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免疫學檢驗

臨床免疫學檢驗

《臨床免疫學檢驗》側重免疫測定技術在臨床中的套用,主要內容包括抗原抗體的反應、免疫原和抗血清的製備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酶免疫、化學發光免疫、放射免疫等免疫檢測新技術。系統介紹免疫細胞、細胞因子及其受體、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等檢測技術與方法。

基本介紹

功能檢驗,免疫學檢查,圖書目錄,

功能檢驗

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參考值]
單相免疫擴散法:7.6-16.6g/L。
[臨床意義]
血清IgG增高 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萎縮性門靜脈性肝硬變、慢性活動性肝炎、類風溫性關節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IgG型骨髓瘤、某些感染性疾病、IgG型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等。
血清IgG,減少 見於抗體缺乏症、免疫缺陷綜合徵、非IgG型多發性骨髓瘤、重鏈病、輕鏈病、腎病綜合徵、某些白血病、燒傷、變應性濕疹、天皰瘡、肌緊張性營養不良等。
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參考值]
單相免疫擴散法:700-2000mg/L。
[臨床意義]
增高 多見於巨球蛋白血症、類風濕關節炎、多發性骨髓瘤、肝臟病、膀胱纖維化、海洛因成癮者、冷凝集綜合徵、瘧疾、放線菌病、支原體肺炎等。
減少 多見於原發性丙種球蛋白血症、蛋白丟失胃腸病、燒傷、聯合免疫缺陷病等。
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參考值]
單相免疫擴散法:710-350mg/L
[臨床意義]
增高 多見於血小板減少、反覆感染三聯綜合徵、IgA型多發骨髓瘤、肝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傳染性肝炎、膀胱纖維此、家族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脂瀉病等。
減少 多見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繼發性免疫缺陷、原發性無丙種球蛋臼血症、吸收不良綜合徵、選擇性IgA缺乏症、運動失調性毛細血管瘤等
免疫球蛋白D(IgD)
[正常參考值]
單相免疫擴散法:0-80mg/L。
[臨床意義]
增高 見於膠原性疾病、結締組織病、單核細胞性白血病、IgD型骨髓瘤、某些肝病和少數葡萄球菌感染者。
減少 多見於無丙種球蛋白血症、各種遺傳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球蛋白E(IgE)
[常參考值]
單擴散法:100-3400μg/L。
[臨床意義]
增高 見於寄生蟲感染、肺支氣管麴黴病、藥物過敏、IgE型骨髓瘤、肝臟疾病、系統件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
減少 見於某些運動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無丙種球蛋白血症、非IgE型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免疫功能不全等疾病。
補體免疫學檢驗
A.補體成分Clq
[正常參考值]
血清Clq:58-72mg/L。
[臨床意義]
增高 見於皮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性紫癜、痛風、腫瘤及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
減少 見於聯合免疫缺陷、低補體脈管炎及腎炎、低丙種球蛋白血症、結締組織病。嚴重營養不良、蛋白丟失性胃腸病、狼瘡綜合徵等。
B.補體成分C2
[正常參考值]
血清C2:28±6(ISD)mg/L。
[臨床意義]
增高 多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
減少 見於嚴重營養不良、腎炎、關節疼痛、反覆細菌感染等疾病。
C.補體成分C3
[正常參考值]
免疫比濁法:800-1500mg/L。
[臨床意義]
增高 見於組織損傷、炎症、感染、膽道梗阻、原發性膽汁性肝硬變、澱粉樣變性、傳染病早期。
減少 見於脂肪代謝障礙、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反覆化膿性感染、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熱等病。
D.補體成分C4
[正常參考值]
免疫比濁法:130-370mg/L。
[臨床意義]
高多 見於硬皮病、皮肌炎、感染、各種惡性腫瘤等病。
減少 多見於遺傳性血管神經性水腫、腎移植排斥反應、類風濕性關節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燒傷、胃出血、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病。
E.補體成分C5
[正常參考值]
51-77mg/L。
[臨床意義]
增高 見於某些慢性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減少 見於狼瘡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反覆感染、嚴重營養不良、大量蛋白丟失等病。
F.補體成分C6
[正常參考值]
48-64mg/L。
[臨床意義]
增高 多見於某些慢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減少 多見於腦膜炎球菌感染、營養不良、蛋白大量丟失、反覆淋病等。
G.補體成分C7
[正常參考值]
49-70mg/L。
[臨床意義]
降低 多見於反覆淋病、腦膜炎球菌感染、雷諾現象、腎小球腎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H.補體成分C8
[正常參考值]
43-63mg/L。
[臨床意義]
降低見於反覆感染、紅斑狼瘡、著色性乾皮病。
I.補體成分C9
[正常參考值]
47-69mg/L。
[臨床意義]
降低多見於C9遺傳性缺陷者、肝、腎疾病等。

免疫學檢查

布氏桿菌凝集試驗
[正常參考值]
血清凝集滴度≤1:40。
[臨床意義]
增高 見於流行性斑疹傷寒、瘧疾、恙蟲病、免熱病等。
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
[正常參考值]
溶血法:血清ASO<500U。
[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風濕熱病、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等疾病。
抗鏈球菌激酶(ASK)
[正常參考值]
血清ASK滴度≤1:80。
[臨床意義]
增高多見於由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的疾病、風濕病活動期等。
抗鏈球菌透明質酸酶(AH)
[正常參考值]
血清AH滴度≤1024kU/L。
[臨床意義]
增高多見於鏈球菌咽炎患者,風濕熱患者的AH比溶血性鏈球菌所感染的其它疾病高得多。
流感血清學試驗
[正常參考值]
補體結合法:滴度<1:16。
[臨床意義]
增高見於流感病毒感染。
風疹病毒血清試驗
[正常參考值]
血凝抑制法:血清抗體滴度<1:8。
[臨床意義]
增高見於風疹、先天性風疹綜合徵。
流行性出血熱血清學試驗
[正常參考值]
血清抗體陰性;白細胞的病毒抗原陰性。
[臨床意義]
陽性見於流行性出血熱。
脊髓灰質炎病毒抗體檢驗
[正常參考值]
陰性
[臨床意義]。
陽性見於脊髓灰質炎等病和使用疫苗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免疫學基礎
第二節 免疫學檢驗
第二章 抗原抗體反應
第一節 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
第二節 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
第三節 影響抗原抗體反應的因素
第三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製備
第一節 免疫原的製備
第二節 抗血清的製備
第三節 抗血清的鑑定
第四節 抗血清的純化和保存
第四章 單克隆抗體與基因工程抗體的製備
第一節 單克隆抗體的製備
第二節 基因工程抗體的製備
第五章 凝集反應
第一節 直接凝集反應
第二節 間接凝集反應
第三節 其他凝集技術
第六章 沉澱反應
第一節 液體內沉澱試驗
第二節 凝膠內沉澱試驗
第三節 免疫電泳技術
第七章 放射免疫技術
第一節 放射免疫分析
第二節 免疫放射分析
第三節 固相放射免疫分析
第八章 螢光免疫技術
第一節 螢光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螢光抗體技術
第三節 螢光免疫測定
第九章 酶免疫技術
第一節 酶免疫技術的分類
第二節 酶免疫分析的技術要點
第三節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第四節 均相酶免疫測定
第十章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
第一節 發光原理
第二節 發游標記物和發游標記技術
第三節 化學發光免疫測定
第十一章 固相膜免疫測定
第十二章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第十三章 免疫細胞的分離及其表面標誌檢測技術
第一節 免疫細胞的分離
第二節 T淋巴細胞表面標誌的檢測
第三節 B淋巴細胞的檢測
第十四章 免疫細胞功能檢測技術
第一節 淋巴細胞功能檢測
第二節 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功能檢測
第十五章 細胞因子與細胞黏附因子的測定
第一節 細胞因子檢測的方法
第二節 細胞因子的測定
第三節 細胞黏附因子的測定
第十六章 流式細胞儀分析技術及套用
第一節 流式細胞儀分析技術
第二節 流式細胞儀分析技術的臨床套用
第十七章 體液免疫球蛋白測定
第十八章 補體檢測及套用
第十九章 免疫檢驗自動化儀器分析
第二十章 臨床免疫檢驗的質量保證
第一節 免疫學檢驗方法的質量控制
第二節 免疫學檢驗實驗室的質量控制
第三節 常用免疫學試驗的質量保證
第二十一章 感染性疾病與感染免疫檢測
第二十二章 超敏反應性疾病及免疫學檢測
第一節 超敏反應性疾病
第二節 超敏反應的免疫學檢測
第二十三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檢測
第一節 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二節 自身抗體檢驗
第二十四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檢測
第一節 免疫增殖病的分類
第二節 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的臨床免疫學特徵
第三節 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的檢測方法
第二十五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檢驗
第一節 原發性免疫缺陷性疾病
第二節 繼發性免疫缺陷病
第二十六章 腫瘤免疫與免疫學檢驗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常用腫瘤標誌物的檢驗
第二十七章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檢測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供者與受者的配合選擇
第三節 排斥反應及其監測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