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噎反胃統論,膈,隔也。飲食入咽,不得輒下,噎塞膈中,如有阻隔之者,故名膈噎。
簡介
又其病正在膈間, 食不得下,氣反上逆,隨復吐出,故又名膈氣。反胃者,飲食入胃,全無阻隔,過一二時, 輒復吐出,有反還之意,故曰反胃。甚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有翻傾之義,故亦名翻胃。 不似噎隔之噎,然後吐,不噎則不吐也。 噎膈之病,有虛有實。實者或痰或血,附著胃脘,與氣相搏,翳膜外裹,或復吐出,膈 寬,旋復如初。虛者津枯不澤,氣少不充,胃脘乾癟,食澀不下。虛則潤養,實則疏瀹,不可不辨也。 飲食下咽,不得入胃為噎。食不下通,氣反上逆為塞。東垣乃謂陽氣不得出者為塞,陰氣不 得降者為噎,豈非謂入食從陰,而氣出從陽耶?其文則深,其旨反晦,至謂先用陽藥治本, 後用諸塞瀉標,吾不知其何謂矣。 子和論膈噎,累累數百言,謂三陽結熱,前後閉澀,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所以噎食不下。 夫膈噎,胃病也。始先未必燥結,久之乃有大便秘少,若羊矢之證。此因胃中津氣上逆,不得 下行而然,乃胃病及腸,非腸病及胃也,又因河間三乙承氣之治,謂噎膈之病,惟宜用下, 結散陽消,其疾自愈。夫脘膈之病,豈下可去?雖仲景有大黃甘草,東垣有通幽潤腸等法, 為便秘嘔吐者立,然自是食入輒吐之治,非所論於食噎不下也。獨其所謂慎勿頓攻,宜先潤 養,小著湯丸,累累加用,關扃自透。或用苦酸微涌膈涎,因而治下,藥勢易行。設或不行 ,蜜鹽下導,始終勾引,兩藥相通者,其言甚善。蓋痰血在脘,不行不愈,而藥過病所,反 傷真氣,非徒無益矣。故以小丸累加,適至病所,無過不及,以平為期,則治噎之道也。但 須審是痰是血而行之耳。 膈噎之證,大都年逾五十者,是津液枯槁者居多。若壯年氣盛,非血即痰。近見有津液 枯槁之劑,治一少年肥實男子,至死不悟,哀哉。(鶴年。) 先嬸傳一方雲∶用燒酒一斤,浸海蜇花頭一斤,入瓷瓶內,埋地數年,則海蜇化為水矣 。取飲半酒杯妙。(鶴年又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