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空間波及經濟影響機制及模型模擬》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吳吉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災害空間波及經濟影響機制及模型模擬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吳吉東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災害經濟影響評估是最佳化災後恢復重建策略、管理災後經濟影響不確定性的重要依據。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於災害衝擊對單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影響評估,很少考慮災害產生的區域間關聯經濟影響及其空間異質性。本項目通過對歷史災害空間波及經濟影響途徑及市場主體的回響特徵分析,診斷區域間交通運輸約束和產業關聯“放大”經濟影響,以及災後市場主體存貨、擴大生產等適應性行為回響“縮小”災害經濟影響的作用,並闡明其潛在影響機制;基於距離構建區域間產品供需的時滯模型;同時,引入智慧型體Agent模型描述市場主體的適應性回響行為,結合多區域投入產出模型,刻畫區域間供需鏈和運輸時滯疊加下供給端“後向關聯”與需求端“前向關聯”波及經濟影響機制;進而,通過模型模擬,探討所構建模型在評估災害間接經濟損失中的有效性。對闡明災害的時空波及放大效應影響機制、認識區域災害系統複雜性有重要意義,為建立災害綜合經濟損失評估體系提供理論和方法依據。
結題摘要
項目背景。區域貿易一體化程度的加強以及重大災害的發生,使得災害造成的區域間波及經濟影響受到廣泛關注。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於災害衝擊對單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影響評估,很少考慮災害產生的區域間關聯經濟影響及其空間異質性。主要研究內容。本項目通過對歷史災害空間波及經濟影響途徑及市場主體的回響特徵分析,首先基於距離構建區域間產品供需的時滯模型;其次,基於災後不同經濟恢復階段不同市場主體的適應性回響行為描述,結合多區域投入產出模型,刻畫區域間供需鏈和運輸時滯疊加下供給端“後向關聯”與需求端“前向關聯”波及經濟影響機制;最後,通過模型模擬,探討所構建模型在評估災害間接經濟損失中的可靠性。重要結果。首先,本文構建的耦合交通中斷和供需鏈不均衡的多區域災害經濟影響評估模型(TransIRIO模型)可以刻畫運輸中斷、不同恢復階段市場主體回響行為等間接經濟影響的機理。汶川地震案例模擬可知:相比於非直接受災地區,應急階段停減產損失的間接經濟影響更多的存在於直接受災區;而運輸中斷造成的間接經濟影響更多的存在於區域間。其次,疊加在區域間產業關聯波及影響之上的應急停減產和運輸中斷對災害空間波及經濟影響具有放大效應。汶川地震單災區模擬中,僅考慮重建機理時,間接經濟損失為4807億元,進一步在汶川地震的多個直接災區重建中考慮應急、運輸中斷的影響,則相應的間接經濟損失可達到9974億元。再次,區域間經濟結構異質性對面狀災害的多災區疊加波及影響具有重要作用,進行面狀災害空間波及經濟影響評估時,應考慮多災區疊加的經濟結構異質性的影響。科學意義。項目研究對闡明災害的時空波及放大效應影響機制、認識區域災害系統複雜性有重要意義。然而,仍需要對災害經濟影響的現象過程識別、災害經濟影響評估的時空粒度、模型決策套用可靠性等方面進行完善或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