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職務軍銜”、“名譽晉級”,就是按照軍官所任職務佩帶軍銜符號,任什麼職就佩帶什麼職務所對應的軍銜符號,職務下降軍銜也隨之降低,職務消失軍銜也就不算數了。臨時軍銜,最早來源於“名譽晉級”(Brevet),起源於拉丁語 brevis(短暫的)。早在 1600年,英國人用名譽晉級一詞,表示臨時提高一個人的權力,作為對他勝任職守的一種獎賞,但不提薪。名譽晉級,英國人又稱為“榮譽階級”、“加銜階級”。在美國,名譽晉級制度在 19世紀 60年代的南北戰爭中就已實行。在那場戰爭結束時,喬治·奧姆斯特郎·卡斯特的名譽晉級(臨時軍銜)已經是少將,但他的正式軍銜(永久軍銜)仍然還是上尉。在印度,稱臨時軍銜為“代理軍銜”,對於高出永久軍銜一級的臨時軍銜,每月發給 50盧比的補貼。在舊中國,稱臨時軍銜為“加銜”,北洋政府規定將官、國民政府規定上將軍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作為加銜(臨時軍銜)授予將來有可能正式晉升為該級軍銜的軍官,不過加銜者只是佩帶軍銜符號,其他待遇仍按原軍銜執行。1986年捷克斯洛伐克在修訂的法律中規定:當軍人所任職務或勤務需要時,可臨時授予比其實際軍銜高的軍銜,但不得作為要求調整服役收入的根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時軍銜
- 又稱:職務軍銜 名譽晉級
- 初衷:戰時職責,戰後避免多高級軍銜
- 意義:便於對部隊的作戰指揮和平時管理
初衷,積極作用,
初衷
西方國家實行臨時軍銜制度的初衷是,既可以在戰時把更大的職責交給軍官,又可以避免在戰爭結束後出現過多的高級軍銜。現在看來,實行臨時軍銜與永久軍銜相結合的制度,其更為普遍而現實的意義在於:按臨時軍銜佩帶軍銜符號,可以實現職務和軍銜符號相一致,便於對部隊的作戰指揮和平時管理;按永久軍銜享受個人生活待遇,使軍官的待遇不只是同職務掛鈎,而是同全部的勞績貢獻掛鈎,有利於調整新老軍官之間的利益關係,調動更多人的積極性。
另外,西方由於體制等的問題,其常備軍規模通常都較小,實施臨時軍銜有助於戰時迅速擴軍。如美國二戰時的名將布萊德雷,在美國參戰後授臨時準將銜,而他的實際軍銜才是中校。他的回憶錄中也曾提到,整個戰爭期間曾數次與五角大樓為應該晉升他的臨時軍銜還是實際軍銜合適而扯皮。
積極作用
臨時軍銜的積極作用,既然是可以使軍官的職務和軍銜符號相一致,那么是否可以把臨時軍銜完全改成一種永久性的職務軍銜,使軍銜成為一種“顯示職務的符號”?實踐證明此法行不通。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簽署法令,廢除了沙俄軍隊的軍銜制度。為便於指揮,紅軍實行了佩帶“軍人識別標誌”符號的制度,從班長到方面軍司令分為三等ll級,下等軍官用三角形、中等軍官用正方形、高等軍官用菱形圖案,每等裡面再用圖案的多少來分級。這種軍人識別標誌符號,同職務軍銜符號所起的作用一樣,便於識別、指揮,但是它調整不了個人之間的利益關係,解決不了合理的生活待遇問題,實行了十幾年不得不予1935年將其廢止,重新實行軍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