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封泥,臨淄齊故城出土的封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淄封泥
- 出土地點:臨淄齊故城
臨淄封泥,臨淄齊故城出土的封泥。
臨淄封泥,臨淄齊故城出土的封泥。也稱“泥封”。我國古代公私簡牘大多採用竹簡或木札。封發時用繩捆縛,在繩端或交叉處加以檢木,封以粘上,上蓋印章,作為信驗。封發物件,也常用此法。這種鈐有印章的泥塊稱“封泥”。形狀有方,有圓,...
秦代封泥,山東臨淄出土,現藏於山東博物館。封泥又叫作“泥封”,表面留有“琅琊侯印”四字痕跡。《爾雅·釋書契》云:“印,信也,所以封物為信驗也。”秦代設三十六郡,琅琊郡為其一,轄今山東省東南部。璽印流行始於戰國時期,主要用來鈐印封泥,即以細泥封存簡牘或物件,泥上蓋印以示未開封,防止私拆 。
臨淄封泥的著錄主要見於《鐵雲藏封泥》、《鄭廠所藏封泥》、《封泥考略》、《齊魯封泥集存》、《澄秋館藏古封泥》、《續封泥考略》、《再續封泥考略》、《封泥存真》、《臨淄封泥文字》、《封泥彙編》、《古封泥集成》、《秦封泥集》等。背景知識 封泥,又稱泥封。是印章按於泥上作為實物和木製牘函封緘的...
《臨淄新出漢封泥集》是2005年9月1日西泠印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創新。內容簡介 本集所收即劉家寨近年出土者。由於沒有完全掌握近年劉家寨出土封泥的全部材料,我們還不能對本集所收封泥做出對比性的評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從銘文的基本詮釋,比之筆者所見者品相已是相對完整的了。它對於豐富、佐證以往劉家寨...
琅邪侯印封泥,臨淄出土。泥色灰,略呈圓餅形,直徑約3厘米,泥背平,有繩紋兩道。印為方形,邊長1.8厘米,有“田”字界格,印文為“琅邪侯印”四字。秦設二十級爵,二十級為徹侯。有封國食邑,分為食縣、食鄉、食亭。食縣者改縣為國。琅邪侯即食琅邪縣(今膠南縣琅邪台西北)之徹侯,此封泥為研究秦代...
西安丞印封泥 西安丞印封泥,漢代封緘,現藏遼寧省博物館。西安(今山東臨淄縣西北);縣丞為縣令輔佐,相當於正八品官。此印方形,縱2.48,橫2.34,高0.75厘米,重3.4克,呈暗黃色,印文清晰,背有繩孔。
封泥考略 《封泥考略》是中國清代金石學著作,吳式芬、陳介祺合撰,共10卷 。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刊行。《封泥考略》著錄四川、西安、山東、臨淄出土的秦漢及少量戰國封泥,共849方。編排以官印、私印 、閒印為序,每種都有原大拓片,並附考釋。是最早的封泥資料專書,對研究古代官制有重要價值。
其中以冶鐵遺址較多,範圍較集中的有6處,即小城2處、大城4處,其中小城西部冶鐵遺址範圍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100米,大城南部冶鐵遺址約40萬平方米,是6處冶鐵遺址中規模最大的,遺蹟現象也最豐富。在遺址內曾經發現“齊鐵官丞”、“齊採鐵印”等封泥,可能是漢代的“鐵官”所在。
第一〇節 劉家寨墓地 第五章 採集遺物 第一節 臨淄出土瓦當 第二節 臨淄出土陶文 第三節 臨淄出土封泥 第四節 臨淄齊故城出土青銅器 第六章 結語 一 關於臨淄城的營建年代 二 城市的早期範圍 三 早期城市格局及擴展 四 工商立國與發達的手工業 五 河崖頭墓地及性質 六 臨淄城與營丘 後記 英文提要 ...
封泥研究 西安相家巷遺址考古與秦封泥相關問題 封泥“黃神越章”及相關古印 官印封泥中所見秦郡與郡官體系 從封泥談秦漢“詹事”及其所屬“食官”東西方印章封泥之比較初探 西漢“臨淄丞印”封泥同文異印現象探討 中國古封泥在日本--介紹20世紀上半葉傳到日本的幾批中國古封泥 “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
八、封泥 九、錢幣 第五節 宋明墓葬 一、M2 二、M4 第六節 小結 一、遺址年代 二、遺址性質及有關問題 第七章 齊故城新徵集鏡范及其他陶范 第一節 鏡范 一、鏡面范 二、鏡背范 三、特殊鏡范 第二節 鈴范 第三節 鑄件不明陶范 中編:科技考古報告 壹 臨淄齊故城闞家寨遺址物探報告 一、物探設備...
六月,成《臨淄封泥文字敘目》二卷,由本館印行。夏,編輯《海岳樓藏印》甲集二卷,拓集館藏清人牙、石各印,由本館印行。八月七日,與邢藍田前往西鵝莊訪書,得何紹京(何紹基之弟)、牟所、許瀚、畢道遠四人的書法作品各一幅。歸來,路經東鵝莊外,憑弔李開先墓,遙想當年中麓先生“詞山曲海”,“藏...
他為圖書館蒐集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如青銅、古陶、璽印、封泥、貨幣、漢畫石刻等,他都分門別類地著書作了考證。這些書已出版的有:《兩漢印帚》《鄒滕古陶文字》、《臨淄封泥》、《漢魏石經殘字》,未出版的有:《雙行精舍石文》、《雙行精舍叢輯》、《古代貸幣甄微》。另外他還撰述了許多著作,有《炎黃...
已出版的《中國古代貨幣通考》、《古文字中所見之火燭》、《臨淄封泥文字》等著作,早為大家所熟悉,但久已聞名的《國史金石志稿》卻一直沒有出版,而且手稿也不知去向,成為學界的憾事。後由南京第二檔案館提供信息,其家人終於在南京第二檔案館見到了這部塵封60多年的巨著手寫稿。王獻唐編寫此書時,幾乎遍尋...
金石叢編/海岳樓 《金石叢編/海岳樓》是2009年11月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獻唐。內容簡介 本書收書五種包括:《兩漢印帚》、《漢魏石經殘字》、《鄒滕古陶文字》、《臨淄封泥文字》、《雙行精舍陶骨印存》等。圖書目錄 兩漢印帚 漢魏石經殘字 臨淄封泥文字 雙行精舍陶骨印存 ...
海岳樓金石叢編 《海岳樓金石叢編》是2009年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獻唐。內容簡介 《海岳樓金石叢編》收書五種包括《兩漢印帚》、《漢魏石經殘字》、《鄒滕古陶文字》、《臨淄封泥文字》、《雙行精舍陶骨印存》等。
李勇慧 王獻唐與臨淄封泥的收藏及研究 張煒羽 汪大鐵及其篆刻藝術考論 曲 彬 孟昭鴻的印學成就與篆刻藝術 王大中 趙古泥與“虞山派”呂金成 董堅叔篆刻編年譜 陳 岩 民國時期印泥製造業勃興之於篆刻 朱 琪 清末民國篆刻潤例彙輯 崔 巍 山東省博物館藏清代民國山左印學著述知見錄 王東明 民國篆刻精神透視 彭一...
裘錫圭據王獻唐《臨淄封泥文字目錄》釋“夻”為“大”,指出“夻?”即“大市”,並推測此市屬齊都臨淄。這“大市”也是作為城市市場的稱呼,而不是指某種開市制度。不但如此,“大市”在秦漢以後仍然繼續存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各地皆有大市。《北史》卷18載司州牧、高陽王臣雍“往年在州,於大市鞭殺...
這一遺址的北部有許多夯土基址,曾經發現過漢代“齊鐵官丞”、“齊採鐵印”等封泥,證明這一帶是漢代的官屬冶鐵及“鐵官”所在地。大城東北部遺址,分布在闞家寨村東南和村北,崔家莊的東北和村北,河崖頭村西的大片土地中,分布範圍大,但不集中。其中崔家莊東北至西北一帶遺蹟豐富,面積約三四萬平方米。這裡...
四、臨淄封泥的收藏與研究 262 第三節 對金石文物的典藏與陳列 268 一、建國前之“山東金石保存所”時期 268 二、建國後之山東省博物館籌備時期 271 第五章 王獻唐主要學術成就 411 第一節 文字音韻與訓詁學成就 411 一、文字學成就 412 二、音韻學成就 420 三、訓詁學成就 426 第二節 金石考古與史學...
淄川國的都城在哪裡?根據司馬遷《史記》記載:“菑川王賢……都劇。”經考證,劇城在壽光縣南三十一里的故紀國,如今的壽光縣紀台。在考古發掘中,曾在昌樂縣境內發現過淄川王陵,並發現有“菑川丞相”印章和同樣字樣的封泥。淄川是因淄水而名的。“淄”,古為“菑”字。古菑水,即今淄河。古臨菑,即今臨淄。
《印學研究(第2輯):陶文研究專輯》在古陶文概說的基礎上,對臨淄銘文陶器、新泰陶文、鄴城陶文以及陳介棋、周季木、孫文楷的陶文研究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取得了新的研究發現,公布了一批既有傳統陶文拓片與題跋,又有實物照片實踐圖的新資料,拓展了陶文綜合研究的空間。通過陶文與封泥的比較,提出了陶文關聯研究的...
封泥研究 西安相家巷遺址考古與秦封泥相關問題 封泥“黃神越章”及相關古印 官印封泥中所見秦郡與郡官體系 從封泥談秦漢“詹事”及其所屬“食官”東西方印章封泥之比較初探 西漢“臨淄丞印”封泥同文異印現象探討 中國古封泥在日本--介紹20世紀上半葉傳到日本的幾批中國古封泥 “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
周進收藏的鼎㚟璽印封泥、陶磚之類,碑刻善本、著述手稿,堆積了滿滿的一桌子,整天沒有空閒。周進用的濡脫朱墨是從陳介祺那裡學來的,修復古陶的方法是從陳氏那裡學來的。他從齊國故城臨淄尋求到很多寶物,一時嘆為觀止。周進將丁斡甫過去收藏的寶物,附以自己新發現的,綜合到一起,拓出來出版,流傳後世。此書...
道光以後還發現了一些古文字資料的新品種,如封泥文字(即打在封泥上的印文,以漢代的為多)、古陶文字以及在清末才發現的具有重要意義的甲骨文。古陶文字首先於同、光間在山東臨淄等地發現,稍後又在直隸易州(今河北易縣)等地發現,陳介祺是第一個鑑定“三代古陶文字”(實際上大都屬於戰國時代)並加以收藏的...
龜甲文拓片 秦漢瓦當文字 臨淄封泥文字 學山堂印譜 周櫟園印譜 十鐘山房印舉 續齊魯古印據 山東省議會議員選舉監督關防印底 日朝文獻 本草綱目 一切經音義 古梅園墨譜 毛詩品物圖考 江邨銷夏錄 華西先生雅言 世謊新語補 朝鮮奏摺 彩繪本 仕女圖 仇珠翎毛畫冊 八人山人墨荷真跡神品 ...
11 辛店文化彩陶 神或巫者 封泥探隱 1 新蔡戰國封泥 2 新蔡戰國封泥遺址考察 3 相家巷遺址秦封泥 4 相家巷秦封泥遺址考察 5 六村堡遺址秦封泥 6 西安出土漢封泥A 7 西安出土漢封泥B 8 山東臨淄劉家寨漢封泥 9 江蘇徐州上台遺址漢封泥 10 山東臨淄劉家寒漢封泥遺址考察 11 江蘇徐州土台漢封泥遺址漢封泥 1...
傳世的封泥有琅琊右鹽、齊鐵官長、齊鐵官丞、臨淄鐵丞等。另《古泉大辭典補遺》載吳縣蔣伯斧藏高抑四銖、臨菑四銖、陽丘四銖、東阿四銖、宜陽四銖、姑幕四銖八品,皆出於齊地。還有《善齋吉金錄》著錄濟南出土的四銖錢101個,都是漢初齊國開採銅礦自鑄之錢②。這些保存下來的文物足以說明齊王肥和他的繼承...
到戰國時,璽是權力的憑證,無論下達命令或來往公文,都須用璽來封泥(在封簡牘時蓋上璽印的方塊泥記,其作用和後來的火漆印差不多)作為憑信,否則不能生效。秦國長信君嫪毒作亂(前238年),想徵發縣卒和衛卒,就偽造了秦王御璽和太后璽來行文徵發(《史記·秦始皇本紀》)。王璽玉質,丞相璽金質,一般官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