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惡病質

腫瘤惡病質(Cancer cachexia)是惡性腫瘤患者的主要併發症,是一種引發患者全身代謝紊亂、進行性肌肉及脂肪消耗、體重下降、全身臟器進行性衰竭為特徵的消耗綜合徵。在晚期腫瘤患者中,腫瘤惡病質的發生率高達50%-80%,約20%的腫瘤患者直接死於腫瘤惡病質。腫瘤惡病質的發生不僅削弱了化療、放療效果,縮短生存期,同時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

國內現狀,發病機制,腫瘤惡病質分期,治療方式,治療藥物,主要特點,診斷標準,症狀與危害,防治策略,

國內現狀

癌性厭食/惡病質綜合徵發病率高。在中國,I期到IV期腫瘤患者的惡病質患病率從27%到41%不等,腫瘤整體惡病質患病率高達37%。癌性厭食/惡病質綜合徵嚴重影響患者抗腫瘤治療的療效和依從性,縮短患者總生存,需要積極治療。

發病機制

炎症是癌症惡病質的關鍵標誌之一。癌細胞通過分泌可溶性因子(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激素)以及細胞外囊泡和顆粒(EVP)誘導全身性炎症。之前的研究已經確定了幾種炎症細胞因子作為胰腺癌肌肉萎縮的調節因子,例如IL-1、IL-6、IL-8和TNF-α。

腫瘤惡病質分期

腫瘤惡病質是可被早期發現,並可進行有效干預的,而當其發展至晚期,抗腫瘤治療及營養治療均很難見效。因此,對惡液質進行分期很重要。按照病程,將腫瘤惡液質分為3期:惡液質前期、惡液質期、惡液質難治期。目前比較公認的分期標準為:
1)惡液質前期:表現為厭食和代謝改變,6 個月內無意識體質量減輕≤5%;
2)惡液質期:6 個月內無意識體質量減輕>5%(排除單純飢餓);或 BMI<20 kg/m2(中國人為BMI<18.5 kg/m2),6 個月內體質量減輕>2%;或四肢骨骼肌指數符合肌肉減少症診斷標準(男性<7.26 kg/m;女性<5.45 kg/m),同時體質量減輕>2%;常有攝食減少或系統性炎症;
3)難治期/頑固性惡液質期:腫瘤持續進展,對治療無反應;分解代謝活躍,體質量持續減輕無法糾正。必須指出,在此分期中,對難治性惡液質的診斷標準尚無共識。

治療方式

腫瘤惡病質常見於晚期進展期腫瘤,但是腫瘤生長的早期階段惡病質就可能已出現,因此,對惡病質的早期發現和干預是防止其惡化的最關鍵手段。腫瘤惡病質的發病背景複雜,缺乏標準治療模式,臨床常採用個體化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針對可控病因進行治療,適當增加鍛鍊,營養治療,心理支持治療,藥物干預治療等。
甲地孕酮能有效改善食慾、食物攝入量、體重以及有時出現的噁心和嘔吐,是改善癌性厭食和治療癌性厭食/惡病質綜合徵的一線藥物干預方案。甲地孕酮作為一種天然類固醇激素黃體酮的合成衍生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為2 μg/ml,屬於BCS II類藥物。因此,為保證有效性,上一代普通劑型甲地孕酮需伴隨高脂高熱飲食方(30分鐘內食用完含800-1000卡路里熱量,其中50%熱量源自脂肪的飲食)以幫助吸收,給患者和臨床獲益帶來巨大的挑戰。

治療藥物

全新一代甲地孕酮美適亞®採用納米晶體工藝升級,用於治療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的厭食症,以及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及癌症患者惡病質引起的體重明顯減輕。其於2021年獲NMPA批准上市,已被《CSCO腫瘤惡病質診療指南(2021)》直接推薦。

主要特點

與單純的營養不良不同,惡液質(惡病質)也與代謝異常有關。腫瘤相關基因的過度表達導致引起分解代謝的介質增加,同時癌症引發的炎症可以產生促炎細胞因子。腫瘤惡液質(腫瘤惡病質)患者代謝異常的主要特點: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質和(或)脂肪分解增加和蛋白質合成減少等,其主要機制可能涉及包括神經-內分泌激素失調、炎症及炎症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s,ILs)]、特殊代謝因子(脂肪動員因子)和蛋白水解誘導因子等。

診斷標準

(1)無節食條件下,6個月內體重下降>5%;或
(2)BMI<20和任何程度的體重下降>2%;或
(3)四肢骨骼肌量指數符合肌肉減少症標準(男性<7.26kg/㎡,女性<5.45kg/㎡)及任何程度的體重下降>2%

症狀與危害

腫瘤惡病質是惡性腫瘤晚期常見的併發症,其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嚴重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
2.身體機能衰退
3.免疫力低下
4.治療耐受性差
5.生活質量下降
6.預後不良
7.醫療資源消耗增加

防治策略

①飲食干預
②營養支持療法
③運動康復
④心理疏導和社會支持
⑤藥物治療
⑥中醫惡病質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