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與人權》是2013年巨流出版的書,作者是David Boucher。
基本介紹
- 作者:David Boucher / Andrew Vincent
- 譯者:許家豪
- ISBN:9789577324696
- 出版社:巨流
- 出版時間:2013-1-31
- 副標題:英國觀念論的觀點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論證緊扣「自由主義與人權」兩大主題而展開,並以「英國觀念論的觀點」為主軸採取連貫一致的哲學立場。相較於國內熟悉的自由主義類型,諸如古典自由主義、效益論自由主義或新康德自由主義等等,本書在立論上的獨特之處,在於兩位作者主要從「英國觀念論的觀點」來勾勒「歐洲自由主義」或「黑格爾自由主義」的思想形貌,並對人權議題提出許多發人深省的哲學洞見。本書共六章,針對自由主義的意涵、英國觀念論的特色、歐洲自由主義的發展、權利承認理論、人權的限制以及思想史方法論等論題進行深入探究。
「自由主義與人權」無疑是當代政治理論研究的核心課題,更是國內思想界長期深耕、成果豐碩的一塊學術領域。本書之出版將可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素材,來稍稍擴展「自由主義與人權」的議論範圍,並有助於重建一個影響深遠、卻已被華語學界遺忘多時的思想傳統:英國觀念論。
序
一、本書緣起
本書得以問世,起源於一場極具意義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2010 年1 月,在本書編者的聯繫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有幸能邀請到在英美政治思想界聲譽卓著的包裘(David Boucher)與文森(Andrew Vincent)教授連袂訪台。
包裘教授現任卡地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歐洲研究學院院長以及政治哲學講座教授,他長年耕耘於國際關係理論與英國觀念論政治哲學,著有《柯靈烏的社會與政治哲學》(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R. G. Collingwood, 1989)、《國際關係政治理論:從修昔底德至今》(Polit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ucydides to the Present, 1998)、《國際關係倫理的局限:變遷中的自然法、自然權利與人權》(The Limits of Ethic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ural Law, Natural Rights and Human Rights in Transition, 2009)等在學術界受到廣泛閱讀與好評的作品。此外,包裘教授也在各重要政治哲學學術期刊出版了三十餘篇學術論文,並擔任數本政治思想期刊的編輯委員。
文森教授於2010 年訪台時擔任雪菲爾大學(Sheffield University)政治哲學講座教授(現已退休),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家理論、當代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自由主義理論、英國觀念論以及人權理論,其重要代表著作包括《國家理論》(Theories of the State, 1991)、《現代政治意識形態》(Modern Political Ideologies, 1992)、《民族主義與個殊性》(Nationalism and Particularity, 2002)、《政治理論的本質》(The Nature of Political Theory, 2004)、《人權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Human Rights, 2010)等重要著作。此外,兩位教授在學術上長期合作無間,合著了多本討論英國觀念論的著作,包括《一位基進的黑格爾主義者:亨利‧ 瓊斯的政治與社會哲學》(A Radical Hegelia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Philosophy of Henry Jones, 1993)、《英國觀念論與政治理論》(British Idealism and Political Theory, 2001)以及最近出版的《英國觀念論:給困惑者的指南》ii(British Idealism: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2012)等書。
包裘教授訪台時間約三周,文森教授夫婦因另有行程安排,僅停留一周。在這段期間,我們商請包裘教授發表三次公開演講,分別是在2010 年1 月8 日於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以〈權利的承認:人權與國際習慣〉(本書第四章)為題發表演說;2010 年1 月12 日於成功大學政治系公開演講,題目是〈國際理論與政治理論〉(本書第六章);第三場演講則於2010 年1 月21 日在中央研究院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舉行,題目是〈人權的限制:文化接觸、種族主義、婦女權利〉(本書第五章)。另外,在兩位教授訪台期間,我們也在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組織了一個小型的「比較自由主義與英國觀念論」研討會,在會中包裘教授發表
了〈柯靈烏與歐洲自由主義〉(本書第三章)一文,而文森教授也在該研討會中發表了〈比較觀點下的自由主義〉(本書第一章)與〈英國觀念論中的形上學、倫理學與自由主義〉(本書第二章)兩篇文章。在私下餐敘時,本書編者向兩位教授提及將這次訪台期間所公開發表的文章集結、翻譯成中文並出版的構想,他們不但欣然同意並授與著作權,遂促成本書的付梓。
本書雖由六篇講稿與會議論文所組成,但由於兩位教授具有長期的合作默契,加上出版之前的充分溝通,全書的論證不但緊扣「自由主義與人權」此二主題而展開,而且採取了連貫一致的哲學立場,亦即「英國觀念論的觀點」。「自由主義與人權」無疑是當代政治理論研究的核心課題,更是國內許多學術先進長期深耕、成果豐碩的一塊學術領域,編者衷心希望本書的出版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素材,來稍稍擴展學界對於「自由主義與人權」的議論範圍。持平而論,相較於大家熟悉的自由主義類型,諸如古典自由主義、效益論自由主義或新康德自由主義等等,本書在立論上的獨特之處,正在於兩位作者主要是從「英國觀念論的
觀點」,來勾勒「歐洲自由主義」或「黑格爾自由主義」的思想形貌,進而對人權的承認問題及其歷史限制,提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哲學洞見。
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兩位英國學者所繼承的思想傳統,本書編者不揣譾陋,撰寫了一篇導論專門介紹英國觀念論的代表人物、形上學說、倫理觀點與政治理論,其中第六節並嘗試對本書各章之主要內容提出扼要概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逕行參閱。至於全書的翻譯工作,則委由譯者獨力完成。
序iii
二、翻譯體例
為兼顧全書格式統一與讀者閱讀的便利性,茲將本書體例略述如下:
(一)引注格式:由於包裘與文森教授的原作中所採用的引注格式並不一致,譯者決定採用原作中較多篇文章使用的「芝加哥格式」(Chicago Style Citation)。
(二)譯註:譯者在下面情況下會提供譯註。首先,在翻譯字詞的選擇上若遇到中文語境中可能有爭議的譯詞,或有在中英文轉換時會產生語意流失的情況時,會特別以譯註說明。其次,在原作中提到重要的歷史事件或思想人物,會增加譯註以幫助讀者更能理解原作者之行文脈絡。最後,在原作中偶有提及較為晦澀的哲學觀念,但與原作者之論證有直接相關時,也會增加譯註加以說明。另外,每章中的譯註另行以國字編碼,例如「譯註一」,以示與原注有所區別。
(三)人名夾注英文原文:譯文中所有的人名均採用中譯,並夾注英文。在全書中有一些思想人物的名字會反覆出現,但為求讓讀者閱讀更加方便,無論某個人名在前面章節是否出現過,每章中第一次出現的人名都將附上原文,之後則不再另行標示。此外,為避免夾注英文之括弧與文本之括弧在同句重複出現造成混淆,中括弧一律以【】表示。
三、謝辭
本書得以順利付梓,編者首先要感謝包裘與文森兩位教授應邀專程來台講學與學術交流,並且慷慨授與原作著作權。兩位教授學養深厚,在嚴謹的演講與學術討論的過程中,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觀點與想法。他們談吐溫雅,頗有英國紳士的風範,卻仍十分平易近人,對於老師與同學提出的各種問題都耐心解答,如今憶及,仍令人印象深刻。謹以本書的出版,表達中山政治所思想組全體師生對於當代兩位觀念論巨擘之最崇高的敬意。
其次,編者要感謝在籌備與安排兩位教授訪台行程的過程中,思想組同學們全力、無私的參與。其中尤為勞苦功高的,包括負責交通安排的沈明璁先生、負責規划行程並製作研討會海報與議程的邱虹儒小姐、與兩位教授聯繫來台事宜並iv負責報帳核銷工作的劉佳昊先生以及全程陪同包裘教授北部參訪行程的劉志洋先生(包裘教授在卡地夫大學的高足,專攻柯靈烏之政治思想)。
再則,編者必須特別感謝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全力支援這項饒富意義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國科會贊助包裘教授訪台的部分經費以及中山大學逸仙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本書出版經費。此外,梁文韜教授、葉浩教授與吳政諭先生慨允參與「比較自由主義與英國觀念論」研討會,發表論文,共襄盛舉,特此致謝。
本書的問世,還必須歸功於劉佳昊先生(現為卡地夫大學博士生,專攻格林之政治思想,由文森教授與包裘教授共同指導)的鼎力相助。佳昊在擔任編者之研究助理期間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與相當大的精神進行翻譯的前置工作,蒐集相關資料,並且編輯與整理原始稿件,沒有他的劬勞與付出,本書絕對無法以現在的樣貌與讀者見面。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特別感謝邱虹儒小姐在文字編輯上所提供的協助。她不僅鉅細靡遺地校閱本書的譯稿,提出眾多的修正建議,也負責統整全書的格式,可說是本書得以出版的重要幕後功臣。另外,Kerri Aikman 花費不少時間與譯者討論一些較為艱深的英文段落,增進譯者對這些段落的理解,從而大大提升全書的可讀性。惟本書之譯文若有任何疏漏或錯誤之處,責任自然完全應由譯者承擔。
最後,劉志洋、劉佳昊、沈明璁幾位锺情於英國政治思想研究的同好,撥冗校閱本書之導論與譯文,並提供寶貴意見,謹此一併致謝。
曾國祥、許家豪
志於 高雄 西子灣
作者介紹
David Boucher
卡地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歐洲研究學院院長以及政治哲學講座教授。
Andrew Vincent
2011年自雪菲爾大學(Sheffield University)政治哲學講座教授退休,現為卡地夫大學政治理論榮譽教授兼柯靈烏與英國觀念論研究中心(Collingwood and British Idealism Centre)共同主任。
主編者簡介
曾國祥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政府學系政治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譯者簡介
許家豪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博士,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約聘助理教授。
作品目錄
序 .............................................................................................................. i
導 論
英國觀念論:一個消逝的思想傳統? .............................................1
曾國祥
第一章
比較觀點下的自由主義 .....................................................................39
Andrew Vincent
第二章
英國觀念論思想中的形上學、倫理學與自由主義......................63
Andrew Vincent
第三章
柯靈烏與歐洲自由主義 .....................................................................79
David Boucher
第四章
權利的承認:人權與國際習慣 ......................................................101
David Boucher
第五章
人權的限制:文化接觸、種族主義、婦女權利 ........................129
David Boucher
第六章 155
重訪「國際自然法學」:政治思想史、國際關係與政治理論 ...155
David Boucher
索 引 ..................................................................................................177
導 論
英國觀念論:一個消逝的思想傳統? .............................................1
曾國祥
第一章
比較觀點下的自由主義 .....................................................................39
Andrew Vincent
第二章
英國觀念論思想中的形上學、倫理學與自由主義......................63
Andrew Vincent
第三章
柯靈烏與歐洲自由主義 .....................................................................79
David Boucher
第四章
權利的承認:人權與國際習慣 ......................................................101
David Boucher
第五章
人權的限制:文化接觸、種族主義、婦女權利 ........................129
David Boucher
第六章 155
重訪「國際自然法學」:政治思想史、國際關係與政治理論 ...155
David Boucher
索 引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