一百萬,但如果我兩個都拿,要么是A盒子裡的一千,要么是一千加一百萬,反正比只拿B盒子多了一百萬。”
大家就這兩種不同的選擇爭論得沒完沒了,因為確實每一種選擇都有道理。相信宿命論的總有一百萬好拿,不相信的覺得自己總會多拿了一千美元。
奇怪的是,不相信宿命論的人卻相信因果律,既然決定已經做了,哪怕是全知者做的,他也不能改變了。相信宿命論的,認為全知者連你的行為也預測了,你只好選擇最好的結果。
發表紐科姆悖論的諾齊克說,奇怪的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確定的選擇,奇怪的是做出不同選擇的人居然是一樣多的。
站在宿命論即一切都被事先設定好的立場上看,我們怎么解釋這個悖論?如果我只拿B盒子,我當然應該得到一百萬,因為全知者設計了我只拿B盒子。這個有趣的悖論告訴我們,全知者自己並沒有選擇,他不能讓B盒子空著,因為他知道參加遊戲的人不傻。
五、事情並沒有完
我們不可能僅僅靠哲學思考和設計悖論來解決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問題,也不可能僅僅靠幾個簡單的對大腦電信號的測量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樣,僅僅靠量子力學的非決定論我們也推不出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問題與人類大腦如何工作的密切相關,這個問題會驅動我們更加深入地研究認知科學以及意識問題。我們每一個人在稍稍思考了自由意志問題之後都會被帶入天人交戰的處境,天自然是我們改變不了的條件,包括整個宇宙的歷史,宇宙大爆炸,我們的父母將我們生下來,這個社會在我們發育和受教育的過程中給我們提供的幫助以及沒有給我們提供的便利,而人是我們自己。
自由意志是否存在涉及到倫理和法律,涉及到我們的心理狀態甚至我們對自己的期許,還會將我們帶入過去沒有思考過的一些哲學問題。

名人推薦

作為哲學中最艱深、最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之一,自由意志之所以得到持久而熱烈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關係到人的自我理解,尤其是對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理解。對於康德來說,意志自由不僅是人類道德的一個基本預設,也是人類社會最終要努力實現的一個理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自由意志的信仰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諸多重要方面。
然而,在一些哲學家對自由意志的存在提出了最精緻的哲學論證的同時,對自由意志的懷疑也從未停息,例如,當前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也在滋生一種關於自由意志的懷疑論。如果我們不再相信自己有自由意志,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在這本思想上極富穿透力與挑戰性的著作中,薩姆?哈里斯對這個問題給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他的論點和論證並非無懈可擊,但我相信這本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小書會給讀者帶來閱讀的享受和嶄新的認識。
——徐向東 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理解自由意志》作者
我們的意志是自由的嗎?我們的行為和做出如何行動的決定是聽命於我們自己,還是事先被設定好的?這是在西方宗教和哲學中存在了兩千年並被不斷爭論了兩千年的終極問題之一。我們不可能僅僅靠哲學思考、靠設計悖論、靠對大腦電信號的簡單測量,或者靠量子力學的非決定論,來解決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問題。也許,在不遠的未來,科學將對這個問題做出終極裁判。
——李淼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這是一本短小精煉,但卻挑戰人心的書,山姆·哈里斯通過無可辯駁的理性論證、舉重若輕地敘述手法,向我們揭示了自由意志觀念的先天缺陷和自相矛盾,而且即使在精神領域,這一點也不會改變。如果他所言非虛,那么這本書將徹底改變我們看待人類自身的視角。
——V·S·拉馬錢德蘭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腦與認知研究中心主任《泄密的大腦》作者
《自由意志》一書精彩動人,輕鬆詼諧,但這絲毫沒有削弱它思想上的深刻性。可見,山姆·哈里斯的這區區數萬字,足以勝過其他人幾十萬字的長篇大論。
——奧利弗·薩克斯 著名神經學家《錯把妻子當帽子》作者
自由意志的錯覺已經根深蒂固,人們就是願意相信它的存在。在《自由意志》中,山姆·哈里斯以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為理論武器,一勞永逸地戳穿了這個謊言。和哈里斯的其他著作一樣,這本書不但將打破你的常識,而且會讓你陷入深深的思考。讀它吧,因為你別無選擇。
——傑里·A·科因 美國芝加哥大學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教授《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作者
許多人認為,我們不可能拋棄自由意志的信仰,如果這樣做,我們將會陷入虛無與絕望的境地。然而,在這本充滿挑戰意味和個人色彩的小書中,哈里斯以自己為例,證明了在自由意志這個“邪惡的女巫”死亡之後,一個人會跳出自我中心的樊籠,以一顆更加敏銳,也更具創造力的心靈面對道德問題。
——歐文·弗拉納根 杜克大學哲學教授《真正的難題》作者
如果你或者你的親朋好友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這本書將是一劑完美的解藥。它充滿睿智,妙趣橫生,完全值得一讀。哈里斯認為,自由意志其實並不存在,而且,對這一真相的了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如果我們能正確思考,就能從自身經驗中認識到自由意志的虛幻。書中的討論讓人拍案叫絕,它的作者不愧為當今思維最為敏銳的學者之一。
——保羅·布盧姆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快感:為什麼它讓我們欲罷不能》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