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終板病損的磁共振影像學表現及相關病理機制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王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腰椎終板病損的磁共振影像學表現及相關病理機制研究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王躍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我國成人下腰痛患病率高達26%,嚴重損害人民生活質量,影響經濟生產。目前對下腰痛的病因和發病機理認識不足,相關研究多側重椎間盤。我們的前期研究表明,終板病損(發生於終板的病變)是一個與腰椎間盤退變和下腰痛都相關的常見病理,發病率可達45.6%。終板病損的MR影像學表現、病理學特徵及其在鄰近松質骨和椎間盤所引發的病理改變目前均尚未明了。本項目將收集腰段脊柱標本,招募一般人群志願者,行腰椎高解析度MR掃描,運用量化MR分析技術和解剖病理學技術,進一步探索終板病損的流行病學特點、MR影像學表現、病理學特徵及其在松質骨-終板-椎間盤複合體引發的病理反應;並探討終板病損與腰椎間盤退變和Modic Changes的相關關係。本項目是申請人終板研究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將首次揭示終板病損的病理特徵和MR表現,為探討腰椎間盤退變的病理機制、闡明終板病損和Modic Changes的臨床意義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我國成人下腰痛患病率高達26%,嚴重損害人民生活質量,影響經濟生產。Modic改變和終板病損是腰椎MRI中常見徵象,並可能與腰椎間盤退變和下腰痛相關。目前,Modic改變和終板病損的病理學特徵、流行病學特徵以及在腰痛中的作用均尚未明了。我國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4,目前尚無基於一般人群的腰痛和病因學一般人群流行病學研究。 課題組打造了我國首個專門研究腰痛的大型流行病學資料庫(杭州腰椎研究),目前完成538例一般人群樣本的腰痛問卷、腰椎MR、DNA採集及雙能X線骨密度檢查;在此基礎上開展一系列Modic改變和終板缺損研究:(1)首次明確國人一般人群中Modic改變的發生率約47.3%,其中84.1%為II型;闡明Modic改變好發於下腰椎,尤其L5/S1,且多同時分布於椎間盤的上下終板;Modic改變與椎間盤退變密切相關,提示Modic改變與椎間盤退變並行的退行性改變;首次闡明II型Modic改變不僅僅是脂肪化,其中可能還存在著包括炎性反應、水腫等其他病理機制;(2)創建MRI中終板病損的分類方法,根據形態學特徵,將終板病損分為focal defects、corner defects和erosive defects三大類;發現終板缺損與Modic改變和椎間盤退變均密切相關,提示終板缺損可能是引起Modic改變和椎間盤退變的初始病因;並進一步證實終板病損是引起腰痛的一個重要病因;(3)終板病損和Modic改變、椎間盤退變三者之間的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是重要的腰椎退變徵象;(4)確定了椎間盤退變數化測量的最佳方法,實現椎間盤退變的量化測量,開發了一個智慧型化、專門量化測量腰椎MR的軟體Spine Explorer,為進一步開展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奠定基礎。 以上系列研究,課題組提出腰椎終板病損是一個與Modic改變、椎間盤退變以及腰痛都密切相關的重要的影像學徵象,臨床可以協助腰痛的診斷。該課題明確了國人腰椎多個流行病學參數,填補了腰痛及其病因學多個空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