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同步法

自同步法

自同步法:是指接收方能從數據信號波形中提取同步信號的方法。 自同步就是自己跟自己同步,即從接收到的信號自身提取時鐘分量,與之對應的是外同步。“內”“外”指的是獲得的時鐘分量是源自信號內(信號本身)還是信號外,外同步就是本地按照協定給出一個差不多的(沒有自同步那么準確)準確的時鐘信號用於抽樣。其中曼徹斯特編碼是一種自同步法的編碼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同步法
  • 用途:工程科技
曼徹斯特編碼,用途,數據的約定,

曼徹斯特編碼

典型的例子是曼徹斯特編碼
曼徹斯特編碼(Manchester Encoding),也叫做相位編碼(PE),是一個同步時鐘編碼技術,被物理層使用來編碼一個同步位流的時鐘和數據。曼徹斯特編碼被用在乙太網媒介系統中。曼徹斯特編碼提供一個簡單的方式給編碼簡單的二進制序列而沒有長的周期沒有轉換級別,因而防止時鐘同步的丟失,或來自低頻率位移在貧乏補償的模擬連結位錯誤。在這個技術下,實際上的二進制數據被傳輸通過這個電纜,不是作為一個序列的邏輯1或0來傳送的(技術上叫做反向不歸零制(NRZ))。相反地,這些位被轉換為一個稍微不同的格式,它通過使用直接的二進制編碼有很多的優點。

用途

曼徹斯特編碼,常用於區域網路傳輸。在曼徹斯特編碼中,每一位的中間有一跳變,位中間的跳變既作時鐘信號,又作數據信號;從高到低跳變表示"1",從低到高跳變表示"0"。還有一種是差分曼徹斯特編碼,每位中間的跳變僅提供時鐘定時,而用每位開始時有無跳變表示"0"或"1",有跳變為"0",無跳變為"1"。
對於以上電平跳變觀點有歧義:關於曼徹斯特編碼電平跳變,在雷振甲編寫的<>中對曼徹斯特編碼的解釋為:從低電平到高電平的轉換表示1,從高電平到低電平的轉換表示0,模擬卷中的答案也是如此,張友生寫的考點分析中也是這樣講的,而《計算機網路(第4版)》中(P232頁)則解釋為高電平到低電平的轉換為1,低電平到高電平的轉換為0。清華大學的《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教程》《計算機網路(第4版)》採用如下方式:曼徹斯特編碼從高到低的跳變是 0 從低到高的跳變是 1 。
兩種曼徹斯特編碼是將時鐘和數據包含在數據流中,在傳輸代碼信息的同時,也將時鐘同步信號一起傳輸到對方,每位編碼中有一跳變,不存在直流分量,因此具有自同步能力和良好的抗干擾性能。但每一個碼元都被調成兩個電平,所以數據傳輸速率只有調製速率的1/2。
就是說主要用在數據同步傳輸的一種編碼方式。
【在曼徹斯特編碼中,用電壓跳變的相位不同來區分1和0,即用正的電壓跳變表示0,用負的電壓跳變表示1。因此,這種編碼也稱為相應編碼。由於跳變都發生在每一個碼元的中間,接收端可以方便地利用它作為位同步時鐘,因此,這種編碼也稱為自同步編碼。】
Manchester encoding uses the transi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timing window to determine the binary value for that bit period. In Figure , the top waveform moves to a lower position so it is interpreted as a binary zero. The second waveform moves to a higher position and is interpreted as a binary one .

數據的約定

事實上存在兩種相反的數據表示約定。
第一種是由G. E. Thomas, Andrew S. Tanenbaum等人在1949年提出的,它規定0是由低-高的電平跳變表示,1是高-低的電平跳變。
第二種約定則是在IEEE 802.4(令牌匯流排)和低速版的IEEE 802.3 (乙太網)中規定, 按照這樣的說法, 低-高電平跳變表示1, 高-低的電平跳變表示0。
由於有以上兩種不同的表示方法,所以有些地方會出現歧異。當然,這可以在差分曼徹斯特編碼(Differential Manchester encoding)方式中克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