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胃腸炎

腺病毒胃腸炎

基本概述,流行特徵,臨床表現,診斷說明,治療說明,

基本概述

腸道病毒屬於微小RNA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1、2、3型,柯薩奇病毒,艾可病毒和新型腸道病毒(現稱腸道病毒)68-71型幾類。這些病毒雖名為腸道病毒,傳播方式與病毒性胃腸炎相同均為糞—口傳染,都以兒童感染特別是託兒機構集體感染為主,開始致病也在腸道,但病毒可通過血循環到達全身,引起全身症狀。而腸道本身,特別是小腸病變不明顯,基本不引起腹瀉,而是以咽炎,皮疹,手足口病,呼吸道感染,心肌炎,中樞神經系感染等各種各樣感染為主。這點與病毒性腸炎有顯著不同。如此前安徽阜陽流行的腸道病毒71型感染表現為手足口病,少數嚴重者有無菌性腦膜腦炎,無菌性腦炎、心肌炎等,並不出現腹瀉。嚴格地說,這種病應稱為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僅是它的一個臨床症候群。
腸道病毒有許多血清型,不少型都可引起手足口病,除71型外,其他如柯薩奇A10、A16均可導致手足口病。每種腸道病毒同時可引起不同症狀群,如腸道病毒71型除可引起手足口病外,還可致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柯薩奇A22型可同時引起前角灰質炎及呼吸道疾病等。這個特點與病毒性腸炎病毒感染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不同點是腸道病毒感染的傳染源只是病人及無症狀帶毒的人,而病毒性胃腸炎病毒除腸腺病毒外,其他幾個病毒都可感染動物。
腺病毒胃腸炎

流行特徵

1981年以來,國外Kidd、Takiff等最早從腹瀉病人糞便中分離出腸道型腺病毒(EAD),以後DeTong用限制性內切酶分析EAD,發現其有兩種不同電泳圖譜,名為Ad-40及Ad-41。腺病毒胃腸炎廣泛分布於全世界,檢出率為5%~14%,其中Ad-40和Ad-41占70%左右。
腺病毒胃腸炎的最小發病年齡為1月,絕數發生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Ad-40主要感染1歲左右嬰兒,Ad-41則感染稍大的幼兒,全年均可發病,但腺病毒性胃腸炎一般呈散發性。
腺病毒胃腸炎的潛伏期約10天,主要表現為腹瀉,量少或多,呈水樣便或稀便,少數可排出粘液,病程4~8天,常伴嘔吐。部分患者有呼吸道症狀,少數患者發熱,病程多自限,排毒時間約1周。某些患者失水較嚴重,個別重度失水者可死亡。
由於對一病毒的致病作用不夠重視,尚無常規細胞培養。診斷本病雖可採用DNA限制性內切酶檢測法,但此法有一定局限性,不易推廣。有人認為採用聚丙烯胺凝膠電泳法既能檢測Ad,又可檢測糞便中輪狀病毒,敏感度高於電鏡。
腺病毒胃腸炎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特別在小兒,發病情況僅次於輪狀病毒性腸炎。發病年齡以5歲以下為多,尤其3歲以下,可占85%。最小發病年齡為1個月。
腺病毒胃腸炎一般呈散發,在難民營、托幼機構及住院兒科病房中可引起爆發流行。全年發病,以夏季及冬末略多。70%由Ad40及Ad41型腸腺病毒引起,其他型如1~3、5~7、11~12、14、16、18、21、31型也可為腹瀉病原。
對本病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可口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必要時給予靜脈補液。?

臨床表現

潛伏期10天左右。主要症狀是腹瀉,呈水樣便或稀便,量或多或少。兒童每天排便最多8~9次,病程一般4~8天。各型腺病毒所致腹瀉持續時間不等,以腸腺病毒胃腸炎腹瀉時間最長,大多患者有嘔吐,持續1~2天,少數有發熱。非腸型腺病毒腹瀉患者發熱較多。約20%腺病毒腸炎患者有呼吸道症狀。糞便排病毒時間1周左右。
腺病毒腸炎病情一般較輕,少數有嚴重脫水或同伴其他系統感染需住院治療。
本病無明顯季節性,夏秋季略多。可呈暴發流行。
臨床表現為較重的腹瀉,稀水樣便,每日3~30次不等。常有呼吸道症狀。如咽炎、鼻炎、咳嗽等,發熱及嘔吐較輕,可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征。病程8~12天。多數患兒病後5~7個月內對蔗糖不耐受,並可伴有吸收不良。
診斷根據免疫電鏡檢測糞便中腸腺病毒顆粒或用免疫螢光法等檢測糞便中腸腺病毒抗原。

診斷說明

主要檢測糞便中腺病毒。普通電鏡觀察即能明確腺病毒存在,用免疫電鏡可分型。糞便原液用血凝抑制試驗或ELISA可測得腺病毒抗原。套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法亦可測得糞便中腺病毒,陽性率高於電鏡。
由於腸腺病毒不能進行常規細胞培養,因此採用DNA限制性內切酶檢測法以測定腺病毒的特異基因,但方法複雜,且需多量病毒存在,故雖特異性強,但難以開展。

治療說明

腺病毒腸炎病情不重,一般不治自愈。主要是對症治療及必要的支持療法。有輕度失水可口服補液,中或重度失水宜靜脈補液。
腺病毒胃腸炎的最小發病年齡為1月,絕數發生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Ad-40主要感染1歲左右嬰兒,Ad-41則感染稍大的幼兒,全年均可發病,但腺病毒性胃腸炎一般呈散發性。
腺病毒胃腸炎的潛伏期約10天,主要表現為腹瀉,量少或多,呈水樣便或稀便,少數可排出粘液,病程4~8天,常伴嘔吐。部分患者有呼吸道症狀,少數患者發熱,病程多自限,排毒時間約1周。某些患者失水較嚴重,個別重度失水者可死亡。
由於對一病毒的致病作用不夠重視,尚無常規細胞培養。診斷本病雖可採用DNA限制性內切酶檢測法,但此法有一定局限性,不易推廣。有人認為採用聚丙烯胺凝膠電泳法既能檢測Ad,又可檢測糞便中輪狀病毒,敏感度高於電鏡。
對本病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可口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必要時給予靜脈補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