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稻11號

臨稻11號

臨稻11號是沂南縣水稻研究所選育的常規水稻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稻11號
  • 選育單位:沂南縣水稻研究所
  • 育 種 人:張有全
  • 品種類型:常規粳稻
品種簡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審定意見,

品種簡介

親本來源:鎮稻88變異株系統選育
選育單位:沂南縣水稻研究所
育 種 人:張有全
品種類型:常規粳稻
適種地區:山東全省適宜地區推廣利用
審定編號:魯種審2004014號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中晚熟常規品種,全生育期152天,比豫粳6號早熟4天。株高約95厘米。直穗型品種,穗長約16厘米。分櫱力較強,株型較好,生長清秀,葉片深綠,大小適中,直立性好。畝有效穗21.8萬,成穗率76.9%,穗實粒數108.5粒,空秕率12.7%,千粒重26.5克,穀粒較大,易落粒,成熟落黃較好。2003年生產試驗取樣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測試:糙米率85.2%,精米率75.9%,整精米率68.8%,粒長4.8毫米,長寬比1.7,堊白米率29%,堊白度3.5,透明度1級,鹼消值7級,膠稠度62mm,直鏈澱粉18%,蛋白質10.1%。測試的十二項指標有八項達到一級米標準,一項達到二級米標準。經中國水稻研究所抗性鑑定:中抗苗瘟,抗穗頸瘟,中抗白葉枯病。田間表現抗條紋葉枯病,稻瘟病中等發生,紋枯病輕。

產量表現

2001-2002年參加了山東省水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97.3千克,比對照聖稻301增產20.6%,2002年區域試驗比第二對照豫粳6號增產6.3%;2003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9.25千克,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7.2%。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密度為每畝基本苗40000-60000株,畝栽20000穴。儘量使用有機肥等長效肥,收前不能斷水過早,防止早衰。

審定意見

在臨沂庫灌稻區、沿黃稻區推廣利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