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放射腫瘤學:適應證、技術與療效(原書第3版)》是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床放射腫瘤學:適應證、技術與療效(原書第3版)
- 出版時間:2020年5月1日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0468618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引進自 WILEY 出版社,是一部反映臨床放射腫瘤學領域發展變化、兼具放射腫瘤生物學與放射治療臨床療效的綜合性著作。本書為全新第 3 版,根據解剖學分類對每個部位的腫瘤進行了討論,包括流行病學、病理學、診斷檢查、預後因素、治療技術、手術和化療的套用、治療的最終結果及相關的臨床試驗等相關信息,還介紹了該領域的*新進展,包括調強放療、圖像引導放療、質子治療和姑息性放療等內容,同時增加了有關放射腫瘤學統計和質控的知識,為合理套用放療技術治療腫瘤患者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啟發。本書適合放射腫瘤科醫師、腫瘤外科醫師、腫瘤內科醫師、腫瘤科護士、放射治療師、住院醫師和廣大醫學生閱讀參考。
圖書目錄
部分 科學依據
第 1 章 臨床放射腫瘤學的基本概念
一、概述.
二、計畫和準備.
三、臨床放射治療.
四、放射敏感性與腫瘤控制率
五、放射治療技術進展
第 2 章 腫瘤放射生物學
一、DNA 損傷、修復與細胞存活
二、影響輻射應答的生物因素
三、影響輻射應答的物理參數
四、腫瘤和組織對電離輻射的應答
五、減少乏氧細胞對腫瘤放射抵抗的影響
六、分次照射和組織反應
七、放射治療聯合套用化學治療藥物:細胞毒作用、增敏劑和保護劑
八、最佳化放射治療的新方法
九、結論.
第 3 章 治療計畫
一、概述
二、影像學
三、圖像處理
四、劑量計算
五、治療計畫案例
六、結論
第 4 章 圖像引導放射治療
一、概述
二、IGRT 的基本原理和優點
三、圖像引導放射治療過程
四、用於 IGRT 的成像模式
五、IGRT 潛在的缺點和局限性
六、IGRT 的未來潛力
七、結論
第 5 章 放射腫瘤學理論統計學指南
一、概述.
二、術語和定義
三、試驗類型
四、分析
五、結論
第 6 章 質子在放射治療中的套用
一、概述
二、對更優放射治療的渴望
三、帶電粒子治療——更好的劑量分布
四、質子治療計畫的思考
五、質子治療的臨床療效
六、質子治療的價值:臨床試驗
第 7 章 姑息性放射治療原則
一、臨終關懷的歷史
二、疼痛的藥物治療
三、姑息性放射治療的臨床適應證
四、姑息性放射治療的禁忌證
五、姑息治療的特殊情況
六、與姑息治療患者的溝通
七、結論與未來的方向
第 8 章 患者安全與質量:放射腫瘤學家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概述
二、安全和質量的定義
三、定義和量化輻射事件
四、放射腫瘤學事件學習系統的重要性
五、質量管理的概念
六、質量管理流程
七、實踐質量改進經驗教訓
八、標準化和工作流程效率的概念
九、標準化和工作效率的臨床目標
十、同行評審在放射腫瘤學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頭頸部腫瘤
第 9 章 口腔癌
一、口腔結構
二、診斷及分期
三、放射治療方法
四、原發部位特異性治療推薦及治療結果
第 10 章 口咽癌
一、概述
二、口咽解剖
三、頸部淋巴結分區
四、流行病學、病因學及危險因素
五、病理學
六、浸潤轉移模式
七、臨床表現
八、療前評估
九、分期
十、治療原則
十一、早期口咽癌的治療
十二、局部晚期口咽癌的治療
十三、術後治療
十四、放射治療技術
十五、結論
第 11 章 喉癌及下咽癌
一、概述
二、淋巴結轉移途徑
三、治療決策
四、放射治療技術
五、預後
六、下咽及喉腫瘤的 IMRT 治療
第 12 章 鼻咽癌
一、解剖
二、轉移途徑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及分期
五、治療選擇
六、預後
七、近期研究進展
八、殘留及復發病變的治療
九、相關併發症
第 13 章 鼻腔及鼻竇癌
一、概述
二、解剖
三、腫瘤侵犯模式
四、臨床表現
五、治療原則
六、頸部淋巴結的治療
七、放射治療技術
八、案例分析
九、治療結果及預後
十、罕見的組織學類型
十一、結論
第 14 章 涎腺腫瘤
一、概述
二、解剖
三、分期
四、預後
五、放射治療的作用
六、首程放射治療
七、中子治療
八、放射治療技術
九、化學治療的作用
十、毒性
第 15 章 原發灶不明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一、概述
二、診斷檢查
三、治療原則
四、未來展望
五、結論
第 16 章 顳骨腫瘤
一、概述
二、淋巴引流
三、診斷和分期
四、治療方案選擇
五、放射治療技術
六、結果
七、併發症
第 17 章 甲狀腺癌
一、概述
二、甲狀腺的解剖和生理
三、甲狀腺癌分類
四、甲狀腺癌診斷
五、甲狀腺癌的治療
第 18 章 頭頸部放射治療後遺症、遠期併發症和 IMRT 價值
一、概述
二、放射治療和放化療相關併發症
三、放射性腦壞死
四、聽力受損
五、放射性神經麻痹
六、下頜骨放射性骨壞死
七、結論
第三部分 胸部腫瘤
第 19 章 肺癌
一、概述
二、臨床表現
三、病理
四、NSCLC 治療
五、局限期 SCLC
六、廣泛期 SCLC
七、腦預防照射
第 20 章 食管癌
一、概述
二、病因
三、特徵
四、解剖
五、檢查
六、綜合治療
七、根治性同步放化療對比綜合治療
八、放射治療技術
九、新進展
十、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的食管癌術後放射治療研究
十一、總結
第四部分 胃腸道惡性腫瘤
第 21 章 胃癌
一、概述
二、臨床表現和診斷
三、解剖
四、組織病理學
五、分期
六、治療策略
七、放射治療技術
八、結論
第 22 章 胰腺癌
一、概述
二、評估
三、可切除病變的治療
四、新輔助放化療
五、臨界可切除胰腺癌
六、局部進展期病變的治療
七、放射治療劑量
八、轉移性病變的放化療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九、放射治療技術
十、未來方向 / 靶向治療
十一、結論
第 23 章 結腸癌
一、概述
二、輔助化學治療的地位
三、靶向治療
四、輔助放射治療的地位
五、結論
第 24 章 直腸癌
一、概述
二、預後良好的直腸癌
三、活動、可切除的直腸癌
四、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直腸癌
五、單純化學治療的作用
六、放射治療技術
七、放射治療新技術和放射增敏劑
八、放射治療的胃腸毒性
九、結論
第 25 章 肛門癌
一、解剖、組織學及流行病學
二、二、診斷
三、歷史上的肛管鱗癌治療模式
四、現代的肛管鱗癌治療模式
五、肛周皮膚腫瘤
六、時間因素和新化學治療方案
七、放射治療
第五部分 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
第 26 章 膀胱癌
一、流行病學與病理
二、臨床評估
三、治療選擇
四、放射治療技術
第 27 章 前列腺癌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解剖
四、組織學與病理
五、篩查與預防
六、症狀與診斷
七、分期 / 危險分層
八、治療決策
九、不同分層前列腺癌的治療策略
十、放射治療技術
十一、放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
第 28 章 上尿路癌
一、腎細胞癌
二、轉移性腎細胞癌
三、輸尿管和腎盂癌
四、局部晚期輸尿管和腎盂癌
第 29 章 睪丸癌
一、背景
二、精原細胞瘤
三、非精原細胞性生殖細胞腫瘤
四、性索間質細胞瘤
五、睪丸原發性淋巴瘤
第 30 章 陰莖癌
第六部分 婦科惡性腫瘤
第 31 章 子宮內膜癌
一、流行病學
二、預後因素
三、療前評估
四、手術治療和分期
五、輔助治療
六、放射治療技術
七、不能手術患者的放射治療
第 32 章 外陰癌
一、病因和流行病學
二、病理
三、轉移途徑
四、預後因素
五、臨床表現
六、患者評估和分期
七、治療
八、治療策略和方法
九、治療併發症
十、少見病理類型
第 33 章 卵巢癌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組織學與分子生物學
四、手術
五、化學治療
六、放射治療
七、放化療未來的方向
第 34 章 陰道癌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組織學和分子生物學
四、手術、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
五、放化療
六、陰道癌治療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 35 章 宮頸癌
一、發病率與死亡率
二、宮頸癌流行病學
三、診斷的症狀
四、宮頸癌的病理學
五、解剖
六、宮頸癌的分子生物學
七、宮頸癌的分期
八、宮頸癌的放射治療
九、特殊情況的宮頸癌放射治療
十、放射治療遠期不良反應
十一、放化療展望
十二、總結
第七部分 其他癌症
第 36 章 皮膚癌
一、概述
二、治療
三、惡性黑色素瘤的放射治療
四、梅克爾細胞癌的放射治療
五、結論
第 37 章 乳腺癌
一、概述
二、全乳放射治療
三、導管原位癌的保乳治療
四、早期乳癌保乳治療
五、乳腺全切術後放射治療
六、放射治療併發症
第 38 章 軟組織肉瘤
一、概述
二、軟組織肉瘤遺傳學
三、四肢軟組織肉瘤
四、腹膜後肉瘤
五、硬纖維瘤
六、原發骨腫瘤
七、結論
第 39 章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一、流行病學
二、診斷
三、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診療
四、低級別膠質瘤
五、高級別膠質瘤
六、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
七、腦膜瘤
八、垂體腫瘤
九、動靜脈畸形
十、前庭神經鞘瘤
十一、腦轉移瘤
十二、原發脊髓腫瘤
十三、惡性脊髓壓迫綜合徵
十四、結論
第 40 章 淋巴瘤
一、淋巴瘤簡史
二、二、流行病學
三、組織病理學分類
四、分期和危險分層
五、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
六、療效評價
七、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
八、特殊群體的治療
九、放射治療技術
十、模擬定位與治療計畫
十一、結論
第 41 章 兒童腫瘤
一、兒童腫瘤的特殊性
二、兒童腫瘤的流行病學
三、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
四、脊髓腫瘤
五、血液惡性腫瘤
六、神經母細胞瘤
七、腎母細胞瘤和其他腎臟惡性腫瘤
八、橫紋肌肉瘤
九、非橫紋肌肉瘤軟組織肉瘤
十、骨肉瘤
十一、尤因肉瘤
十二、視網膜母細胞瘤
十三、結論
部分 科學依據
第 1 章 臨床放射腫瘤學的基本概念
一、概述.
二、計畫和準備.
三、臨床放射治療.
四、放射敏感性與腫瘤控制率
五、放射治療技術進展
第 2 章 腫瘤放射生物學
一、DNA 損傷、修復與細胞存活
二、影響輻射應答的生物因素
三、影響輻射應答的物理參數
四、腫瘤和組織對電離輻射的應答
五、減少乏氧細胞對腫瘤放射抵抗的影響
六、分次照射和組織反應
七、放射治療聯合套用化學治療藥物:細胞毒作用、增敏劑和保護劑
八、最佳化放射治療的新方法
九、結論.
第 3 章 治療計畫
一、概述
二、影像學
三、圖像處理
四、劑量計算
五、治療計畫案例
六、結論
第 4 章 圖像引導放射治療
一、概述
二、IGRT 的基本原理和優點
三、圖像引導放射治療過程
四、用於 IGRT 的成像模式
五、IGRT 潛在的缺點和局限性
六、IGRT 的未來潛力
七、結論
第 5 章 放射腫瘤學理論統計學指南
一、概述.
二、術語和定義
三、試驗類型
四、分析
五、結論
第 6 章 質子在放射治療中的套用
一、概述
二、對更優放射治療的渴望
三、帶電粒子治療——更好的劑量分布
四、質子治療計畫的思考
五、質子治療的臨床療效
六、質子治療的價值:臨床試驗
第 7 章 姑息性放射治療原則
一、臨終關懷的歷史
二、疼痛的藥物治療
三、姑息性放射治療的臨床適應證
四、姑息性放射治療的禁忌證
五、姑息治療的特殊情況
六、與姑息治療患者的溝通
七、結論與未來的方向
第 8 章 患者安全與質量:放射腫瘤學家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概述
二、安全和質量的定義
三、定義和量化輻射事件
四、放射腫瘤學事件學習系統的重要性
五、質量管理的概念
六、質量管理流程
七、實踐質量改進經驗教訓
八、標準化和工作流程效率的概念
九、標準化和工作效率的臨床目標
十、同行評審在放射腫瘤學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頭頸部腫瘤
第 9 章 口腔癌
一、口腔結構
二、診斷及分期
三、放射治療方法
四、原發部位特異性治療推薦及治療結果
第 10 章 口咽癌
一、概述
二、口咽解剖
三、頸部淋巴結分區
四、流行病學、病因學及危險因素
五、病理學
六、浸潤轉移模式
七、臨床表現
八、療前評估
九、分期
十、治療原則
十一、早期口咽癌的治療
十二、局部晚期口咽癌的治療
十三、術後治療
十四、放射治療技術
十五、結論
第 11 章 喉癌及下咽癌
一、概述
二、淋巴結轉移途徑
三、治療決策
四、放射治療技術
五、預後
六、下咽及喉腫瘤的 IMRT 治療
第 12 章 鼻咽癌
一、解剖
二、轉移途徑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及分期
五、治療選擇
六、預後
七、近期研究進展
八、殘留及復發病變的治療
九、相關併發症
第 13 章 鼻腔及鼻竇癌
一、概述
二、解剖
三、腫瘤侵犯模式
四、臨床表現
五、治療原則
六、頸部淋巴結的治療
七、放射治療技術
八、案例分析
九、治療結果及預後
十、罕見的組織學類型
十一、結論
第 14 章 涎腺腫瘤
一、概述
二、解剖
三、分期
四、預後
五、放射治療的作用
六、首程放射治療
七、中子治療
八、放射治療技術
九、化學治療的作用
十、毒性
第 15 章 原發灶不明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一、概述
二、診斷檢查
三、治療原則
四、未來展望
五、結論
第 16 章 顳骨腫瘤
一、概述
二、淋巴引流
三、診斷和分期
四、治療方案選擇
五、放射治療技術
六、結果
七、併發症
第 17 章 甲狀腺癌
一、概述
二、甲狀腺的解剖和生理
三、甲狀腺癌分類
四、甲狀腺癌診斷
五、甲狀腺癌的治療
第 18 章 頭頸部放射治療後遺症、遠期併發症和 IMRT 價值
一、概述
二、放射治療和放化療相關併發症
三、放射性腦壞死
四、聽力受損
五、放射性神經麻痹
六、下頜骨放射性骨壞死
七、結論
第三部分 胸部腫瘤
第 19 章 肺癌
一、概述
二、臨床表現
三、病理
四、NSCLC 治療
五、局限期 SCLC
六、廣泛期 SCLC
七、腦預防照射
第 20 章 食管癌
一、概述
二、病因
三、特徵
四、解剖
五、檢查
六、綜合治療
七、根治性同步放化療對比綜合治療
八、放射治療技術
九、新進展
十、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的食管癌術後放射治療研究
十一、總結
第四部分 胃腸道惡性腫瘤
第 21 章 胃癌
一、概述
二、臨床表現和診斷
三、解剖
四、組織病理學
五、分期
六、治療策略
七、放射治療技術
八、結論
第 22 章 胰腺癌
一、概述
二、評估
三、可切除病變的治療
四、新輔助放化療
五、臨界可切除胰腺癌
六、局部進展期病變的治療
七、放射治療劑量
八、轉移性病變的放化療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九、放射治療技術
十、未來方向 / 靶向治療
十一、結論
第 23 章 結腸癌
一、概述
二、輔助化學治療的地位
三、靶向治療
四、輔助放射治療的地位
五、結論
第 24 章 直腸癌
一、概述
二、預後良好的直腸癌
三、活動、可切除的直腸癌
四、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直腸癌
五、單純化學治療的作用
六、放射治療技術
七、放射治療新技術和放射增敏劑
八、放射治療的胃腸毒性
九、結論
第 25 章 肛門癌
一、解剖、組織學及流行病學
二、二、診斷
三、歷史上的肛管鱗癌治療模式
四、現代的肛管鱗癌治療模式
五、肛周皮膚腫瘤
六、時間因素和新化學治療方案
七、放射治療
第五部分 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
第 26 章 膀胱癌
一、流行病學與病理
二、臨床評估
三、治療選擇
四、放射治療技術
第 27 章 前列腺癌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解剖
四、組織學與病理
五、篩查與預防
六、症狀與診斷
七、分期 / 危險分層
八、治療決策
九、不同分層前列腺癌的治療策略
十、放射治療技術
十一、放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
第 28 章 上尿路癌
一、腎細胞癌
二、轉移性腎細胞癌
三、輸尿管和腎盂癌
四、局部晚期輸尿管和腎盂癌
第 29 章 睪丸癌
一、背景
二、精原細胞瘤
三、非精原細胞性生殖細胞腫瘤
四、性索間質細胞瘤
五、睪丸原發性淋巴瘤
第 30 章 陰莖癌
第六部分 婦科惡性腫瘤
第 31 章 子宮內膜癌
一、流行病學
二、預後因素
三、療前評估
四、手術治療和分期
五、輔助治療
六、放射治療技術
七、不能手術患者的放射治療
第 32 章 外陰癌
一、病因和流行病學
二、病理
三、轉移途徑
四、預後因素
五、臨床表現
六、患者評估和分期
七、治療
八、治療策略和方法
九、治療併發症
十、少見病理類型
第 33 章 卵巢癌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組織學與分子生物學
四、手術
五、化學治療
六、放射治療
七、放化療未來的方向
第 34 章 陰道癌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組織學和分子生物學
四、手術、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
五、放化療
六、陰道癌治療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 35 章 宮頸癌
一、發病率與死亡率
二、宮頸癌流行病學
三、診斷的症狀
四、宮頸癌的病理學
五、解剖
六、宮頸癌的分子生物學
七、宮頸癌的分期
八、宮頸癌的放射治療
九、特殊情況的宮頸癌放射治療
十、放射治療遠期不良反應
十一、放化療展望
十二、總結
第七部分 其他癌症
第 36 章 皮膚癌
一、概述
二、治療
三、惡性黑色素瘤的放射治療
四、梅克爾細胞癌的放射治療
五、結論
第 37 章 乳腺癌
一、概述
二、全乳放射治療
三、導管原位癌的保乳治療
四、早期乳癌保乳治療
五、乳腺全切術後放射治療
六、放射治療併發症
第 38 章 軟組織肉瘤
一、概述
二、軟組織肉瘤遺傳學
三、四肢軟組織肉瘤
四、腹膜後肉瘤
五、硬纖維瘤
六、原發骨腫瘤
七、結論
第 39 章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一、流行病學
二、診斷
三、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診療
四、低級別膠質瘤
五、高級別膠質瘤
六、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
七、腦膜瘤
八、垂體腫瘤
九、動靜脈畸形
十、前庭神經鞘瘤
十一、腦轉移瘤
十二、原發脊髓腫瘤
十三、惡性脊髓壓迫綜合徵
十四、結論
第 40 章 淋巴瘤
一、淋巴瘤簡史
二、二、流行病學
三、組織病理學分類
四、分期和危險分層
五、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
六、療效評價
七、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
八、特殊群體的治療
九、放射治療技術
十、模擬定位與治療計畫
十一、結論
第 41 章 兒童腫瘤
一、兒童腫瘤的特殊性
二、兒童腫瘤的流行病學
三、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
四、脊髓腫瘤
五、血液惡性腫瘤
六、神經母細胞瘤
七、腎母細胞瘤和其他腎臟惡性腫瘤
八、橫紋肌肉瘤
九、非橫紋肌肉瘤軟組織肉瘤
十、骨肉瘤
十一、尤因肉瘤
十二、視網膜母細胞瘤
十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