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逼尿肌功能檢查

膀胱逼尿肌功能檢查是一項用於檢查膀胱逼尿肌功能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方法。其檢查項目有:充盈期膀胱內壓測定、排尿期膀胱內壓測定、膀胱去神經超敏試驗、膀胱殘餘尿量測定、冰水試驗、肛門括約肌張力檢查、肛門反射測試。通過以上實驗可以判斷相應的病徵。

基本介紹

  • 名稱:膀胱逼尿肌功能檢查
  • 所屬分類:特殊檢查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正常膀胱內壓:排尿前一般在25厘米水柱以下。當膀胱充盈容量達I 50一250毫升時,恥骨上有膨脹感,在充盈過程中沒有無抑制性收縮;膀胱脹滿時,有排尿急迫感,但能隨意起始或終止排尿。膀胱殘餘尿量測定,正常情況下其小於5毫升。排尿期膀胱內壓測定,膀胱功能正常、下尿路無梗阻者,排尿時最大膀胱內壓為35一70厘米水柱,一般在50厘米水柱以下。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充盈期膀胱內壓測定,逼尿肌反射亢進(不穩定性膀胱):在膀胱充盈過程中,或採用激發方法如咳嗽、體位變動、原位踏步,必要時皮下注射烏拉膽鹼(Urecholine,系乙醯膽鹼類)2.5毫克,逼尿肌出現無抑制性收縮。臨床表現有尿頻、尿急,膀胱容量縮小。逼尿肌無反射(穩定性膀胱):在膀胱充盈過程中及採用激發方法後,逼尿肌不出現無抑制性收縮。臨床表現排尿困難,需增加腹壓方能排尿,嚴重者出現尿瀦留。  (2) 排尿期膀胱內壓測定,超過70厘米水柱可確定下尿路梗阻。  (3) 膀胱去神經超敏試驗,如有逼尿肌反射亢進,應於次日在腰麻或阿福那特(Arfonad)麻醉下重複上述檢查。如注射烏拉膽鹼後,膀胱內壓仍較注藥前大l 5厘米水柱時,則診斷為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所致的神經原性膀胱。該試驗可有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  (4) 膀胱殘餘尿量測定,殘餘尿的出現表示膀胱排尿功能已代償不全。殘餘尿量與下尿路梗阻程度成正比。在下尿路梗阻治療過程中,重複測定殘餘尿量可判斷療效。  (5) 冰水試驗,如逼尿肌無反射時,則冰水從導尿管中緩慢流出。  (6) 肛門括約肌張力檢查,如括約肌鬆弛,提示下運動神經元病變,表示脊髓中樞活動減弱或消失;若括約肌張力過高,則示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所致脊髓中樞活動亢進。  (7) 肛門反射測試,用針輕輕刺激肛門口皮膚黏膜交界處,如肛門括約肌鬆弛,表示有下運動神經元病變。  需要檢查的人群:膀胱逼尿肌功能異常者。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急性尿道炎、膀胱炎、陰道感染時禁做該試驗。  檢查前禁忌:保持正常的飲食及睡眠。  檢查時要求:患者積極配合醫生,醫生耐心操作,仔細觀察結果,以確保結果準確

檢查過程

(1) 充盈期膀胱內壓測定,用液體或氣體(二氧化碳)注入膀胱,在膀胱充盈過程中測定膀胱內壓,並繪出膀胱內壓曲線,以了解其與容量的關係。  (2) 排尿期膀胱內壓測定,常用方法是經尿道或恥骨上膀胱穿刺,插入一細導管至膀胱,注入無菌生理鹽水充盈膀胱,在病人自行排出液體時,測定膀胱內壓,其代表膀胱逼尿肌內壓和腹腔內壓(由直腸內壓代表)的總和。  (3) 膀胱去神經超敏試驗,是一種確定由神經病變引起膀胱排尿功能障礙的特異性測定方法。在膀胱逼尿肌先去神經控制後(脊髓反射的運動支和/或感覺支受損害),由於對神經介質(乙醯膽鹼)感受面擴大而使逼尿肌出現超敏現象,膀胱內壓升高。  (4) 膀胱殘餘尿量測定,排尿後立即導尿或B型超聲檢查測定膀胱內殘餘尿量。  (5) 冰水試驗,用F一16號導管排空膀胱,將4℃冰水60毫升快速注入膀胱。逼尿肌反射亢進時,數秒鐘內冰水連同導尿管自尿道噴射出來;如逼尿肌無反射時,則冰水從導尿管中緩慢流出。  (6) 肛門括約肌張力檢查,用手指插入肛門了解括約肌張力。如括約肌鬆弛,提示下運動神經元病變,表示脊髓中樞活動減弱或消失;若括約肌張力過高,則示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所致脊髓中樞活動亢進。  (7) 肛門反射測試,用針輕輕刺激肛門口皮膚黏膜交界處,如肛門括約肌鬆弛,表示有下運動神經元病變。

相關疾病

小兒神經源性膀胱,尿失禁,結核性膀胱自發破裂,膀胱平滑肌瘤,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

相關症狀

逼尿肌無反射,逼尿肌反射亢進,肌張力過高,尿急,尿頻,尿頻伴尿急和尿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