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灌注吸引術

膝關節灌注吸引術用於化膿性關節炎的手術治療。化膿性關節炎的早期,經切開引流,留置滴注引流管關閉切口,進行滴注抗生素及沖洗引流以控制關節感染,治癒化膿性關節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膝關節灌注吸引術
  • ICD編碼:81.9101
  • 體位:病人仰臥,膝後置小枕使膝稍屈曲
  • 麻醉:局麻,兒童不合作可用全麻
分類,病理介紹,適應症,手術步驟,術後處理,

分類

骨科/骨與關節化膿性感染的手術處理/化膿性關節炎的手術治療/穿刺灌注吸引療法

病理介紹

灌注吸引療法還可不行關節切開,藉助於套管穿刺針,將引流管置入關節,進行藥物灌注沖洗及吸引出關節內膿液,以控制關節感染。
灌注吸引療法與關節切開引流相比較,各有其優缺點,後者敞開關節進行沖洗關節內膿液或炎性滲出物,將關節內膿栓、纖維蛋白條索清除,以免堵塞引流管,觀察關節內情況。術後還可繼續灌注吸引。缺點是需行手術切開關節。而經皮插管灌注吸引療法則不需行切開關節的手術,同樣可經插管進行關節內沖洗引流治療,對早期感染性關節炎滲出期,有良好治療效果,但不如切開引流者徹底,有纖維蛋白條索及膿栓堵塞引流管的可能,引流不夠充分。因此,對膿液較稠者,經插管吸引不暢,以切開關節清洗為佳。
手術相關解剖。

適應症

膝關節灌注吸引術適用於膝關節早期(漿液滲出期)化膿性關節感染,一般應在感染後1周之內。

手術步驟

1.穿刺點選擇,膝關節內感染滲出液,使關節脹大,穿刺點選擇在髕骨內外側稍上方,進管方向是1管進入髕上囊,另1管經髕骨旁進入髁間窩。
2.穿刺 在穿刺點局麻後,用刀戳一小孔,將套管針刺入,由髕上外側進入者,向內側插入,抽出針芯,有膿液流出時,留取標本,順針管插有數個側孔的矽膠管,至髕上囊或髕骨外側。另1針自髕上內側穿刺,方向向下,抽出針芯有膿液流出後,插入有側孔的矽膠管,向下經髕骨旁至髁間窩,視膿液引流通暢,用縫線將管固定。
一般應以在高位者為藥物滴入管,在低位者為引流管,在手術台上以注射器或沖洗器由滴入管注入生理鹽水,視引出管通暢情況及流出量再調整,如1管流出較另1管為通暢,則選通暢者為流出管,此可在縫線固定管之前調整管進入的深淺與方向,以引流通暢的位置固定引流管。

術後處理

1.患肢以石膏托固定於稍屈曲位。
2.灌注吸引 進管連線滴瓶,出管連線引流瓶。滴入藥品,用青黴素80萬U或卡那黴素0.5g或慶大霉黴素8萬U,溶於1000ml生理鹽水中滴注,24h持續滴入2000~3000ml,為防止引流管堵塞,每3h可放快滴注速度,沖洗1次。灌洗時間待以下指標持續幾天后可拔管:①體溫降至正常;②關節局部炎症消退;③沖洗液逐漸變清亮;④沖洗液培養無細菌生長。
3.全身套用抗生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