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蠟蓮繡球為灌木,高1-3米;小枝圓柱形或微具四鈍棱,灰褐色,密被糙伏毛,無皮孔,老後色較淡,樹皮常呈薄片狀剝落。葉紙質,長圓形、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倒披針形,長8-28厘米,寬2-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鈍或圓形,邊緣有具硬尖頭的小齒或小鋸齒,乾後上芝笑匙只面黑褐色,被稀疏糙伏毛或近無毛,下面灰棕色,新鮮時有時呈淡紫紅色或淡紅色,密被灰棕色顆粒狀腺體和灰白色糙伏毛,脈上的毛更密;
中脈粗壯,上面平坦,下面隆起,側脈7-10對,彎拱,沿邊緣長延伸,上面平坦,下面凸起,小脈網狀,下面微凸;葉柄長1-7厘米,被糙伏毛。
蠟蓮繡球的傘房狀
聚傘花序大,直徑達28厘米,頂端稍拱,分枝擴展,密被灰白色糙伏毛;不育
花萼片4-5,闊卵形、闊橢圓燥晚淋形或近圓形,結果時長1.3-2.7厘米,寬1.1-2.5厘米,先端鈍頭漸尖或近截平,基部具爪,邊全緣或具數齒,白色或淡紫紅色;孕性花淡紫紅色,萼筒鐘狀,長約2毫米,萼齒三角形,長約0.5毫米;
花瓣長卵形,長2-2.5毫米,初時頂端稍連合,後分離,早落;
雄蕊不等長,較長的長約6毫米,較短的長約3毫米,
花葯長圓形,長約0.5毫米;
子房下位,
花柱2,結果時長約2毫米,近棒狀,直立或外彎。
蒴果壇狀,不連花柱長和寬3-3.5毫米,頂端截平,基部晚趨盼圓;種子褐色,闊橢圓形,不連翅長0.35-0.5毫米,具縱脈祝霸紋,兩端各具長0.2-0.25毫米的翅,先端的翅寬而扁平,基部的收狹呈短柄狀。花期7-8月,果期11-12月。民堡腳蘭
主要變種
闊葉蠟蓮繡球:蠟蓮繡球的主要變種為
闊葉蠟蓮繡球。闊葉蠟蓮繡球與蠟蓮繡球的主要區別在於闊葉蠟蓮繡球葉片較薄,乾後下面呈灰綠色,毛較細小,稀疏;不育花萼片扁圓形,寬略大於長,邊緣的齒較多而細小。果期10月。分布於中國湖北(
房縣、
興山)。生於山溝密林下陰濕處,海拔900-1400米。
生長環境
蠟蓮繡球生於山谷密林或殃樂漿山坡路旁踏棄講疏林或灌叢中,海拔500-1800米。蠟蓮繡球稍耐蔭,適應於涼爽、潤濕、肥沃的生長環境。蠟蓮繡球喜光,越冬最低溫度為-20℃,適宜土壤
pH值為4.5-7。蠟蓮繡球處於野生狀態。
分布範圍
繁殖方法
蠟蓮繡球的繁殖方法為播種繁殖。優點為成本低,繁殖快。播種法的方法為在蠟蓮繡球果實成熟時轉深褐色,蒴果快裂而未裂時採種。可採用
條播或
撒播法。種子的優良度約為59%,發芽率為65%;千粒約重2克。播種時間為2-3月;播種量約為20克每平方米。
栽培技術
蠟蓮繡球的產苗量約為3萬株/667平方米。2年生苗可移栽。蠟蓮繡球適應性較強,耐修剪,粗生。蠟蓮繡球較少有病蟲害。蠟蓮繡球全年可采,洗淨泥土,切片,鮮用或曬乾。
主要價值
觀賞:蠟蓮繡球花多,花色艷麗,是優良且珍貴的園林花卉,蠟蓮繡球可套用於公園、花壇、花園和庭院等配置。
藥用:蠟蓮繡球的根可藥用,性味辛、酸、涼,消積和中、截瘧退熱。治食積不化、胸腹脹滿、瘧疾和風濕麻木、月經不調。
繁殖方法
蠟蓮繡球的繁殖方法為播種繁殖。優點為成本低,繁殖快。播種法的方法為在蠟蓮繡球果實成熟時轉深褐色,蒴果快裂而未裂時採種。可採用
條播或
撒播法。種子的優良度約為59%,發芽率為65%;千粒約重2克。播種時間為2-3月;播種量約為20克每平方米。
栽培技術
蠟蓮繡球的產苗量約為3萬株/667平方米。2年生苗可移栽。蠟蓮繡球適應性較強,耐修剪,粗生。蠟蓮繡球較少有病蟲害。蠟蓮繡球全年可采,洗淨泥土,切片,鮮用或曬乾。
主要價值
觀賞:蠟蓮繡球花多,花色艷麗,是優良且珍貴的園林花卉,蠟蓮繡球可套用於公園、花壇、花園和庭院等配置。
藥用:蠟蓮繡球的根可藥用,性味辛、酸、涼,消積和中、截瘧退熱。治食積不化、胸腹脹滿、瘧疾和風濕麻木、月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