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脾瘧
- 類別:五臟瘧之一
- 出處:《黃帝內經·素問·刺瘧篇》
- 治療方法:用小建中湯、橘皮散等方施治
- 拼音:pí nuè
脾瘧,病名。五臟瘧之一。:“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又:“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噦,嘔已乃衰,……”宜用小建中湯、橘皮散等方施治。參見五臟瘧、瘧疾條...
《正字通》瘧有風,寒,暑,熱,濕,食,瘴,邪八種。久瘧腹有痞塊,名瘧母。獨寒不熱為牝瘧,獨熱不冷為牡瘧。發無期度為鬼瘧,先寒後熱為寒瘧,先熱後寒曰溫瘧,熱而不寒曰癉瘧,卽脾瘧。皆痰中中脘,脾胃不和所致。詳...
心瘧,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宜桂枝黃芩湯。肺瘧,心寒甚,熱間善驚,如有見者,桂枝加芍藥湯。肝瘧,色蒼蒼然太息,甚伏若死,通脈四逆湯。脾瘧,寒則腹痛,熱則腸鳴,鳴已汗出,小建中湯、芍藥甘草湯。腎瘧,...
《瘧疾審病定經》是清代佚名編寫的一本溫病類著作,約成書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內容簡介 該書載述三陽瘧、三陰瘧、肺瘧、心瘧、脾瘧、腎瘧、寒瘧、癉瘧、牝瘧、四時瘧等各種瘧症證治,有論有方。後附繆仲醇諸瘧方論及...
烏梅丸肺瘧二方 桂枝黃芪白薇款冬花散 秫米常山甘草湯心瘧二方 桂枝黃芩湯 梔子香豉淡竹葉湯脾瘧二方 小建中湯(方見太陰)肝瘧二方 通脈四逆湯 烏梅白薇細辛丸 腎瘧二方 桂枝加當歸芍藥湯 蔥白香豉湯胃瘧二方 桂枝二白虎—...
脾病,泛指脾臟各種病證。《內經》曾載述脾風、脾熱、脾瘧、脾咳、太陰嘔吐、泄瀉、脾脹、脾疸、脾痹、脾心痛、太陰腰痛、脾疝等多種病證,後世臨床文獻又有較多的補充。脾為後天之本,職司運化,統血,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受...
青蒿湯是一種藥物,主要功效為治療脾瘧,寒熱善嘔,多汗。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卷三十六。組成 青蒿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半兩,甘草(炙)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
主治腹脹,水腫,小便不通,氣喘不臥,嘔吐翻胃,休息痢,大便失禁,脾瘧,肋痛不止,黃黑疸等。針刺0.3-0.5寸;可灸。定位 位於側胸部,以中脘與乳頭連線為一邊,向外作一等邊三角形,其外角是穴,左右計2穴。主治 腹脹,水腫...
方劑主治脾胃虛弱,因傷生冷成泄瀉,米谷不化,或脹、或痛、或痞,胸脅連心痛,兩脅作脹,單腹膨脹,霍亂吐瀉;中風、半身不遂;脾瘧;黃疸;陰疽,入蝕骨髓;痘疹黑陷,急慢驚風,氣厥發昏;陰陽傷寒,諸般冷病寒氣等症狀。簡介...
黃連白芍湯 黃連白芍湯是藥名,主治太陰脾瘧,寒起四末,不渴多嘔,熱聚心胸,出自(溫病條辨》卷二。執行標準 【用法】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溫服。【功用】辛開苦降,兩和肝胃。