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用心電圖學(增補版)》是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床實用心電圖學(增補版)
- 作者:呂聰敏、潘二明、湯建民
- 出版時間:2022年9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712677
- 定價:198.0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臨床實用心電圖學:增補版》為《臨床實用心電圖學》的增補版,分為心電圖學、起搏心電圖學和彩色心電向量圖學三篇,共34章。增補版補充了之前未涉及或涉及不深的內容,增加了心電學領域的新進展,如國際心電圖診斷標準及鑑別流程、心電向量新知識、新型起搏器功能等;從方法學的角度,指導心電學初學者把握知識點;以編寫者的經驗為實例,選用典型圖例進行解析,提醒讀者從何處入手,亮點何在,如何從機制上展開分析。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篇 心電圖學
第一章 P波及竇性心律變異 3
第一節 心電圖基本概念 3
一、激動 3
二、搏動(心搏) 3
三、激動與搏動的關係 3
四、脫漏搏動 3
五、心律 3
六、節律 4
七、心率 4
八、聯律 4
九、間期與間距 4
第二節 P波常見問題 4
一、竇性心律不齊的相對值指標 4
二、房性P′波 5
三、交接性P–波 5
四、室性P–波 5
五、遊走心律 5
六、隱沒的P波 6
七、P波的識別 7
第三節 竇性心律變異 8
一、竇性心律判定依據及意義 8
二、P波外形比較的局限性 8
三、正常竇性心律與竇性心律變異 8
四、P波平均電軸是審定P波較好的指標 9
五、由“起源-傳導-圖形”解讀“竇性心律變異”10
第四節 P波與後繼QRS波群的相關性 11
一、“傳遞與否”是“房-室”關係的核心 11
二、判斷P波與後繼QRS波群傳遞關係的步驟 11
三、堅持以圖為本的原則 12
四、R-P/P-R間期反比關係的方法學 12
第二章 ST-T改變及心肌缺血 14
第一節 ST段抬高 14
一、引起ST段抬高的常見原因 14
二、Edeiken型ST段抬高 14
第二節 互補性ST段壓低 15
一、發生機制 15
二、心電圖表現 16
三、臨床意義 17
第三節 T波改變 18
一、全導聯T波倒置 18
二、引起T波倒置的相關疾病 18
第四節 缺血型U波改變 20
一、發生機制 20
二、心電圖表現 20
三、臨床意義 21
四、舒張期振盪波(Dow波)與U波的鑑別 21
第五節 心肌缺血 22
一、新發的心肌缺血心電圖改變的定義 22
二、心理應激性心肌缺血 23
三、短暫性心肌缺血與心絞痛 24
四、鏡像右位心患者如何佩戴動態心電圖儀以便觀察ST段及T波變化 26
第三章 心肌梗死 27
第一節 心肌梗死的再認識 27
一、2018心肌梗死通用定義 27
二、心肌梗死的分型及診斷 27
三、心肌梗死的心電圖分期 29
四、aVR導聯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價值 30
第二節 異常Q波 31
一、異常Q波經典判定標準 31
二、異常Q波診斷的新標準 31
三、不同導聯異常Q波的具體判定 32
四、暫時性Q波(一過性Q波) 32
第三節 無Q波心肌梗死 33
一、心電圖特徵 33
二、表現形式及分型 33
第四節 左束支阻滯合併心肌梗死診斷的再認識 34
一、改良的Sgarbossa標準(Smith標準)35
二、ST/S(R)≤–0.25標準 37
三、2020年巴塞隆納(BARCELONA)標準 37
四、具有Q波意義的S波切跡 37
五、左束支阻滯合併心肌梗死傳統診斷方法 38
第五節 梗死周圍阻滯 38
一、局限性梗死周圍阻滯 39
二、分支性梗死周圍阻滯 40
三、梗死內阻滯、斜肩現象及梗死區折返 41
第四章 早搏 43
第一節 特殊類型早搏的再認識 43
一、早搏伴隱匿性聯律 43
二、隱匿性房性早搏 44
三、隱匿性交接性早搏 44
四、隱匿性室性早搏 47
五、竇性早搏的再認識 47
第二節 室內差異傳導搏動與室性搏動的鑑別 49
一、快頻率依賴性室內差異傳導(3相阻滯) 49
二、阿什曼現象 49
三、慢頻率依賴性室內差異傳導(4相阻滯) 51
四、隨機間歇性室內差異傳導 51
第三節 早搏波形正常化 51
一、竇性(或交接性)心律伴單側束支阻滯並發早搏波形正常化 51
二、竇性心律伴預激綜合徵並發早搏波形正常化 54
三、其他引起波形正常化的情況 54
第四節 房性早搏伴傳導中斷 54
一、房性早搏伴阻滯性傳導中斷 55
二、房性早搏伴干擾性傳導中斷 56
第五節 交接性早搏伴前向或逆向傳導中斷 58
一、交接性早搏伴阻滯性逆向傳導中斷 58
二、交接性早搏伴干擾性逆向傳導中斷 58
三、交接性早搏伴阻滯性前向傳導中斷 59
四、交接性早搏伴干擾性前向傳導中斷 59
第六節 早搏臨床意義的判斷 59
一、不同心臟背景下出現早搏 59
二、不同情況下發生的早搏 59
三、早搏引起的症狀 60
四、不同性質的早搏 60
第五章 運動員心臟 61
第一節 運動員心電圖變異 61
一、心電圖改變 61
二、發生機制 61
三、臨床意義 62
第二節 運動員心電圖解釋的現代標準 62
一、運動員生理性改變心電圖表現 63
二、運動員臨界改變心電圖表現 63
第三節 不宜參加劇烈運動的心電圖表現 63
第六章 少見的心電波及征 65
第一節 1型Brugada波新視點 65
一、心電圖特徵 65
二、診斷新方法——Corrado指數 65
三、鑑別診斷 66
第二節 新 2型Brugada波 66
一、心電圖特徵 66
二、診斷新標準 67
三、鑑別診斷 68
第三節 Epsilon波(前、中、後Epsilon波)再認識 69
一、心電圖表現 69
二、發生機制 70
三、臨床意義 70
第四節 Ta波(心房復極波)的再認識 71
一、心電圖表現 71
二、發生機制 72
三、Ta波與心率的關係 73
四、影響Ta波的因素 73
五、診斷與鑑別診斷 73
六、臨床意義 73
第五節 少見的心電征 74
一、Aslanger征 74
二、El-Sherif征 74
三、Josephson征 75
四、“少女之吻”征 76
五、尖頂軍盔征 77
六、右心室擴張三聯征 79
七、鸛腿征 80
八、Nadir征 80
第七章 心電現象 81
第一節 並行心律逆配對現象的再認識 81
第二節 融合波 83
一、概述 83
二、房性融合波 83
三、室性融合波 85
四、特殊類型的融合波 88
第三節 階梯樣改變現象 89
一、發生機制 89
二、心電圖表現 90
三、臨床意義 90
第四節 其他心電現象 90
一、QRS波群的擠壓效應現象 90
二、假性電交替現象 91
三、振鈴現象 91
第八章 室性心動過速 95
第一節 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發作的先兆性心電圖表現 95
一、出現Dow波(舒張期振盪波)或Dow波振幅突然增高或加深 95
二、R-R間距呈短-長交替性改變 96
三、Q-T間期延長 96
四、T波形態改變及其伴Q-T間期電交替 96
五、某些類型的室性早搏 96
六、QRS波群形態、時限及振幅的變化 96
第二節 特發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與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伴發的右心室
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的Hoffmayer積分鑑別法 97
一、Hoffmayer積分標準 97
二、Hoffmayer積分標準的機制 97
三、臨床意義 98
第三節 左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動過速鑑別標準 98
一、常用標準 98
二、SV2/RV3指數鑑別標準 98
三、V2導聯QRSi40鑑別標準 98
第四節 起源於左心室心外膜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動過速 100
一、起源於左心室心外膜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動過速的心電圖表現 101
二、類本位曲折 101
第五節 肢體導聯QRS波反向法快速識別室性心動過速 101
第六節 室性心動過速鑑別新流程——D 12V 16流程 102
第七節 室性心動過速伴傳出阻滯 103
一、心電圖特徵 103
二、傳出阻滯的間接推斷方法 104
第九章 寬QRS波心動過速鑑別診斷新方法 106
一、寬QRS波心動過速鑑別診斷Kindwall法與Griffith法 106
二、寬QRS波心動過速鑑別診斷新方法——室速積分法 106
三、寬QRS波心動過速鑑別研究新方向——Pachon積分法 107
四、根據QRS波的時限鑑別寬QRS波心動過速的性質 107
五、右束支阻滯伴V 6導聯R/S<1.0的寬QRS波心動過速鑑別診斷新標準 108
六、根據心電圖診斷寬QRS波心動過速的起源部位 108
七、利用三磷酸腺苷對寬QRS波心動過速進行鑑別 109
八、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與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鑑別的新方法——頸部搏動征法 109
九、室上性心動過速時的心率變化 109
十、無人區電軸的臨床意義 110
第十章 奪獲 115
第一節 概述 115
第二節 心室奪獲 115
一、竇-交奪獲 116
二、竇-室奪獲 116
三、奪獲性激動的傳導 116
四、奪獲搏動的識別 117
五、奪獲性激動對次要起搏點節律的影響 118
六、配對的奪獲搏動 118
七、奪獲搏動在鑑別診斷中的重要性 118
八、高度房室阻滯的竇-室奪獲伴時相性室內差異傳導與室性早搏的鑑別 119
第三節 心房奪獲 119
一、交-房(或竇)奪獲 119
二、室-房(或竇)奪獲 119
第四節 隱匿性奪獲 120
一、隱匿性交接性奪獲 120
二、隱匿性心室奪獲 121
三、隱匿性奪獲的診斷思維和順序 121
第十一章 特殊類型的心律失常 123
第一節 吞咽性心律失常 123
一、發生機制 123
二、臨床意義 124
三、治療方法 124
第二節 體位性心律失常 125
一、臥位性P-R間期延長 125
二、臥位性加速的交接性逸搏心律 125
三、體位性右束支阻滯 126
四、體位性左束支阻滯 126
五、體位性心動過速 126
六、體位性房室阻滯 126
七、體位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意義 127
第三節 呼吸性心律失常 127
一、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 127
二、呼吸性房性心動過速 127
三、呼吸性右束支阻滯 128
四、呼吸性間歇性預激綜合徵 128
第四節 雙房室結非折返性心動過速 130
第五節 陣發性房室阻滯 130
一、概述 130
二、陣發性房室阻滯 130
三、迷走性陣發性房室阻滯 131
四、特發性陣發性房室阻滯 133
第六節 鑑別陣發性房室阻滯機制的新方法——迷走積分法 135
一、迷走積分法的基本理念 135
二、迷走積分法結果的判斷 136
三、臨床意義 136
第七節 竇房干擾分離的再認識 136
一、概述 136
二、竇房干擾分離的產生條件 136
三、竇房干擾分離心電圖表現 137
四、竇房干擾分離重要線索 137
第八節 心房分離的新視點 138
一、歷史回顧 138
二、呼吸肌偽差產生的原因和過程 139
三、心房分離與房性並行心律的鑑別 139
第九節 非時相性室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