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龍潛”之地
東關有條臥龍巷,巷名是從明代沿用下來的。在古代,能與“龍”牽涉的,往往都與皇家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那么,這條臥龍巷,究竟緣何得名?它是不是真的隱含著什麼皇族故事呢?
這條巷子“一坡四折”
在東關縱橫交錯的街街巷巷中唐玄宗的“龍潛”之地
東關有條臥龍巷,巷名是從明代沿用下來的。在古代,能與“龍”牽涉的,往往都與皇家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那么,這條臥龍巷,究竟緣何得名?它是不是真的隱含著什麼皇族故事呢?
這條巷子“一坡四折”
在東關縱橫交錯的街街巷巷中,臥龍巷的名字格外醒目,很有氣勢。臥龍巷不算長,約690米,西起東關南街中段,東至興慶宮公園西門。不過,不同於西安一般常見的筆直巷道,臥龍巷寬窄不一,還“一坡四折”。
臥龍巷西口位於東關南街東側,從那裡進去順著路往東走,記者見到的是一派熱鬧的坊里景象:巷子不寬,四五米左右,兩邊有店鋪,道路旁擺著瓜果蔬菜攤,還有流動攤販推著一輛輛三輪車沿街叫賣,來來往往的人們不時駐足挑選。走過一段後,道路便向東南方向連折兩彎,過了這兩個轉彎,就到了臥龍巷小區門口,小區門前又是朝南方向轉一大彎。等這段路走到頭,巷子又向左調頭,朝東延伸而去。最後這段路明顯放寬,一改之前的窄仄,近乎剛才路面的兩倍之寬。巷子最東頭的十多米,是一條東低西唐玄宗的“龍潛”之地
東關有條臥龍巷,巷名是從明代沿用下來的。在古代,能與“龍”牽涉的,往往都與皇家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那么,這條臥龍巷,究竟緣何得名?它是不是真的隱含著什麼皇族故事呢?
這條巷子“一坡四折”
在東關縱橫交錯的街街巷巷中,臥龍巷的名字格外醒目,很有氣勢。臥龍巷不算長,約690米,西起東關南街中段,東至興慶宮公園西門。不過,不同於西安一般常見的筆直巷道,臥龍巷寬窄不一,還“一坡四折”。
臥龍巷西口位於東關南街東側,從那裡進去順著路往東走,記者見到的是一派熱鬧的坊里景象:巷子不寬,四五米左右,兩邊有店鋪,道路旁擺著瓜果蔬菜攤,還有流動攤販推著一輛輛三輪車沿街叫賣,來來往往的人們不時駐足挑選。走過一段後,道路便向東南方向連折兩彎,過了這兩個轉彎,就到了臥龍巷小區門口,小區門前又是朝南方向轉一大彎。等這段路走到頭,巷子又向左調頭,朝東延伸而去。最後這段路明顯放寬,一改之前的窄仄,近乎剛才路面的兩倍之寬。巷子最東頭的十多米,是一條東低西高的坡路。走過這“一坡四折”,對面便是興慶宮公園的西門了。
不知是不是沾了興慶宮公園的靈氣,最後這段路也是最讓人有感覺的一段路,它安靜,少有喧囂,綠蔭環繞,走過時不禁心情愉悅。道路兩旁大樹參天,粗壯的樹幹筆直而立,樹冠高大,像巨傘一般在空中交錯掩映。雖然這裡的行道樹以
法國梧桐居多,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巷子中部路南那棵千年古槐。據了解,這棵古槐如今已走過1100多個春秋,是西安市受保護的古樹名木之一,編號“0029”。古槐樹根部分,被圍在一個近一米高的水泥護墩里。樹幹看上去需三人合抱,已有些枯朽中空,不過枝幹仍蒼勁有力,樹葉繁盛茂密。古槐對面,有兩棵直徑五六十厘米的高大椿樹,附近居民雖說不出椿樹的具體年齡,但一位先生推測說:“四十多年前我搬到這兒住時,這兩棵椿樹就差不多這么粗了,想想也該快有百十來歲了吧。”
臥龍巷以居民區為主,路邊多是老式民房,間或有些多層居民樓。老式民房門窄而院深。雨後的晌午,屋檐還在滴滴答答地滴水,滋養著地磚表面上一層苔蘚綠茵茵地生長,不少住戶借著好天氣,又搬出家裡的大小花盆,讓旺盛的綠色裝點著門庭。
在這裡,只需稍作觀察,就能發現絲絲古韻:有的人家門前存有圖案精緻的小石墩,有的人家進出要邁過二十厘米高的木門檻,而距離椿樹不遠處,還有一座門頭保留著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的平房院落,院子的門很小,一米來寬,上著鎖,門頭上灰色的磚瓦房檐兩角上翹,看著那扇由木板拼成的雙開小門,似乎讓人可以想見門開時發出的“吱”聲。臥龍巷也便在這不經意間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中,透露出古樸的氣質。
李隆基登基前在此居住
在臥龍巷裡住時間久了,人們便對這彎曲的巷道、千年的古槐生出許多猜想。有人說,這條巷子蜿蜒曲折,形似蛟龍;有人說,古槐虬枝蒼勁有力,可不就是那龍頭龍角龍身龍爪……莫不是這就是臥龍巷名字的來歷?
其實不然,這些只是人們賦予眼前景象的美麗遐想,而真正和“臥龍”得名有關的其實是一代帝王唐玄宗李隆基。據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永祿介紹,臥龍巷是明清時期西安東郭城裡的一段巷名,位於當時東郭城南大街中段路東。雖然巷子形成於明代,但是,它的得名卻要追溯到唐代。
張教授說,唐代時,今天臥龍巷這個位置橫跨了勝業坊和隆慶坊兩個坊里,本來是普通的老百姓居住之地。到了武則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臨淄郡王李隆基和他的兄弟寧王憲、申王■、岐王范、薛王業等五王來到長安,被賜宅居住在隆慶坊一帶,也就形成了後來歷史上有名的“五王子宅”。後來,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即帝位。隆慶坊避諱改名為興慶坊。而李隆基登基前的王宅所在地理所當然成為“龍潛”之地,這一帶便開始有了“龍”的說法。其他諸王也紛紛獻出府宅搬離。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李隆基開始在興慶坊修建興慶宮。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興慶宮又進行了一次擴建,向西占去了勝業坊的東半部,至此,今臥龍巷一帶完全包括進擴建後的興慶宮之中,臨近水域面積18萬平方米的興慶池。興慶池原名隆慶池,本是隆慶坊中一塊低洼之地,下雨積水而成池,後引龍首渠水灌入,池水日豐。在我國古代,與皇帝有關的地方從來不乏龍的傳說,相傳興慶池曾雲氣繚繞,有黃龍出現,故又稱“龍池”。開元十六年(728年),李隆基正式搬入興慶宮居住,常與楊貴妃在園中賞景娛樂,那一帶也成為開元天寶年間的政治活動中心。
公元904年,韓建改建新城,興慶宮漸遭破壞,被廢棄。明代,城牆東擴,如今的臥龍巷一帶後來又成了東郭城的一部分,建起居民區,開闢了新巷道,取名時,便借了唐時李隆基登基前曾“龍潛”此地之意,得了一個有內涵的名字——臥龍巷。
1957年,西安市修建興慶宮公園,如今的臥龍巷東口,恰好直抵興慶宮公園西門,與門前南北走向的興慶西路和曹家巷相交。興慶宮公園的修建,為臥龍巷帶來了新氣象,那裡成為遊客入園的一條重要通道。與公園毗鄰的臥龍巷,也有了公園的氣息。1966年,臥龍巷曾改名為新華巷;1981年,又恢復原名。
整巷人曾經共用一個水龍頭
現在走到臥龍巷東口,很多人都想像不到,解放初還未修建興慶宮公園時,臥龍巷的路口東邊還殘留著城牆。
“城牆不高,可能是東郭城城牆,比咱現在西安城的城牆規模小,過了城牆再往東是大片麥地。後來修公園、修路,城牆就沒了。”71歲的劉永江大爺對臥龍巷感情非常深,他告訴記者,自1954年起,就搬入臥龍巷,一住就是40多年,1997年才搬到鄰近的東關南街某小區居住,見證了很長時間裡臥龍巷的變遷。
當年,劉大爺就住在千年古槐東隔壁的22號院裡。22號院是一個大雜院,住著十戶人家。劉大爺說,那個年代,臥龍巷裡都是類似的平房院落,有的大一些,住十來戶人,有的小點兒,住一兩戶人。每家的房子都不大,劉大爺家五口人,擠在12平方米的兩居室里,沒有廚房,只能在屋檐下搭個爐子做飯。那時,院子裡不通自來水,居民用水都要到老槐樹斜對面路邊的一個公用水龍頭去提。“一開始,整條巷子就這一個水龍頭,有專人看管,限時供水。每次供水前,居民們擔水的桶就排起長龍,裝滿兩桶後再用扁擔挑走。過了幾年,巷子的西段才又接通了一個水龍頭,方便了那片區域的居民用水。
如今,這兩處水管依舊還在使用。租住在路南一間平房的徐師傅告訴記者,儘管大部分巷子裡的人家都接通了自來水,但仍有個別像他這樣的住戶需要到這處公用水管提水,水管依舊限時供水。
1958年後,儘管臥龍巷已經成了通向興慶宮公園的重要通道,但當時的路況還很糟糕。在劉大爺的記憶中,臥龍巷的寬度始終沒有太大變化,但路面卻經歷了從泥土路到石子路,再到現在柏油路的變化。“我還參加了1961年鋪設石子路的集體勞動。”劉大爺介紹說:“當時公社發動民眾砸石頭,我們附近住戶積極性很高,很多人都參與了,大家砸石塊鋪路面,然後聯繫市政公司派來壓路機把路面壓平。打那兒以後,臥龍巷告別了泥土路,雨天不再兩腳泥,出門方便多了。”
劉大爺家門口那棵千年古槐也因為年代久遠的彌足珍貴,而受到居民和政府的保護。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當初一、十五等特殊的日子,有人還在古槐樹的樹枝上掛上紅布條、紅綢緞,在繁茂的枝葉下許願、祈福。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臥龍巷的一些老房子陸續拆掉,劉大爺也在1997年搬到了東關南街居住。雖然臥龍巷和東關南街相距很近,但是因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等原因,劉大爺已經很久沒再回臥龍巷看看,不過,他對臥龍巷的感情卻始終在心裡,在給記者講述的時候,劉大爺不時叮囑,“你一會兒記著去巷子裡看看,公共龍頭應該還用著,再看看那老槐樹還好著沒……”
高的坡路。走過這“一坡四折”,對面便是興慶宮公園的西門了。
不知是不是沾了興慶宮公園的靈氣,最後這段路也是最讓人有感覺的一段路,它安靜,少有喧囂,綠蔭環繞,走過時不禁心情愉悅。道路兩旁大樹參天,粗壯的樹幹筆直而立,樹冠高大,像巨傘一般在空中交錯掩映。雖然這裡的行道樹以
法國梧桐居多,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巷子中部路南那棵千年古槐。據了解,這棵古槐如今已走過1100多個春秋,是西安市受保護的古樹名木之一,編號“0029”。古槐樹根部分,被圍在一個近一米高的水泥護墩里。樹幹看上去需三人合抱,已有些枯朽中空,不過枝幹仍蒼勁有力,樹葉繁盛茂密。古槐對面,有兩棵直徑五六十厘米的高大椿樹,附近居民雖說不出椿樹的具體年齡,但一位先生推測說:“四十多年前我搬到這兒住時,這兩棵椿樹就差不多這么粗了,想想也該快有百十來歲了吧。”
臥龍巷以居民區為主,路邊多是老式民房,間或有些多層居民樓。老式民房門窄而院深。雨後的晌午,屋檐還在滴滴答答地滴水,滋養著地磚表面上一層苔蘚綠茵茵地生長,不少住戶借著好天氣,又搬出家裡的大小花盆,讓旺盛的綠色裝點著門庭。
在這裡,只需稍作觀察,就能發現絲絲古韻:有的人家門前存有圖案精緻的小石墩,有的人家進出要邁過二十厘米高的木門檻,而距離椿樹不遠處,還有一座門頭保留著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的平房院落,院子的門很小,一米來寬,上著鎖,門頭上灰色的磚瓦房檐兩角上翹,看著那扇由木板拼成的雙開小門,似乎讓人可以想見門開時發出的“吱”聲。臥龍巷也便在這不經意間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中,透露出古樸的氣質。
李隆基登基前在此居住
在臥龍巷裡住時間久了,人們便對這彎曲的巷道、千年的古槐生出許多猜想。有人說,這條巷子蜿蜒曲折,形似蛟龍;有人說,古槐虬枝蒼勁有力,可不就是那龍頭龍角龍身龍爪……莫不是這就是臥龍巷名字的來歷?
其實不然,這些只是人們賦予眼前景象的美麗遐想,而真正和“臥龍”得名有關的其實是一代帝王唐玄宗李隆基。據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永祿介紹,臥龍巷是明清時期西安東郭城裡的一段巷名,位於當時東郭城南大街中段路東。雖然巷子形成於明代,但是,它的得名卻要追溯到唐代。
張教授說,唐代時,今天臥龍巷這個位置橫跨了勝業坊和隆慶坊兩個坊里,本來是普通的老百姓居住之地。到了武則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臨淄郡王李隆基和他的兄弟寧王憲、申王■、岐王范、薛王業等五王來到長安,被賜宅居住在隆慶坊一帶,也就形成了後來歷史上有名的“五王子宅”。後來,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即帝位。隆慶坊避諱改名為興慶坊。而李隆基登基前的王宅所在地理所當然成為“龍潛”之地,這一帶便開始有了“龍”的說法。其他諸王也紛紛獻出府宅搬離。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李隆基開始在興慶坊修建興慶宮。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興慶宮又進行了一次擴建,向西占去了勝業坊的東半部,至此,今臥龍巷一帶完全包括進擴建後的興慶宮之中,臨近水域面積18萬平方米的興慶池。興慶池原名隆慶池,本是隆慶坊中一塊低洼之地,下雨積水而成池,後引龍首渠水灌入,池水日豐。在我國古代,與皇帝有關的地方從來不乏龍的傳說,相傳興慶池曾雲氣繚繞,有黃龍出現,故又稱“龍池”。開元十六年(728年),李隆基正式搬入興慶宮居住,常與楊貴妃在園中賞景娛樂,那一帶也成為開元天寶年間的政治活動中心。
公元904年,韓建改建新城,興慶宮漸遭破壞,被廢棄。明代,城牆東擴,如今的臥龍巷一帶後來又成了東郭城的一部分,建起居民區,開闢了新巷道,取名時,便借了唐時李隆基登基前曾“龍潛”此地之意,得了一個有內涵的名字——臥龍巷。
1957年,西安市修建興慶宮公園,如今的臥龍巷東口,恰好直抵興慶宮公園西門,與門前南北走向的興慶西路和曹家巷相交。興慶宮公園的修建,為臥龍巷帶來了新氣象,那裡成為遊客入園的一條重要通道。與公園毗鄰的臥龍巷,也有了公園的氣息。1966年,臥龍巷曾改名為新華巷;1981年,又恢復原名。
整巷人曾經共用一個水龍頭
現在走到臥龍巷東口,很多人都想像不到,解放初還未修建興慶宮公園時,臥龍巷的路口東邊還殘留著城牆。
“城牆不高,可能是東郭城城牆,比咱現在西安城的城牆規模小,過了城牆再往東是大片麥地。後來修公園、修路,城牆就沒了。”71歲的劉永江大爺對臥龍巷感情非常深,他告訴記者,自1954年起,就搬入臥龍巷,一住就是40多年,1997年才搬到鄰近的東關南街某小區居住,見證了很長時間裡臥龍巷的變遷。
當年,劉大爺就住在千年古槐東隔壁的22號院裡。22號院是一個大雜院,住著十戶人家。劉大爺說,那個年代,臥龍巷裡都是類似的平房院落,有的大一些,住十來戶人,有的小點兒,住一兩戶人。每家的房子都不大,劉大爺家五口人,擠在12平方米的兩居室里,沒有廚房,只能在屋檐下搭個爐子做飯。那時,院子裡不通自來水,居民用水都要到老槐樹斜對面路邊的一個公用水龍頭去提。“一開始,整條巷子就這一個水龍頭,有專人看管,限時供水。每次供水前,居民們擔水的桶就排起長龍,裝滿兩桶後再用扁擔挑走。過了幾年,巷子的西段才又接通了一個水龍頭,方便了那片區域的居民用水。
如今,這兩處水管依舊還在使用。租住在路南一間平房的徐師傅告訴記者,儘管大部分巷子裡的人家都接通了自來水,但仍有個別像他這樣的住戶需要到這處公用水管提水,水管依舊限時供水。
1958年後,儘管臥龍巷已經成了通向興慶宮公園的重要通道,但當時的路況還很糟糕。在劉大爺的記憶中,臥龍巷的寬度始終沒有太大變化,但路面卻經歷了從泥土路到石子路,再到現在柏油路的變化。“我還參加了1961年鋪設石子路的集體勞動。”劉大爺介紹說:“當時公社發動民眾砸石頭,我們附近住戶積極性很高,很多人都參與了,大家砸石塊鋪路面,然後聯繫市政公司派來壓路機把路面壓平。打那兒以後,臥龍巷告別了泥土路,雨天不再兩腳泥,出門方便多了。”
劉大爺家門口那棵千年古槐也因為年代久遠的彌足珍貴,而受到居民和政府的保護。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當初一、十五等特殊的日子,有人還在古槐樹的樹枝上掛上紅布條、紅綢緞,在繁茂的枝葉下許願、祈福。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臥龍巷的一些老房子陸續拆掉,劉大爺也在1997年搬到了東關南街居住。雖然臥龍巷和東關南街相距很近,但是因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等原因,劉大爺已經很久沒再回臥龍巷看看,不過,他對臥龍巷的感情卻始終在心裡,在給記者講述的時候,劉大爺不時叮囑,“你一會兒記著去巷子裡看看,公共龍頭應該還用著,再看看那老槐樹還好著沒……”
,臥龍巷的名字格外醒目,很有氣勢。臥龍巷不算長,約690米,西起東關南街中段,東至興慶宮公園西門。不過,不同於西安一般常見的筆直巷道,臥龍巷寬窄不一,還“一坡四折”。
臥龍巷西口位於東關南街東側,從那裡進去順著路往東走,記者見到的是一派熱鬧的坊里景象:巷子不寬,四五米左右,兩邊有店鋪,道路旁擺著瓜果蔬菜攤,還有流動攤販推著一輛輛三輪車沿街叫賣,來來往往的人們不時駐足挑選。走過一段後,道路便向東南方向連折兩彎,過了這兩個轉彎,就到了臥龍巷小區門口,小區門前又是朝南方向轉一大彎。等這段路走到頭,巷子又向左調頭,朝東延伸而去。最後這段路明顯放寬,一改之前的窄仄,近乎剛才路面的兩倍之寬。巷子最東頭的十多米,是一條東低西唐玄宗的“龍潛”之地
東關有條臥龍巷,巷名是從明代沿用下來的。在古代,能與“龍”牽涉的,往往都與皇家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那么,這條臥龍巷,究竟緣何得名?它是不是真的隱含著什麼皇族故事呢?
這條巷子“一坡四折”
在東關縱橫交錯的街街巷巷中,臥龍巷的名字格外醒目,很有氣勢。臥龍巷不算長,約690米,西起東關南街中段,東至興慶宮公園西門。不過,不同於西安一般常見的筆直巷道,臥龍巷寬窄不一,還“一坡四折”。
臥龍巷西口位於東關南街東側,從那裡進去順著路往東走,記者見到的是一派熱鬧的坊里景象:巷子不寬,四五米左右,兩邊有店鋪,道路旁擺著瓜果蔬菜攤,還有流動攤販推著一輛輛三輪車沿街叫賣,來來往往的人們不時駐足挑選。走過一段後,道路便向東南方向連折兩彎,過了這兩個轉彎,就到了臥龍巷小區門口,小區門前又是朝南方向轉一大彎。等這段路走到頭,巷子又向左調頭,朝東延伸而去。最後這段路明顯放寬,一改之前的窄仄,近乎剛才路面的兩倍之寬。巷子最東頭的十多米,是一條東低西高的坡路。走過這“一坡四折”,對面便是興慶宮公園的西門了。
不知是不是沾了興慶宮公園的靈氣,最後這段路也是最讓人有感覺的一段路,它安靜,少有喧囂,綠蔭環繞,走過時不禁心情愉悅。道路兩旁大樹參天,粗壯的樹幹筆直而立,樹冠高大,像巨傘一般在空中交錯掩映。雖然這裡的行道樹以法國梧桐居多,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巷子中部路南那棵千年古槐。據了解,這棵古槐如今已走過1100多個春秋,是西安市受保護的古樹名木之一,編號“0029”。古槐樹根部分,被圍在一個近一米高的水泥護墩里。樹幹看上去需三人合抱,已有些枯朽中空,不過枝幹仍蒼勁有力,樹葉繁盛茂密。古槐對面,有兩棵直徑五六十厘米的高大椿樹,附近居民雖說不出椿樹的具體年齡,但一位先生推測說:“四十多年前我搬到這兒住時,這兩棵椿樹就差不多這么粗了,想想也該快有百十來歲了吧。”
臥龍巷以居民區為主,路邊多是老式民房,間或有些多層居民樓。老式民房門窄而院深。雨後的晌午,屋檐還在滴滴答答地滴水,滋養著地磚表面上一層苔蘚綠茵茵地生長,不少住戶借著好天氣,又搬出家裡的大小花盆,讓旺盛的綠色裝點著門庭。
在這裡,只需稍作觀察,就能發現絲絲古韻:有的人家門前存有圖案精緻的小石墩,有的人家進出要邁過二十厘米高的木門檻,而距離椿樹不遠處,還有一座門頭保留著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的平房院落,院子的門很小,一米來寬,上著鎖,門頭上灰色的磚瓦房檐兩角上翹,看著那扇由木板拼成的雙開小門,似乎讓人可以想見門開時發出的“吱”聲。臥龍巷也便在這不經意間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中,透露出古樸的氣質。
李隆基登基前在此居住
在臥龍巷裡住時間久了,人們便對這彎曲的巷道、千年的古槐生出許多猜想。有人說,這條巷子蜿蜒曲折,形似蛟龍;有人說,古槐虬枝蒼勁有力,可不就是那龍頭龍角龍身龍爪……莫不是這就是臥龍巷名字的來歷?
其實不然,這些只是人們賦予眼前景象的美麗遐想,而真正和“臥龍”得名有關的其實是一代帝王唐玄宗李隆基。據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永祿介紹,臥龍巷是明清時期西安東郭城裡的一段巷名,位於當時東郭城南大街中段路東。雖然巷子形成於明代,但是,它的得名卻要追溯到唐代。
張教授說,唐代時,今天臥龍巷這個位置橫跨了勝業坊和隆慶坊兩個坊里,本來是普通的老百姓居住之地。到了武則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臨淄郡王李隆基和他的兄弟寧王憲、申王■、岐王范、薛王業等五王來到長安,被賜宅居住在隆慶坊一帶,也就形成了後來歷史上有名的“五王子宅”。後來,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即帝位。隆慶坊避諱改名為興慶坊。而李隆基登基前的王宅所在地理所當然成為“龍潛”之地,這一帶便開始有了“龍”的說法。其他諸王也紛紛獻出府宅搬離。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李隆基開始在興慶坊修建興慶宮。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興慶宮又進行了一次擴建,向西占去了勝業坊的東半部,至此,今臥龍巷一帶完全包括進擴建後的興慶宮之中,臨近水域面積18萬平方米的興慶池。興慶池原名隆慶池,本是隆慶坊中一塊低洼之地,下雨積水而成池,後引龍首渠水灌入,池水日豐。在我國古代,與皇帝有關的地方從來不乏龍的傳說,相傳興慶池曾雲氣繚繞,有黃龍出現,故又稱“龍池”。開元十六年(728年),李隆基正式搬入興慶宮居住,常與楊貴妃在園中賞景娛樂,那一帶也成為開元天寶年間的政治活動中心。
公元904年,韓建改建新城,興慶宮漸遭破壞,被廢棄。明代,城牆東擴,如今的臥龍巷一帶後來又成了東郭城的一部分,建起居民區,開闢了新巷道,取名時,便借了唐時李隆基登基前曾“龍潛”此地之意,得了一個有內涵的名字——臥龍巷。
1957年,西安市修建興慶宮公園,如今的臥龍巷東口,恰好直抵興慶宮公園西門,與門前南北走向的興慶西路和曹家巷相交。興慶宮公園的修建,為臥龍巷帶來了新氣象,那裡成為遊客入園的一條重要通道。與公園毗鄰的臥龍巷,也有了公園的氣息。1966年,臥龍巷曾改名為新華巷;1981年,又恢復原名。
整巷人曾經共用一個水龍頭
現在走到臥龍巷東口,很多人都想像不到,解放初還未修建興慶宮公園時,臥龍巷的路口東邊還殘留著城牆。
“城牆不高,可能是東郭城城牆,比咱現在西安城的城牆規模小,過了城牆再往東是大片麥地。後來修公園、修路,城牆就沒了。”71歲的劉永江大爺對臥龍巷感情非常深,他告訴記者,自1954年起,就搬入臥龍巷,一住就是40多年,1997年才搬到鄰近的東關南街某小區居住,見證了很長時間裡臥龍巷的變遷。
當年,劉大爺就住在千年古槐東隔壁的22號院裡。22號院是一個大雜院,住著十戶人家。劉大爺說,那個年代,臥龍巷裡都是類似的平房院落,有的大一些,住十來戶人,有的小點兒,住一兩戶人。每家的房子都不大,劉大爺家五口人,擠在12平方米的兩居室里,沒有廚房,只能在屋檐下搭個爐子做飯。那時,院子裡不通自來水,居民用水都要到老槐樹斜對面路邊的一個公用水龍頭去提。“一開始,整條巷子就這一個水龍頭,有專人看管,限時供水。每次供水前,居民們擔水的桶就排起長龍,裝滿兩桶後再用扁擔挑走。過了幾年,巷子的西段才又接通了一個水龍頭,方便了那片區域的居民用水。
如今,這兩處水管依舊還在使用。租住在路南一間平房的徐師傅告訴記者,儘管大部分巷子裡的人家都接通了自來水,但仍有個別像他這樣的住戶需要到這處公用水管提水,水管依舊限時供水。
1958年後,儘管臥龍巷已經成了通向興慶宮公園的重要通道,但當時的路況還很糟糕。在劉大爺的記憶中,臥龍巷的寬度始終沒有太大變化,但路面卻經歷了從泥土路到石子路,再到現在柏油路的變化。“我還參加了1961年鋪設石子路的集體勞動。”劉大爺介紹說:“當時公社發動民眾砸石頭,我們附近住戶積極性很高,很多人都參與了,大家砸石塊鋪路面,然後聯繫市政公司派來壓路機把路面壓平。打那兒以後,臥龍巷告別了泥土路,雨天不再兩腳泥,出門方便多了。”
劉大爺家門口那棵千年古槐也因為年代久遠的彌足珍貴,而受到居民和政府的保護。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當初一、十五等特殊的日子,有人還在古槐樹的樹枝上掛上紅布條、紅綢緞,在繁茂的枝葉下許願、祈福。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臥龍巷的一些老房子陸續拆掉,劉大爺也在1997年搬到了東關南街居住。雖然臥龍巷和東關南街相距很近,但是因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等原因,劉大爺已經很久沒再回臥龍巷看看,不過,他對臥龍巷的感情卻始終在心裡,在給記者講述的時候,劉大爺不時叮囑,“你一會兒記著去巷子裡看看,公共龍頭應該還用著,再看看那老槐樹還好著沒……”
高的坡路。走過這“一坡四折”,對面便是興慶宮公園的西門了。
不知是不是沾了興慶宮公園的靈氣,最後這段路也是最讓人有感覺的一段路,它安靜,少有喧囂,綠蔭環繞,走過時不禁心情愉悅。道路兩旁大樹參天,粗壯的樹幹筆直而立,樹冠高大,像巨傘一般在空中交錯掩映。雖然這裡的行道樹以法國梧桐居多,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巷子中部路南那棵千年古槐。據了解,這棵古槐如今已走過1100多個春秋,是西安市受保護的古樹名木之一,編號“0029”。古槐樹根部分,被圍在一個近一米高的水泥護墩里。樹幹看上去需三人合抱,已有些枯朽中空,不過枝幹仍蒼勁有力,樹葉繁盛茂密。古槐對面,有兩棵直徑五六十厘米的高大椿樹,附近居民雖說不出椿樹的具體年齡,但一位先生推測說:“四十多年前我搬到這兒住時,這兩棵椿樹就差不多這么粗了,想想也該快有百十來歲了吧。”
臥龍巷以居民區為主,路邊多是老式民房,間或有些多層居民樓。老式民房門窄而院深。雨後的晌午,屋檐還在滴滴答答地滴水,滋養著地磚表面上一層苔蘚綠茵茵地生長,不少住戶借著好天氣,又搬出家裡的大小花盆,讓旺盛的綠色裝點著門庭。
在這裡,只需稍作觀察,就能發現絲絲古韻:有的人家門前存有圖案精緻的小石墩,有的人家進出要邁過二十厘米高的木門檻,而距離椿樹不遠處,還有一座門頭保留著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的平房院落,院子的門很小,一米來寬,上著鎖,門頭上灰色的磚瓦房檐兩角上翹,看著那扇由木板拼成的雙開小門,似乎讓人可以想見門開時發出的“吱”聲。臥龍巷也便在這不經意間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中,透露出古樸的氣質。
李隆基登基前在此居住
在臥龍巷裡住時間久了,人們便對這彎曲的巷道、千年的古槐生出許多猜想。有人說,這條巷子蜿蜒曲折,形似蛟龍;有人說,古槐虬枝蒼勁有力,可不就是那龍頭龍角龍身龍爪……莫不是這就是臥龍巷名字的來歷?
其實不然,這些只是人們賦予眼前景象的美麗遐想,而真正和“臥龍”得名有關的其實是一代帝王唐玄宗李隆基。據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永祿介紹,臥龍巷是明清時期西安東郭城裡的一段巷名,位於當時東郭城南大街中段路東。雖然巷子形成於明代,但是,它的得名卻要追溯到唐代。
張教授說,唐代時,今天臥龍巷這個位置橫跨了勝業坊和隆慶坊兩個坊里,本來是普通的老百姓居住之地。到了武則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臨淄郡王李隆基和他的兄弟寧王憲、申王■、岐王范、薛王業等五王來到長安,被賜宅居住在隆慶坊一帶,也就形成了後來歷史上有名的“五王子宅”。後來,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即帝位。隆慶坊避諱改名為興慶坊。而李隆基登基前的王宅所在地理所當然成為“龍潛”之地,這一帶便開始有了“龍”的說法。其他諸王也紛紛獻出府宅搬離。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李隆基開始在興慶坊修建興慶宮。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興慶宮又進行了一次擴建,向西占去了勝業坊的東半部,至此,今臥龍巷一帶完全包括進擴建後的興慶宮之中,臨近水域面積18萬平方米的興慶池。興慶池原名隆慶池,本是隆慶坊中一塊低洼之地,下雨積水而成池,後引龍首渠水灌入,池水日豐。在我國古代,與皇帝有關的地方從來不乏龍的傳說,相傳興慶池曾雲氣繚繞,有黃龍出現,故又稱“龍池”。開元十六年(728年),李隆基正式搬入興慶宮居住,常與楊貴妃在園中賞景娛樂,那一帶也成為開元天寶年間的政治活動中心。
公元904年,韓建改建新城,興慶宮漸遭破壞,被廢棄。明代,城牆東擴,如今的臥龍巷一帶後來又成了東郭城的一部分,建起居民區,開闢了新巷道,取名時,便借了唐時李隆基登基前曾“龍潛”此地之意,得了一個有內涵的名字——臥龍巷。
1957年,西安市修建興慶宮公園,如今的臥龍巷東口,恰好直抵興慶宮公園西門,與門前南北走向的興慶西路和曹家巷相交。興慶宮公園的修建,為臥龍巷帶來了新氣象,那裡成為遊客入園的一條重要通道。與公園毗鄰的臥龍巷,也有了公園的氣息。1966年,臥龍巷曾改名為新華巷;1981年,又恢復原名。
整巷人曾經共用一個水龍頭
現在走到臥龍巷東口,很多人都想像不到,解放初還未修建興慶宮公園時,臥龍巷的路口東邊還殘留著城牆。
“城牆不高,可能是東郭城城牆,比咱現在西安城的城牆規模小,過了城牆再往東是大片麥地。後來修公園、修路,城牆就沒了。”71歲的劉永江大爺對臥龍巷感情非常深,他告訴記者,自1954年起,就搬入臥龍巷,一住就是40多年,1997年才搬到鄰近的東關南街某小區居住,見證了很長時間裡臥龍巷的變遷。
當年,劉大爺就住在千年古槐東隔壁的22號院裡。22號院是一個大雜院,住著十戶人家。劉大爺說,那個年代,臥龍巷裡都是類似的平房院落,有的大一些,住十來戶人,有的小點兒,住一兩戶人。每家的房子都不大,劉大爺家五口人,擠在12平方米的兩居室里,沒有廚房,只能在屋檐下搭個爐子做飯。那時,院子裡不通自來水,居民用水都要到老槐樹斜對面路邊的一個公用水龍頭去提。“一開始,整條巷子就這一個水龍頭,有專人看管,限時供水。每次供水前,居民們擔水的桶就排起長龍,裝滿兩桶後再用扁擔挑走。過了幾年,巷子的西段才又接通了一個水龍頭,方便了那片區域的居民用水。
如今,這兩處水管依舊還在使用。租住在路南一間平房的徐師傅告訴記者,儘管大部分巷子裡的人家都接通了自來水,但仍有個別像他這樣的住戶需要到這處公用水管提水,水管依舊限時供水。
1958年後,儘管臥龍巷已經成了通向興慶宮公園的重要通道,但當時的路況還很糟糕。在劉大爺的記憶中,臥龍巷的寬度始終沒有太大變化,但路面卻經歷了從泥土路到石子路,再到現在柏油路的變化。“我還參加了1961年鋪設石子路的集體勞動。”劉大爺介紹說:“當時公社發動民眾砸石頭,我們附近住戶積極性很高,很多人都參與了,大家砸石塊鋪路面,然後聯繫市政公司派來壓路機把路面壓平。打那兒以後,臥龍巷告別了泥土路,雨天不再兩腳泥,出門方便多了。”
劉大爺家門口那棵千年古槐也因為年代久遠的彌足珍貴,而受到居民和政府的保護。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當初一、十五等特殊的日子,有人還在古槐樹的樹枝上掛上紅布條、紅綢緞,在繁茂的枝葉下許願、祈福。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臥龍巷的一些老房子陸續拆掉,劉大爺也在1997年搬到了東關南街居住。雖然臥龍巷和東關南街相距很近,但是因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等原因,劉大爺已經很久沒再回臥龍巷看看,不過,他對臥龍巷的感情卻始終在心裡,在給記者講述的時候,劉大爺不時叮囑,“你一會兒記著去巷子裡看看,公共龍頭應該還用著,再看看那老槐樹還好著沒……”
興慶公園附近的街巷在如今或許並不起眼,但在唐代時卻都是名聲在外的皇家地界,這其中就包括了聽名字就知道很有來頭的臥龍巷。名字中投射出與天子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巷道,到底因何得名?
臥龍巷形成於明代,如今多是居民院落,彎曲的街道和有著千年歷史的槐樹都訴說著這條小巷的歷史,關於臥龍巷名字的來歷,其中一種說法就與街道形狀有關。坊間傳言,由於巷子彎彎曲曲,像一條蜿蜒的蛟龍,而街道上蒼勁有力的古槐之根就是龍爪,所以街道得名“臥龍”。
這樣的說法其實並無依據,據了解,儘管臥龍巷後來才形成,但其得名卻來自於唐玄宗李隆基。那是臥龍巷的位置橫跨了隆慶坊和勝業坊,武則天在位時,當時還是臨淄郡王的李隆基與幾位兄弟來到長安,就被賜宅居住在隆慶坊。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後,為避名諱,之前居住的隆慶坊就改名為興慶坊,也有市民開始將這裡稱為“龍潛之地”。後來的興慶宮就修建在興慶坊,宮中的興慶池因為常年有雲霧繚繞,還傳說有黃龍出現,也被叫做“龍池”,這一帶關於“龍”的說法便傳開了。直到明代時,城牆東擴,臥龍巷附近成為了東郭城的一部分,居民區漸漸形成,也出現了不少新的街道,在為這裡取名時就由李隆基的故事聯想而來,取了一個“龍”字,又因當年是登基前居住,故名“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