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中生代貴金屬及有色金屬礦床成礦規律研究》是由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丁正江、孫豐月、劉殿浩、張丕建、李國華、李勇、紀攀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東中生代貴金屬及有色金屬礦床成礦規律研究
- 成果登記號:20160076
- 第一完成單位: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20160076 |
項目名稱 | 膠東中生代貴金屬及有色金屬礦床成礦規律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 | 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 |
主要完成人 | 丁正江、孫豐月、劉殿浩、張丕建、李國華、李勇、紀攀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7-01-01 |
研究終止日期 | 2014-06-01 |
主題詞 | 中生代動力學演化;貴金屬及有色金屬;成礦規律;成礦系列;膠東 |
任務來源 | 自選; |
成果摘要
本項目重點在綜合分析區域成礦地質條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和重新厘定了膠東地區中生代成岩成礦動力學演化背景;對膠東中生代貴金屬及有色金屬成礦規律作了系統研究和全面總結,把膠東劃分為7個成礦區(帶),並指出了找礦方向;首次系統研究了膠東中生代斑岩型銅鉬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並提出膠東地區中生代存在(160~155)Ma、(135~125)Ma和(115~110)Ma等3期斑岩型成礦作用;發現並較深入研究了福山岔夼金銻礦床(點),在綜合研究該區焦家式、玲瓏式、盤馬式、岔夼式等金礦成礦作用及礦床特徵的基礎上,建立了膠東造山型金礦連續成礦模式,明確指出該類礦床的形成受中生代燕山晚期古太平洋板塊俯衝作用控制;通過詳細研究,確認杜家崖金礦為(類)卡林型金礦,並從成礦條件、成礦特徵、成礦機制等方面進行了論證,同時指出,廣泛發育於棲霞-蓬萊-福山成礦區中南部福山高疃-東廳地區粉子山群中的金礦(化)可能均與此類型有關;首次較為系統的研究了膠東發現的首例獨立羥矽鈹石型鈹礦床,指出大疃劉家鈹礦為一嚴格受正長花崗岩中斷裂構造控制的低溫熱液脈型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