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乾時不變黑色。![膜葉馬先蒿 膜葉馬先蒿](/img/a/16f/nBnauEDO2MGZzATNhZGOwMWZwE2YzMWOxkDOlBDZyYzNyMjNzETY4MWZ4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膜葉馬先蒿 膜葉馬先蒿](/img/a/16f/nBnauEDO2MGZzATNhZGOwMWZwE2YzMWOxkDOlBDZyYzNyMjNzETY4MWZ4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根莖
根莖多少木質化,節上生有卵狀披針形銳頭的鱗片,並發出細側根。
莖
莖長蔓,長達60厘米以上,常數條同發,下部密被灰褐色毛,漸向上則變為兩條毛線。
葉
葉均莖出而互生,或在極細的分枝上者對生或亞對生,有長柄,柄長達7.5厘米,扁平有溝紋,沿溝略有細毛,上部之葉柄漸短;葉片卵狀橢圓形至披針狀長圓形,長1.5-10厘米,寬達4.5厘米,上面疏被短粗毛,沿中脈及側脈有點腺,下面無毛而有白色膚屑狀物,有明顯之網脈,膜質而薄,羽狀全裂而在近葉端處為羽狀深裂,裂片4-8對,無柄,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0.4-2.5厘米,寬1-12毫米,銳頭或微鈍,基部不對稱,向葉柄的一方強烈延下,緣有羽裂或缺刻狀重鋸齒。
花
花均腋生,單個,花梗長0.8-1.5厘米;萼管狀鐘形,長5-8毫米,有主脈5條及次脈5條,下部脈上有長毛,前方稍稍開裂,有5齒,齒相等或不相等,多變化,有時葉狀而發達,長達3毫米餘,有明晰鋸齒,有時披針形而幾全緣;花冠長達15毫米,管等於萼的一倍一半或略少,伸直,盔的直立部分基部到盔頂約為6毫米,以直角轉折而為含有雄蕊的部分,前方再漸細為伸直的喙,喙長約4毫米,下唇豐滿,長達12毫米,側片斜橢圓形而大,寬為橢圓形而向前凸出、圓頭而寬約3毫米之中裂的兩倍;花絲無毛。
果
蒴果扁卵圓形,長達7毫米,寬5毫米,端極歪斜而有凸尖,為萼所包裹。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200-2,400米的林下或石岩上。
分布範圍
為我國特有種,產自四川中西部,自峨嵋至康定,分布極為普遍。
本種提示
本種我們在1950年時僅看到哈雷史密斯的幾個標本,那時因為李惠林氏描述下唇中裂尖頭,與標本不合,故仍用疏花馬先蒿的名字。從回國後看到近年來所采的多量標本,才知道這一種在四川中西部分布極多,而這許多標本中沒有一個具有銳頭的下唇中裂,因此我們斷定李氏的記載是不正確的,因為他說明花是不成熟的,也許材料不足而沒有看清的緣故。這一種很容易以完全互生的葉子與稍稍開裂的萼來區別。記載中有些尺寸的改變,是按照多量材料而做的,下唇中裂也已改為鈍頭。花期6-7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