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虛滑泄證,證名,是指大腸陽氣虛衰不能固攝,以大便滑脫不禁及陽虛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證。又稱大腸虛寒證。 常見於“泄瀉”、“中暑”、“霍亂”等疾病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腸虛滑泄證
- 別名:大腸虛寒證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治法,常用中藥,常用腧穴,常見證型,預防調護,
病因
多因瀉、痢久延不愈所致。
病機
久瀉久痢,損傷陽氣,大腸失其固攝,因而下利無度,甚則大便失禁或脫肛;大腸陽氣虛衰,陽虛則陰盛,寒從內生,寒凝氣滯,所以腹部隱痛,喜溫喜按,畏寒神疲。舌淡苔白滑脈弱,均為陽虛陰盛之象。
辨證要點
以利下無度、大便失禁與神疲畏寒症狀為審症要點。
治法
溫補陽氣,澀腸固脫。
常用中藥
人參、當歸、白朮、肉豆蔻、肉桂、甘草、白芍藥、木香、訶子、罌粟殼、黃芪、升麻、柴胡、橘皮。
常用腧穴
足三里、天樞、上巨虛、關元、神闕等。
常見證型
腸虛滑泄證 泄瀉
臨床表現:下利無度,或大便失禁,甚則脫肛,腹痛隱隱,喜溫喜按,畏寒神疲,舌淡苔白滑,脈弱。
治法:溫補陽氣,澀腸固脫。
方劑:真人養臟湯、補中益氣湯。
針灸治療:足三里、天樞、上巨虛、關元、神闕。
預防調護
1、整個病程中,忌食油膩、生冷、不易消化之物,注意食物的冷暖。
2、飲食應以稀軟、清淡易於吸收,少渣少油為原則。
3、注意防寒保暖,多服熱性飲料與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